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添加卻能起到翻天覆地的作用:狀態餌在釣魚中的應用

眼鏡哥說魚 發佈 2020-02-13T02:52:08+00:00

因此,當餌料製作完成之後,在使用的過程中往往都會出現各種狀態方面的問題。所以,釣魚人在遇到複雜魚情時必須多思考餌料狀態應該如何調整,以合理的餌料狀態去應對複雜的魚情,並且將成功經驗積累下來,逐漸形成一套寶貴的經驗體系。

前言:重味型輕狀態的誤區

餌料在釣魚的過程中總能夠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提到餌料大部分釣魚人都只是將目光集中在餌料的味型上,對於餌料的狀態往往都會表現出輕視的態度。因此,當餌料製作完成之後,在使用的過程中往往都會出現各種狀態方面的問題。如果餌料在味型方面出現一些偏差依然也是可以照常使用的,但是如果餌料的狀態出現了問題就會對垂釣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所以了解各種狀態餌的特性以及餌料狀態的調整原則才能將餌料運用到得心應手的程度。

餌料狀態的三大維度

嚴格來說,餌料的味型屬於化學屬性,這種性質是肉眼無法看到的。而餌料的狀態則屬於物理屬性,餌料的狀態如果細分可以列舉出很多項目,但是對釣魚產生重要影響的狀態屬性主要有三類。

  • 體積

無論是拉餌還是搓餌,掛在鉤上的餌團都會有大小之分。餌團越大魚吞食起來就越費力,餌團越小魚吞食起來就越輕鬆,所以應該根據魚情來決定餌球的大小。在使用搓餌的時候,餌團的大小是可以人為控制的,想大就大,想小就小。但是在使用拉餌的時候就必須通過添加狀態餌來調整餌團的大小。

  • 比重

在餌團的體積大小相同的情況下,餌團質量越大說明比重越大。餌料的比重和構成餌料的成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餌料主要是由質量較輕的物質構成,那麼餌料的比重就很小。相反,如果餌料中含有大量質量較重的物質,那麼餌料的比重就會偏大。

  • 粘度

餌料在與水接觸之後會開始融散並霧化,影響餌料融散以及霧化速度的正是餌料的粘度。粘度高的餌料附鉤性更強,融散和霧化速度更慢。相反,餌料的粘度越低,附鉤性越差,但是融散和霧化速度更快。

調整餌料狀態以及各種狀態餌的應用方法

餌料的味型決定了魚會不會吃餌,但是餌料的狀態則決定了魚吃餌的方式,如果餌料的狀態不合適就會出現魚想吃餌卻困難重重的情況。另外,餌料的狀態不合適還會導致浮漂信號不清晰,有可能魚已經吞餌但是釣魚人卻無從判斷。讓餌料呈現出什麼樣的狀態取決於魚情,釣魚人必須結合自身的經驗根據魚情對餌料狀態做出正確的調整,只有這樣才能順利的釣到魚。

  • 使用狀態餌控制拉餌體積大小的方法

搓餌的體積小大可以由釣魚人隨意改變,但是拉餌的體積大小時則需要依靠餌料本身的狀態來控制。調整拉餌狀態最常用的狀態餌是拉絲粉,又被稱為小麥蛋白粉,是一種從小麥中提取出的植物纖維。拉絲粉在乾燥的狀態下呈現出粉末狀,但是遇水之後植物纖維就會顯現出來,拉絲粉正是利用這些植物纖維形成的網狀絲對餌料中的粗顆粒物質進行連接捆綁,於是就形成了拉餌。

拉絲粉中的纖維有長短和粗細之分,這種屬性用目數來表示。其中80目左右的拉絲粉纖維最長最粗,100目的拉絲粉纖維長短和粗細適中,而纖維最短最細的拉絲粉在120目以上。所以,使用長絲、粗絲的拉絲粉就能夠讓拉出更大的餌球。當然,並不是拉餌的體積越大越好,在垂釣鯽魚等小體型魚種時候就必須使用細短絲的拉絲粉。

除了能夠利用拉絲粉的目數來控制拉餌的體積大小之外,拉絲粉的添加比例也能起到關鍵作用。常規情況下,拉絲粉在餌料中的含量都不會低於20%,拉絲粉的添加量越大,拉出的餌球也就越大。

  • 使用狀態餌控制餌料比重的方法

要增加餌料的比重並不需要使用狀態餌,只需要在餌料中添加一些粗顆粒的物質即可。所以使用狀態餌基本都是用來減輕餌料的比重,這種狀態餌就是輕麩。製作輕麩的原材料是麥皮,將麥皮經過膨化處理之後就形成了一種微孔顆粒,這就是輕麩。

