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通上班族從兼職到副業,差距並不是錢,勤能補拙篇

往後餘生aimee 發佈 2020-01-08T17:49:59+00:00

圖片來源於網絡大部分人是不滿足於自己工資的,無論3000元還是300萬。除了挑水,挖渠帶來的誘惑力有增無減。我之前寫過副業,有位小夥伴問我,你覺得「兼職」與「副業」有什麼區別?副業是不是更高級些?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大部分人是不滿足於自己工資的,無論3000元還是300萬。

除了挑水,挖渠帶來的誘惑力有增無減。我之前寫過副業,有位小夥伴問我,你覺得「兼職」與「副業」有什麼區別?副業是不是更高級些


我們在抖音上,每天都要占用我們一段時間,部分網際網路公司聯手打造的一個項目,為的是快速打造網紅,有想了解的可以私信我「抖音」。有想了解的可以加我

我覺得蠻有趣,剛好說點兒看法。

1

先說觀點吧:叫什麼不重要,最重要的在於是否利用時間的複利。這話聽著非常裝逼,說白了就看能否積累。

我拿自己舉個例你就明白了。

上學時期我曾做過琴行雜工、賣電話卡、培訓機構推廣、神秘顧客等兼職,目的簡單粗暴:就是為了掙點兒零花錢,跟學業和未來規劃扯不上半點關係。

那些工作有幾個特點:

1、錢不多,來錢快。

2、門檻低,以勞動力為主。

3、重複性高。

什麼叫重複性高?你今天端盤子,明天端盤子,明年依然端盤子。隨著時間推移,你在這份工作上的身價並未水漲船高,而是釘在某個很快就達到的「熟練工」時刻。

OK,學生時代我覺得沒有任何問題。反正時間便宜大碗量又足,換點兒碎銀花花嘛,說不定挖到些對口的路子,還沒踏出校園就能積攢下第一桶金。

可當你踏上職場,你的時間成本將越來越貴(尤其0-5年),甚至被明碼標價。

原本掙100元,你人力成本只要30元,現在掙100,人力成本沒準就飆升至200元,得不償失

此外,如果你兼職就是為了賺快錢,那麼,很有可能除了錢以外什麼也沒得到。因為時間100%兌換成現金,一物換一物,沒有任何溢價。

你白天坐辦公室,晚上刷盤子or開專車,本質上那就叫打兩份工,多勞多得,手停口停。

2

許多聊開源的文章(包括我之前)都建議,工作外的收入要儘可能與自己的專業或愛好搭接。

有的人問,可我沒啥愛好、工作專業性也不強,就是時間多,我不介意多做幾分勞務工啊!

Well,聚光燈繼續照回來一下。

我工作後呢,賺外快之心不死。那時我朋友的同學,業餘時間接英語翻譯case,翻些文檔協議,我也趕緊爬去試試。真的是…自取其辱啊!這才發現自己CET6水平去翻譯帶專業背景的內容,瞬間化為渣。

千字左右英翻中,我能折騰大半天,報酬是80元。性價比低到令人髮指,灰溜溜作罷。

接下來挺長一段時間我並沒做太多兼職,一是確實也不知道從何入手,二是當時也想把職場能力打磨好,接連考取了幾項專業證書。

直到我同事讓我幫他朋友公司做一個小產品的需求設計。

核心框架我大概花了3,4天時間,收入是3000元。又零星做了幾個項目,開始陸續留意產品設計的工作。

說實話,我發現兼職的市場價雖參差不齊,可當你做到一定程度,收入都差不到哪裡去。

比如,我以前所在的一個按需僱傭的專業開發平台,全平台最低時薪三位數起跳。再比如,我目前團隊里的兩個項目經理,都曾在外兼職開發項目,其中一位上周還問我,有沒有適合的程式設計師、產品經理、UI推薦,他手裡有個將近10萬的分包正愁沒人做。

這些兼職項目是我工作的延伸,對本職相輔相成(我曾碰到一個全新行業的系統,剛好我兼職時做過類似的,上手很快)。

看似同樣打工,但除了錢,還獲得了工作經驗值,它反哺到職場中,就形成了一種時間溢價

再看我興趣的碼字。

16年開始隨心所欲瞎寫,到後來接到約稿、品牌文等等,相關收入逐漸增加。從普通興趣->打磨->變現,時間不算太短,至少一兩年,而且過程中經常遇到瓶頸。

譬如我接過千字千元標準的約稿,港真,如果說我寫公眾號文章用了6-7成的功力,千字千元的case逼出我至少9成以上,字字推敲打磨,說「輕鬆躺賺」那是騙人的。

然而給自己打工,價值隨著時間不斷放大。一開始微乎其微的可能性,後續逐漸輪廓清晰,發現更多值得躍躍欲試的空間。

簡單總結下:

基於專業或興趣的兼職相比純勞力兼職,雖然來錢速度慢, 可它帶有「高溢價」,更容易深耕、更容易看到變化,成為穩定且無上限的收入渠道

3

因此我的建議是,選擇門檻低的兼職沒關係,多想想對你今後有哪些幫助。嘗試後發現自己擅長什麼,就往那個方向用力

就拿常見的兼職網絡客服及新媒體助理來說。

網絡客服,僅為客戶提供商品信息、回復諮詢,其實幾天就能上手。但如果你從中學習推廣營銷方法,比如文案怎麼寫更打動人?什麼渠道適合什麼樣形式的推廣?哪種活動轉化率最高?日後自己開網店時自然駕輕就熟。

再說新媒體助理。

從10-30元/篇的排版,到每篇幾百元的內容輸出,再到每月大幾千元的AE(客戶執行),兼職收入高低是一回事,要求亦截然不同。你必須清楚從中能得到什麼,能否對你發展有幫助,抑或從中可挖掘出更多可能性。

至於開篇那位小夥伴問的,「副業」是不是比「兼職」更高級些?我認為呢,無論叫兼職、副業、創業、斜槓青年,title無所謂,最關鍵的,你對自己所做的,心裡有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