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名臣之抗倭英雄戚繼光

附庸文墨 發佈 2020-02-13T00:35:01+00:00

當時,中國的沿海常常受到倭寇的侵擾, 戚繼光十分痛恨倭寇的暴行,十六歲時,他曾經寫下一首詩:"封侯非我願,但願海波平。"意思是說,做官並不是他的願望,他的願望是祖國海疆的平靜。

戚繼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將領。縱觀戚繼光一生的征戰歷程,戚繼光大多時候都在東南沿海一帶駐紮,隨時隨地為抗擊倭寇做準備。公元1588年,戚繼光因病去世。戚繼光去世後,東南沿海一帶人民感念戚繼光為他們帶來了安定與祥和的生活,將戚繼光視為當地的保護神。

他出身在將門,受父親教育影響,從小喜愛軍事,並立志做一個正直的文武全才的軍人。當時,中國的沿海常常受到倭寇的 侵擾, 戚繼光十分痛恨倭寇的暴行,十六歲時,他曾經寫下一首詩:"封侯非我願,但願海波平。"

意思是說,做官並不是他的願望,他的願望是祖國海疆的平靜。17歲那年,他繼承父親的職務,開始了金戈鐵馬的軍事生涯。戚繼光一上任,擺在他面前的嚴峻問題就是倭寇為患。

明朝初年,就有一批日本海盜,來到中國沿海一帶,從事殺人搶劫的勾當,他們被叫做倭寇。不過,那時,明朝國力強盛,軍隊戰鬥力強,社會政治較安定,入侵的倭寇很快被消滅,所以沒有造成很大的災難。

而嘉靖年間的倭寇,危害了沿海半個中國。一些地方貪官、惡霸、奸商、罪犯等,紛紛勾結倭寇,使得倭寇在浙江、福建、廣東沿海肆意燒殺搶掠。公元1553年,大批倭寇在海盜頭子汪直、徐海等的引導、率領下,在浙江、江蘇登陸,竄擾崇明、上海、台州、溫州、寧波、紹興等幾十個城市。

朝廷不得已,在公元1555年秋天,從山東沿海將抗倭將領戚繼光調到江浙,任參將,鎮守寧波、紹興、台州,控制倭寇經常出沒的軍事要地。與戚繼光並肩作戰的著名的抗倭將領有譚綸和俞大猷。譚綸後來成為戚繼光的頂頭上司,對戚繼光的軍事活動給了很多支持。

戚繼光經過短短几個月的訓練,就將他們打造了一支紀律嚴密、訓練有素、武器精良、作戰勇敢的隊伍。這支軍隊所到之處,老百姓都拎著食物開水歡迎他們,稱他們為"仁者之師"。


戚繼光帶著這支戰鬥力很強的隊伍,轉戰在浙江、福建的抗倭戰場,取得許多輝煌戰果。倭寇將戚繼光稱為"戚老虎",民眾將他們稱為"戚家軍"。

此後,戚繼光又在牛田、林墩、平海衛、仙遊、興化等地打了好些大勝仗。公元1566年,戚繼光剿滅了占據廣東福建交界處的南澳島、與倭寇相勾結的海盜吳平。這時,騷亂東南沿海數十年的倭寇,總算被消滅光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