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擬制定標準,打造失智症友好社區樣板

南方plus客戶端 發佈 2021-09-18T00:43:04+00:00

失憶、失智、失能等失智症患者,未來或將在友善社區裡有尊嚴地生活、診療。9月17日,在世界老年痴呆日來臨之際,「2021年全國第六屆防治老年痴呆症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辦。同時,《失智症友好社區建設規範》編制正式啟動。廣東擬打造失智友好社區樣板。

失憶、失智、失能等失智症患者,未來或將在友善社區裡有尊嚴地生活、診療。

9月17日,在世界老年痴呆日來臨之際,「2021年全國第六屆防治老年痴呆症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辦。同時,《失智症友好社區建設規範》編制正式啟動。

廣東擬打造失智友好社區樣板。

該規範已獲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1年廣東地方標準項目立項,由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提出、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主導、廣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主編,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廣州白雲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廣東阿爾茲醫學研究院等多家單位共同參與制定。

省市場監管局巡視員黃文霞女士表示,這是國內首個聚焦失智症友好社區建設規範的地方標準,對於提升失智症防治工作具有里程碑意義。

同日,「心腦血管病中西醫結合防治研究學術大會」舉辦,該論壇和學術大會均由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主辦。

建設失智症友好社區

提升老人生活質量

失智症是一種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隨著病情發展,患者失憶、失智、失能,且伴有精神行為異常,病情可能持續8—20年。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我國人們失智症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據中國疾控中心估算,我國失智症患者到2050年將會超過4000萬。

在此背景下,建設失智症友好社區、提升失智症者生活質量,顯得十分必要。

「制定該標準的目的是為患者提供更友好和專業的支持,減輕政府和社會負擔,推動失智症友好社區在廣東先行落地,為國內推廣失智症管理起到示範和引領作用。」該《規範》的主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神經科劉軍教授說,廣東制定的《失智症友好社區建設規範》將在《全國示範性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標準》的總體框架下,結合廣東實際,細化對失智症的友好型的標準,涵蓋社區、醫院、商場、影院、交通工具等不同場景下的建設標準、服務標準,為省內失智症友好社區的建設提供指導、評價、認證等方面的指引。

劉軍教授提到,他們將結合國外部分地方和地區的先進經驗,並借鑑香港、澳門地區,以及英國的經驗,擬在廣東省先行先試,建立失智症友善社區的標準。並打造出一個「廣東樣板」,展示失智症社區照護的管理模式和示範試點,試點成熟後再逐步向國內其它地方推廣。

「希望藉此提升大家對失智症的充分認識,也希望這些失智症老人在診療過程中獲得全社會關愛。」劉軍說。

防治老人痴呆

中藥創新或發揮作用

與會專家探討中藥防治作用。

與會專家認為,老年痴呆症和心腦血管病可通過一些藥物和運動、飲食等方式進行防治。

在廣東省中醫院陳伯鈞主任看來,中藥藥理在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方面具有相當大的潛力,及早管控,可減少冠心病、腦卒中的發生。「包括阿爾茨海默症,採用相匹配的中藥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管控。」

「當下老年性痴呆尚無特效治療方案,而早期診斷非常重要,符合中醫治未病的思想。中醫結合現代科技,守正創新,將對防治老年痴呆和心腦血管疾病發揮重要作用。」 國醫大師李佃貴說。

與會專家交流分享科研成果。

在防治老年痴呆症領域,廣東部分藥企如白雲山和黃中藥一直在研究相關藥物。該企業早在2002年就創辦了白雲山複方丹參片研究中心,建立防治老年痴呆症健康基地。近年來,更是大量引進博士、博士後人才,致力於對中藥複方丹參片深入研究。

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該藥物已通過「二次開發」,並在獲得全國首個防治老年痴呆症專利。

【記者】歐志葵

【作者】 歐志葵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