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隱藏的常春藤」,個個都是狠角色

新航道前程留學官方號 發佈 2021-09-18T01:21:39+00:00

眾所周知,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指的是由美國東北部地區的八所大學組成的體育賽事聯盟,它們全部是美國一流名校、也是美國產生最多羅德獎學金得主的高校聯盟。常春藤盟校包括——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康奈爾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布朗大學。

眾所周知,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指的是由美國東北部地區的八所大學組成的體育賽事聯盟,它們全部是美國一流名校、也是美國產生最多羅德獎學金得主的高校聯盟。

常春藤盟校包括——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康奈爾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布朗大學。

而這一高校聯盟歷來被看作是高等教育的標杆,標誌著最高的學術水平與教育質量。但隨著美國大學的不斷發展,更多優秀的大學不斷湧現,人們也常常以「常春藤」來形容這些院校,如「新常春藤」、「小常春藤」、「公立常春藤」等等。

在這些院校,你同樣能夠享受與藤校媲美的優質教育資源,同時也有更大錄取可能性、更加優惠的費用甚至更好的課堂體驗,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隱藏的常春藤

「隱藏的常春藤」是指那些被認為可以與八所常春藤盟校媲美但不屬於這一群體的大學。這些學校為學生提供了類似的學習機會,但與著名的常春藤盟校相比,它們可能會因為缺乏人氣而被忽視。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學校被認為是「隱蔽的」。

除了同樣優秀的學術機會外,這些學校和藤校還有一些重要的相似之處——這些學校通常學生人數通常比較少,無論是文理學院還是綜合大學。

這個詞實際上起源於2000年的同名書籍。由霍華德·格林(Howard Greene)和馬修·格林(Matthew Greene)合著,書中列出了63所與常春藤盟校相似的大學。

這些院校的主要特徵包括嚴苛的錄取率,學術嚴謹,注重人文教育和較小的規模,如果衝刺藤校對你而言稍顯吃力,說不定這一院校列表中就有你的目標哦!

不過,這些「隱藏的常春藤」可不代表就一定好申請,儘管 Hidden Ivies 的錄取率可能高於常春藤盟校,但這些學校的競爭仍然非常激烈。

例如,這其中的阿默斯特學院,錄取率僅為 11%。這意味著每 100 名申請人中只有 11 人被錄取。雖然高於哈佛或耶魯,但申請仍然很有難度。

小常春藤

「小常春藤聯盟」這個稱號最早要追溯到1971年的新英格蘭小型學院運動聯盟(簡稱NESCAC),類似於常春藤八校,NESCAC的成員學校擁有悠久的歷史、頂尖的學術聲望、精英的背景和強大的財政實力。

小常春藤聯盟並不是一個官方稱謂,但也代表了美國東北部古老、小而精、獨具競爭力的文理學院。

顧名思義,這些學校規模相當小,通常每年只招收幾千名本科生。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他們對本科教育的重視。像藤校以及很多綜合性大學會很重視研究項目,而「小常春藤聯盟」中的院校基本只提供小而精的本科課程。

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優勢,因為它確保了所有的資金和精力,使這些本科項目儘可能地優秀。

該聯盟的創始成員是威廉士學院、阿默斯特學院、衛斯理安大學(維思大學)和鮑登學院。前三者合稱「小三傑」(Little Three),剛好呼應「三巨頭」(Big Three)哈佛、耶魯、普林斯頓。

後來在《隱藏的常春藤》一書中,「小常春藤」正式拓展為14所文理學院 。有的資料會顯示小常春藤有15所院校,是因為後來「塔夫茨大學」由文理學院變成綜合大學後,就不再記入此聯盟。

公立常春藤

這個詞最早是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教授理察·摩爾(Richard Moll)在他的書《公立常春藤:美國最好的公眾本科大學指南》(1985)中創造的。

到了2001年,《格林的教育計劃指南》又重新點燃了「公共常春藤」這個詞。並將其擴展為30所公立院校。

雖說這些高等學府提供的學術機會都可以與常春藤聯盟大學相媲美,但在其他方面還是有一些不同的。

費用

首先,公立常春藤盟校都是公立大學,這就意味著榜單上的所有大學的學費都明顯低於藤校等私立大學。即便是國際學生,費用也是相對友好的。

例如佛羅里達大學對於州外學生的學費是$28,658,北卡教堂山對於州外學生的學費是$36,776,和私立院校動輒五六萬美元的學費相比,是不是看起來沒那麼有負擔了呢?

佛羅里達大學官網

學生數量

公立常春藤盟校與常春藤盟校的另一個主要區別在於規模。大多數藤校的學生人數在5000到10000人之間,而公立常青藤院校的招生人數要更多。

例如,密西根大學有3萬多名學生,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有4萬多名本科生!

經濟資助

由於學生人數較多,公立常青藤學校在每個學生身上的花費沒有其他學校多。這也導致學生獲得的經濟資助會比常青藤聯盟大學要少。

具體院校包括:

除了以上提到這些大學以外,由於大眾的認可度,學校實力的提升,像喬治亞理工學院(GIT)、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SUNY at Buffalo)、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普渡大學等優秀公立大學,也被大眾譽為「公立常春藤」。

不過關注排名的同學和家長也會發現,這些公立大學在排名中往往比較靠後,但這並不代表其教育質量就不高。

一方面因為公立大學有義務對州內居民普及教育,本科招生標準就比私立大學較低,而排名指標中的校友捐贈和經濟實力,公立大學就很吃虧。

在細分學科領域的排名中,就會發現公立大學毫不遜色於私立大學甚至藤校,像排名100開外的亞利桑那大學,其商學院的管理信息系統(MIS)學科就與麻省理工學院和卡內基梅隆大學並稱為MIS三巨頭,在世界範圍內享有極高的聲譽。

新常春藤

新常春藤(New Ivies)一詞最早是《新聞周刊》在2006年的一篇文章中首創的。指在聲譽、學術等方面都不遜色於常春藤大學,甚至在諾貝爾等獎項上比常春藤更加出色的大學或學院。

兩者最重要的相似之處包括嚴謹的學術和頂尖的師資,那麼不同之處在哪?

眾所周知,常春藤盟校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傳統而聞名,很多都是在南北戰爭之前建立的。而如今也有更多「新起之秀」的實力不容小覷。

猜到了吧?新常青藤和常春藤聯盟之間最重要的區別就是學校的年齡。

(康奈爾:我也算小鮮肉!)

「新常春藤」成員包括15所綜合大學及11所文理學院,其中哈維穆德學院學院和波莫納學院同屬於克萊蒙特聯盟,因此通常也認為二者共占一個名額,共計25所院校。

說了這麼多,其實這些「偽常春藤聯盟」的出現,也是為了讓大家能認識到,雖然常春藤盟校的實力的確是世界公認的,但除了這8所院校,還有更多優秀的大學值得我們去深入了解。

包括文中多次提到的文理學院,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留學家庭解除了對它的誤解,認識到文理學院的價值與優勢。

如果僅僅被「藤校情結」和「唯排名論」的想法所裹挾,必然會錯過很多美好與可能。也希望同學們能夠在選校上做到「理性」與「感性」相結合,最終找到適合你的「女神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