君主之「私」與天下之「公」:透過公私視角看明末的政治思想

枯坐酒燈 發佈 2020-02-11T07:36:49+00:00

明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朝代,在這一時期中國古代的皇權專制達到了頂峰,君主擁有絕對的權力,各種啟蒙思想也橫空出世,反對君主專制,提倡天下為公,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等人。

明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朝代,在這一時期中國古代的皇權專制達到了頂峰,君主擁有絕對的權力,各種啟蒙思想也橫空出世,反對君主專制,提倡天下為公,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等人。

他們在儒家思想的基礎上,提出調整君臣之間的關係,即否定了絕對的君臣之義,希望君臣能夠擁有平等的地位,而不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提倡君權分治,建立以官僚士大夫為主導的行政體制。尤其是在明末,士大夫極力強調限制君主的私權,建立天下為公的社會,這也是明末政治思想的實質。

一、中國君主專制體制的產生和發展

西周末年禮崩樂壞,各諸侯王開始了長達數百年的相互攻伐,各種思想也逐漸產生和發展,形成了一個思想「百家爭鳴」的時期,而列國正需要從這無數的思想中選擇一個作為治國思想,來迎合他們一人統治整個國家的想法,實質為君主專制。

儒家思想提出了「聖王之治」,將君主想像成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他以德治國並施行仁政,以達到教化萬民的作用。儒家思想的另一個集大成者——荀子,他提出了「人性本惡」的思想,認為要阻止人們作惡就需要有一個領頭的首領,帶領人們聚集成群,然後進行教化,使人們各司其職不敢為非作歹。

法家思想則認為:「古者立天子而貴之者,非以利一人也。曰天下無一貴,則理無由通。通理以為天下也。故立天子以為天下,非立天下以為天子也。」

法家思想認為設立君主是為了天下。而最終也是在法家思想的影響下,秦朝率先建立了封建專制體制,並且推行到各國家,設立郡縣制進行推廣,然而秦朝絕對的法家君主專制統治過於嚴苛,秦朝建立不久便因為法律的嚴苛而被推翻。

這就要提到先秦時期各種君主思想中沒有提及的部分,那就是他們把君主設想成了一個絕對的聖人,而忽略了他們是處於現實生活中的人而並非是理想世界中的完人,所以君主也是會有私心的,一旦他們的權力過於集中就會獨斷專行,從而嚴厲的統治百姓,使百姓毫無主動權,因為這種假定君主是聖人的理論是由法家學者韓非子提出並運用的,所以秦朝的滅亡就能體現法家君主專制思想的局限性。

經過漢代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採用了儒家思想修飾政治,法家思想鞏固統治的方法,最終使儒家和法家的君主思想融為一體,成為後世君主專制的指導思想。這種思想雖然限制了君主權力的無限擴大,但依然與君主的個人品質有很大關係,並且君主不會完全按照這種約束去做,因此明代的君主專制制度才會因為他們對權力的渴望而不斷加強。

二、明代的君主之「私」與士大夫之「公」

1、極度膨脹的君主私慾

明代是君主專制制度最為強化的時期,自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就一直在不斷加強皇權。朱元璋對於孟子所提倡的:「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仁政思想深惡痛絕,在朱元璋的眼中沒有什麼所謂的「仁政」,只有不斷加強的皇權,以絕對的皇權來控制百姓和官吏。

為此他廢除了實行了兩千多年的丞相制度,把權力都歸皇帝所有,加強了皇權的集中。朱元璋還設立了錦衣衛,後來的皇帝又設置了東廠和西廠,採用監察跟蹤的方式來獲取百官的言行,一旦發現有出言不遜或是對皇帝不滿的言論,錦衣衛會直接行使抓捕的權力,將犯罪之人送入詔獄。明代最為恐怖的刑罰制度就是廷杖,這類刑罰是針對觸犯皇帝的大臣所實行的,廷杖幾十下就足以把人打死。而廷杖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君主的私心。

以廷杖為例,廷杖在之前的歷朝歷代中都存在著,只不過作為略施懲罰的一種手段,不會因為廷杖把人打死,而明朝的廷杖則是用來發泄皇帝的怒氣,只要有人觸怒了皇帝就會被執行廷杖,並且廷杖受刑時要求受刑之人一絲不掛,對於大多數文人來說是一種極大的侮辱。正德年間一百多位大臣勸諫正德皇帝不要去巡遊江南而遭到了廷杖,數十名大臣被活活打死,雖然正德皇帝最終沒有實現巡遊江南的夢想,但也是眾多大臣拚死力爭的結果。

