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長期財政預算分歧難化解

國際在線 發佈 2020-02-25T07:44:01+00:00

歐盟特別峰會2月20日至21日在布魯塞爾舉行,主要就歐盟2021年至2027年長期財政預算尋求共識,同時討論了應對氣候變化、移民問題、數字轉型等挑戰制定的計劃。

歐盟特別峰會2月20日至21日在布魯塞爾舉行,主要就歐盟2021年至2027年長期財政預算尋求共識,同時討論了應對氣候變化、移民問題、數字轉型等挑戰制定的計劃。在英國「脫歐」給歐盟留下每年約100億歐元資金缺口的背景下,與會領導人對如何確保資金來源分歧太大,最終未能達成協議。

有歐洲媒體援引歐盟官員的話稱,成員國針對歐盟預算的爭執遠甚於英國「脫歐」議題,凸顯較發達成員國與經濟相對落後成員國之間的「南北」對立。

各方圍繞預算的規模和如何分配爭執不下

歐盟需要在今年年底以前制定出覆蓋後續7年的「多年度財政框架」方案。這一長期財政預算的作用在於,通過對相關重點領域的長期投資,刺激歐盟總體經濟增長和競爭力的提高,對確保歐盟政策的穩定性,平衡地區發展,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意義重大。由於長期財政預算將反映未來多年內歐盟的政策重點和投資方向,因此是成員國利益爭奪的焦點。

歐盟長期財政預算的分歧,主要集中在預算的規模和如何分配這兩大根本性問題上。據報導,作為預算凈出資國,以奧地利、荷蘭、瑞典和丹麥組成的「節儉四國」不滿日益增加的財政負擔,要求預算規模不得超過全體成員國國民總收入的1%,並且在預算分配上應優先考慮數字化、綠色經濟等新的重點領域;以東南歐國家為主的「團結之友聯盟」作為預算凈受益國,則要求預算規模不應低於國民總收入的1.3%,並且要確保維持在農業和促進地區發展等傳統領域的投資規模。此外,在是否延續預算「返還款」制度,以及是否借預算強化對成員國國內政治和法治狀況的約束等問題上,各國也爭執不下。

奧地利總理庫爾茨表示:「我們要求節省開支,不希望預算凈出資國的負擔不斷上升。」瑞典總理勒文說:「我們需要首先考慮的是增加國內投資,以應對正在出現的人口變化趨勢和社會問題,確保國內社會保障體系的正常運轉。」

波蘭副外長雅布羅斯基對此反駁說:「如果無法確保預算的規模,將嚴重影響歐盟的行動能力,進一步刺激疑歐主義思潮的蔓延,最終會損害歐盟整體利益。」歐洲區域委員會副主席科爾德羅表示:「歐盟需要正視不斷擴大的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通過長期財政預算,促進地區發展。」

英國「脫歐」造成巨大資金缺口難以補平

與上一季預算相比,原本是歐盟第二大凈出資國的英國正式「脫歐」,造成了每年約100億歐元的巨大資金缺口。新一屆歐盟委員會將應對氣候變化列為政策優先議題,需要加大資金投入,需要在傳統領域與新的施政重點間尋求政策平衡。對此,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坦言,這是歐盟歷史上最艱難的一次談判。

為了最大程度上獲得各方支持,米歇爾在歐委會前期提案的基礎上,將預算總規模設定在國民總收入1.074%的中線水平上,並適當削減農業政策資金和促進地區發展的「團結基金」,用以加大對數字化和綠色經濟等領域的投資力度。同時,歐委會提議通過更靈活的分配方式給予東南歐等相對落後地區更多的政策傾斜,強調對成員國法治狀況的要求。

米歇爾提出的妥協方案仍未能彌合分歧,峰會沒能實現突破。會後,米歇爾難掩失望地承認,「很不幸,我們無法達成一致,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敦促各成員國加大妥協力度。她說:「27個成員國代表著27種利益,每次談判都非常艱難。如果今年內達不成一致,有可能未來7年就沒有預算。沒有資金支持,歐盟將沒有科研、沒有地區發展、沒有邊境保護,沒有一切。」

法國總統馬克龍批評說,歐盟內部正在形成一個個利益集團,這對誰都沒有好處。「我們未能為歐盟宏偉的計劃達成一個合理的預算。方案沒有呼應歐盟關於地緣政治方面的訴求,我們無法用有限的資源做更多的事。」

折射歐盟治理能力赤字和成員間的信任危機

歐洲主流媒體均以「受阻」「挑戰」等為題報導此次峰會上長期財政預算談判的艱難境地。英國《金融時報》稱,歐委會曾在峰會前再次對預案提出過修改意見,但仍未在峰會上獲得通過,這表明成員國之間的分歧遠超歐盟預期。

歐洲媒體認為,各方似乎都希望能夠儘快達成協議,但沒有一方願意第一個做出妥協。《歐洲政治周報》的文章指出,一方面英國「脫歐」留下了巨大的財政缺口,另一方面各方又希望歐盟未來在更多領域發揮更大作用,擺在成員國面前的將是一系列長期的、艱苦的鬥爭。

《歐洲動態》網站刊文分析稱,作為歐盟長期財政預算最大貢獻國的法、德兩國目前態度尚不明確,馬克龍雖公開表示「1%的標準不足以讓歐盟發揮真正作用」,但受國內財政壓力增加的影響,法國實際上更傾向于謹慎、節儉的預算方案。德國雖然在立場上支持「節儉四國」,但更希望通過向東南歐國家適度妥協的方式,儘早解決分歧,避免影響德國在今年下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其他重要政策的推行。

歐洲政策研究中心歐洲一體化問題專家拉努表示,多年財政預算案難產是歐盟內部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結構性矛盾的集中反映。過去10年來,多重危機的嚴重侵蝕,造成成員國間利益與價值分歧的不斷擴大,歐盟在治理能力上的赤字以及成員間的信任危機造成歐盟碎片化程度加劇,導致歐洲一體化進程受阻。

歐委會已發出警告,如果長期預算案一再推遲,將導致歐盟政策計劃的停滯和未來項目的流產。歐洲議會財政預算談判小組組長奧福特維爾特呼籲:「成員國領導人應該放棄狹隘、短視的國家利益,切實推動符合歐洲共同利益的目標。特別是在英國『脫歐』後,歐盟需要給予民眾一個強烈的信號,就是要把歐盟變得更強大。」

(原標題:歐盟長期財政預算分歧難化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