將輕麩添加在餌料中即可減輕餌料比重,並且由於輕麩的微孔結構有點類似海綿的結構,所以輕麩具有很強的吸水能力,能夠讓餌料更加彭松。使用輕麩讓餌料的比重減輕並沒有固定的添加比例,在餌料中添加多少輕麩全完取決於釣魚人對餌料的狀態要求。

  • 使用狀態餌控制餌料粘度的方法

使用狀態餌控制餌料的粘度是雙方面的,不僅能夠增加餌料的粘度,同時也可以降低餌料的粘度。在上一段內容中所談到的輕麩就是一種能夠降低餌料粘度的狀態餌,因為輕麩本身不具有任何粘性,同時還能讓餌料更加彭松,所以在餌料中添加輕麩就能夠降低餌料粘度增加餌料的融散性和霧化性。

要增加餌料的粘度可以使用粘粉類的狀態餌,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都能達到這一目的,例如麵粉、嬰兒米粉等等。除了這些常規的粘粉類狀態餌之外,在這裡還要提到一種超級粘粉,它的名字叫「感嘆」。感嘆是一種黏膠性的物質,只需要在餌料中撒上薄薄的一點就能夠大幅提高餌料的粘度。

餌料狀態應用實例

調整餌料的狀態其實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關鍵在於釣魚人必須明白針對什麼樣的魚情需要什麼樣的餌料狀態,通過餌料狀態的調整要達到什麼目的。在這裡我列舉幾種常見的魚情,以此來說明餌料狀態與魚情之間的關係。

  • 垂釣小魚與垂釣大魚時對餌料狀態的要求

垂釣小魚的時候要求餌團的體積要更小、比重較輕,只有這樣小魚才能順暢的吞餌。同時還要求餌料的粘度較低,有一定的霧化性,這樣做的好處是利用霧化來產生誘魚作用,讓窩點內的小魚數量越聚越多。但是在垂釣大魚的時候就要求餌團的體積要更大、比重更大,同時粘度要更高,因為大魚的警惕心較高,應該儘量避免頻繁抬竿換餌,讓餌團在水中存在的時間更長,為大魚吞餌營造出一種安全的氛圍。

  • 小雜魚鬧窩時對餌料狀態的要求

小雜魚鬧窩是每一個釣魚人都經常能夠遇到的,特別是在自然水域垂釣時,小雜魚鬧窩的現象更是見怪不怪。但是很多釣魚人在應對小雜魚鬧窩時,都沒有使用狀態正確的餌料,他們通常都會增大餌團的體積同時增加餌料的粘度,以此來對抗小雜魚鬧窩。

其實正確的做法是在增大餌團體積以及增加餌料比重的同時,適當降低餌料的粘度,讓餌料擁有輕微的融散性和霧化性。這是因為小雜魚數量較多時會集中在水面附近,如果餌料沒有任何融散和霧化就會受到小雜魚的圍攻,導致餌團無法順利下沉。增加餌料的融散性和霧化性之後,這些從餌團上散落下來的殘渣就能分散小雜魚的注意力,保護餌團順利沉底。

  • 垂釣鰱鱅時對餌料狀態的要求

鰱魚和鱅魚都屬於濾食性魚種,對霧化性的食物非常敏感。所以在垂釣鰱鱅時餌料的味型並不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只需要增加餌料的霧化性就能夠吸引鰱鱅吞鉤。另外,鰱鱅基本生活在中上層水域,必須採用釣浮的方法來垂釣,所以還必須在餌料中添加大量的輕麩來減小餌料的比重,這樣一來餌料霧化之後的粉末就能夠在中上層水域停留更長的時間,這一點對誘魚是很有幫助的。

相反,如果在鰱鱅較多的水域中垂釣底層魚種,就必須增大餌料的粘度,減少餌料霧化,避免將鰱鱅誘進窩,否則鰱鱅進窩之後其它底層魚種就不敢進窩了。

  • 冬季垂釣時對餌料狀態的要求

冬季的魚情有兩大特點:一是大體型魚種較少出沒,所以多數釣魚人都以垂釣鯽魚為主;二是由於水溫降低,魚的食慾較差,吞餌動作更加輕微。介於上述兩大特點,冬季垂釣所使用的餌料就必須降低粘度增加霧化性,同時要求餌團體積較小,比重較輕。餌料的霧化容易激發魚的活躍性,誘使魚儘快吞餌,體積較小、比重較輕的餌料又能夠保證魚吞餌的過程更加順暢。

總結:合理把控餌料狀態是釣技成熟的標誌

當魚情較為簡單的時候,對餌料狀態的要求就不那麼嚴格,但是釣技水平的高低往往都體現在應對複雜魚情時,而魚情越複雜對餌料狀態的要求也就越苛刻。所以,釣魚人在遇到複雜魚情時必須多思考餌料狀態應該如何調整,以合理的餌料狀態去應對複雜的魚情,並且將成功經驗積累下來,逐漸形成一套寶貴的經驗體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