而正德之後的嘉靖皇帝則更為直接,因為正德皇帝意外身亡又沒有子嗣繼承皇位,所有就從藩王之中選擇了一個繼位,這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嘉靖皇帝因為過繼問題要認明孝宗朱佑樘為父,而要改成他的生父興獻王朱佑杬為叔父,嘉靖皇帝因此和群臣起了爭執,將所有前來哭訴的大臣全部施以廷杖,並且將帶頭哭喊的大臣下獄,當即就打死了很多官員,這次被稱為「大禮儀」事件的鬥爭也以嘉靖皇帝的勝利而告終。

由此可見明代的皇權強化,皇帝所受的制約也是微乎其微。到了崇禎時期,因為之前的種種君主專制產生的弊端也就顯露出來了,崇禎皇帝試圖改革也都以失敗告終,因為專制皇權的加強使君主的權力無限擴張,使明朝皇帝的私慾膨脹,最終激化了國家內外的矛盾,是明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因素。

2、明末思想家的對君主私慾的挑戰

明末反對君主專制的思想家主要有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三人,他們的一些家庭背景和豐富的人生經歷也使他們對於一直以來實行的君主專制提出了質疑。他們都出生於書香門第,從小熟讀史書,也學習了一些關於國家體制缺陷的書籍,由此初步感悟到了君主專制帶來的種種危害,為他們反對君主專制思想提供了理論基礎。

作為士大夫,他們也經常參加各種政治活動,因此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各種流民、匪患、災荒、亂政問題。黃宗羲的父親是東林黨,後來被因為彈劾宦官魏忠賢而遇害,黃宗羲雖然最終為父親報了仇,但是他心裡一直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明明宦官干政就會導致國家滅亡,那麼為什麼歷朝歷代都會出現宦官干政之事呢?

追根溯源,就是因為君主要利用宦官去遏制他方勢力,從而加強皇權,因此才會產生宦官亂政的局面,說到底都是因為君主的私心。為了遏制君主的私心給國家和百姓帶來的危害,明末思想家提出了轉變聖王觀、調整君臣倫理、君臣分治、合理執法等思想。

(1)轉變聖王觀

專制制度一直被古人設想為一種非常完美的聖人制度,把君主想像成堯舜禹那樣的聖人,因此導致了後世人認為「聖人就是王,王者也一定是聖人」,使君主專制的存在更加合情合理。而明末思想耶轉變了這種「聖王觀」,把王「人化」,認為即使是王者也存在著不足,從而對君主專制發起挑戰。

在孔子的《論語》中,一直高度讚美堯舜禹這樣的聖王,稱讚他們的品德至高無上,沒有一處不足,是真正的聖人一般的存在,然而明末思想家卻在肯定堯舜禹功德的基礎上,提出他們並不以天子之樂為樂,因為天子的責任重大,職責過於辛苦,對於聖人開始尋求不足。聖王觀的轉化意味著把聖王拉下神壇,讓人們看到聖王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從而論證君主專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2)君臣分權而治

士大夫是一個特殊的政治群體,他們在朝中素來地位很高,甚至連皇帝也不能隨意左右他們。宋朝因為重文輕武的國家政策而定下了士大夫不可殺的規矩,並且有士大夫與帝王共同治理天下的說法,因此宋朝士大夫的政治地位很高,甚至影響著皇權。

但是明朝的官僚士大夫則在強大的皇權面前變得不值一提,因為皇權的壓制,他們活的戰戰兢兢,生怕皇帝的心情不佳,自己和家人就會人頭落地。明朝的士大夫不僅隨時會受到皇帝的懲罰,而且改造替皇帝處理政務,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朝前期的幾位皇帝比較勤政之外,中後期的皇帝如嘉靖、萬曆之流,都是幾十年不上朝的典範,國家大事都交由士大夫處理,一旦處理失當,輕則廷杖,重則處死,既要被懲罰又要替皇帝幹活,士大夫的處境可想而知。

因此黃宗羲提出:「緣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所謂「分治」就是士大夫不完全順從君主的意志去治理國家,不做君主的爪牙,而是需要得到君主的尊重,得到君主手中的部分權力,實現官僚體系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合理合法的與君主分享權力。

同時這些思想家也認為:皇帝應當尊重為他辛苦工作的人,而不是一味的加以懲罰,如果官僚體系在他的高壓之下崩潰,那麼整個國家也就崩潰了。這種思想非常先進,但是在專制制度強化的明朝,其執行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結語

明末思想家看透了君主的自私本性,因此通過行士大夫之公開遏制君主之私,他們認為君主專制是有好處的,但是君主的私心則是對君主專制的破壞,既然君主存在著私心,那麼它就不該享有聖人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權力。

同時也因為君主的私心,會導致他無法正確的治理國家,與其讓國家毀在私心的君主手中,不如君臣分權而治,才能保證統治秩序的穩定。這樣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士大夫群體的集體訴求,也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君主的無限權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