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鳥依人」與唐太宗李世民

蔡駟讀歷史 發佈 2019-12-31T11:29:58+00:00

說到天空飛的​,最「雄」自然應該是鷹,男人嗎!就應該「大鵬展翅」,況且褚遂良是一條漢子,有個性,有才華,原因是這空中的「雄」者,應該是「天子一號」才對。

「小鳥依人」成語,我們通常跟「小家碧玉」相等同,進而就是「鄰家有女初長成」的溫馨和浪漫。其實,這隻「小鳥」原來指的並不是「美女」,而是耿直的「漢子」,是從唐太宗李世民嘴巴里說出來。按過去的說法叫「金口玉言」,一句頂一萬句,這隻「鳥」就是耿直的褚遂良。

「小鳥依人」這個詞的最早出處,比唐太宗李世民要早500多年,為東漢許慎編著的字典《說文解字》,我國首部按部首編排的漢語字典。《說文解字》說:「雀,依人小鳥也。」不過這裡的「小鳥」,指的是雀,即麻雀,一種喜歡與人類走得最近的鳥,有人在的地方就有麻雀。唐代詩人李嶠在《雀》開始一句就是:「大廈初成日,嘉賓集​杏梁」,說的就是華麗的屋子蓋好了,客人們都聚集在房樑上。其中的「嘉賓」指的就是當「麻雀」。這「麻雀」不知那天燒了高香,被唐太宗李世民引喻到一個人的身上,這個人就是耿直的漢子——褚遂良。

褚遂良,字登善,杭州錢塘人,唐朝政治家、書法家。褚遂良博學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時追隨薛舉,為通事舍人。歸順唐朝後,歷任諫議大夫、黃門侍郎、中書令,執掌朝政大權。貞觀二十三年,與長孫無忌同受太宗遺詔輔政,升尚書右僕射,封河南郡公。後出京任同州刺史。永徽三年召回,任吏部尚書,監修國史,旋為尚書右僕射,知政事。因堅決反對立武則天為後,趴在地上一個勁兒地磕頭,直到滿頭鮮血,後被貶為潭州都督。武后掌權後,遷桂州都督,再貶愛州刺史,卒於任上。天寶六載,配享高宗廟庭。諡號「文忠」。

褚遂良為人耿直,做官正派,且書法造詣很深,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傳世墨跡有《孟法師碑》《雁塔聖教序》等。「小鳥依人」怎麼用到他身上的呢!李世民,大唐的皇帝,大名鼎鼎的唐太宗,過人的地方就在於自己的心裡始終有​一個「怕」字。比​如他怕魏徵說他玩物喪志,活活將心愛的鷂鳥捂死在懷裡。褚遂良同魏徵一樣,在李世民心裡也是一個「怕」,唐太宗不敢得罪的人。因為褚遂良曾經擔任起居郎一職,專門負責記錄皇帝的言行。

在古代皇帝們中間,優良的帝王是追求自由的美好形象的,他們心裡有一個「怕」字,擔心自己的不好言行影響後世的形象,因此都比較怵這些書記官。唐太宗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面對鐵面無私的褚遂良,他選擇套近乎的辦法來奉承這位書記官。有一次,他和大臣們閒聊,在聊到遂良的時候,唐太宗深情地說:「褚遂良鯁​亮,有學術,竭誠親於朕,若飛鳥依人,自加憐愛。」李世民說的鯁亮,也就是忠貞耿直。學術,是指褚遂良的書法。「若飛鳥依人」,即後來的「小鳥依人」。

這之前,李世民為了與褚遂良套近乎,唐太宗曾放下身子對褚遂良說:「人非聖賢,哪能沒過錯啊。要是我幹了點不太光彩的事兒,你就不能手下留情麼?」遂良嚴肅地問道​:「我的職務就是這樣,您的一舉一動,我會一條不地記下來。」一絲門縫都沒有留給唐太宗,絕對是條響噹噹的硬漢子。

為什麼大男人成了「小鳥依人」呢?據後來的文人雅士分析,也是挺有趣的。說到天空飛的​,最「雄」自然應該是鷹,男人嗎!就應該「大鵬展翅」,況且褚遂良是一條漢子,有個性,有才華,原因是這空中的「雄」者,應該是「天子一號」才對。因此沒有「人格平等」君臣關係中,天空「雄」者乃李世民也。這就是唐太宗的高明,天下再「雄」的在皇帝面前也只能是一隻「鳥」。唐太宗不愧是天下第一玩「鳥」之人。這種說法,有點文字遊戲感,屬於說笑而已。「小鳥依人」,唐太宗第一個說的,「小鳥」不是美女,而是一條耿直的漢子。(文/蔡駟讀歷史 圖/源於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