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愛一座城,深扎教育根!臨朐縣教育系統紮實開展縣情教育側記

聚焦濰坊教育 發佈 2021-09-18T00:31:19+00:00

「跨越千里,來到臨朐;了解縣情,更愛臨朐。我認真學習完《臨朐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報告,被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所鼓舞,為全市領先的臨朐教育品牌而自豪。」

「跨越千里,來到臨朐;了解縣情,更愛臨朐。我認真學習完《臨朐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報告,被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所鼓舞,為全市領先的臨朐教育品牌而自豪。」來自臨朐中學的趙麗娜老師激動地說。15年前她從黑龍江省來到臨朐,對縣情的深入了解讓她深深愛上了臨朐,更加堅定地紮根朐城教育、耕耘教育沃土的信念。

全縣教育工作暨教育系統思想作風大整頓會議後,縣教體局第一時間按會議要求,組織專門人員,立起問題靶向,擬定實施方案,匯集縣情材料,校準學習內容,明確教育流程,確保各學校每半月開展一次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等內容教育,保證將縣情教育及時、全面傳達到每一名教師,讓廣大教師學縣情、知臨朐、愛教育。「將縣情教育作為全縣教育系統思想作風大整頓的重要內容,對照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及帶領全縣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反思,切實解決思想認識不深、專業水平不高、爭先創優不夠、責任擔當不足等問題,凝聚起全縣教育『加速度領先、加速度鑄優』的強勁動力,賦能臨朐高品質城市建設。」縣教體局主要負責人如是說。

今年暑假期間,全縣教育系統採用召開動員會、推進會、小組研討會、撰寫學習筆記、心得體會等方式,讓全縣420餘名教育幹部先學先用,並在線上線下組織了多次集體學習研討。暑期教師培訓時也把縣情內容列入必學內容。全縣教育系統各單位根據實際,提出明確學思悟踐要求,校園長帶頭髮言,教師人人交流,談感想、說體會,加深了學習效果。

開學後,全縣各學校均將縣情教育納入新學期重點工作,採用融入黨建、現場宣講、製作展板、微信宣傳等豐富途徑,實現縣情教育常態化、有效化開展。臨朐中學黨委精心打造黨建文化育人長廊,包含臨朐英模人物、全縣發展狀況、朐城人文風光等縣情內容,組織教師和學生分批現場觀看,每天製作一期《時政速遞》視頻,融合縣委縣政府重點工作及宣傳導向,讓師生觀看,有效激發師生「臨朐發展,我的責任」自豪感和積極性。寺頭鎮王莊小學青州籍教師趙經勝說,臨朐的發展越來越好,我們教師的待遇更是越來越高,越來越愛臨朐,願意紮根臨朐教育,持續干好本職工作,助力學校每名孩子實現成長成才的夢想。

全縣廣大教職工自覺做到將教學工作與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有效地融入到課堂中。縣實驗中學思政教師楊春燕將臨朐鄉土素材、經濟社會發展數據等內容,帶入紅色思政課堂教學,運用「課前三分鐘」組織學生說家鄉、談變化,以縣情為背景設置探究議題和活動情境,注重師生互動,厚積師生愛國愛家情懷和回饋桑梓之心。沂山風景區大關初中思政教師侯學偉仔細學習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後,在所教的思品課中加入縣情內容,用身邊的發展作為教學案例,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激情,效果非常好。他動情地說,縣委縣政府擔當作為,創先發展全縣經濟,優先發展教育,全縣各方面都取得了優異成績。身為臨朐人,感到非常自豪,我要把這些信息告訴學生,培養他們愛家鄉的情懷。

課程是學生成長的引領,各學校結合縣情挖掘臨朐鄉土資源和家鄉素材,開發實施各具特色的校本課程,堅定學生熱愛家鄉、建設桑梓的追求與情懷。石家河初中利用中共臨朐縣委誕生地瑞莊紅色資源,打造出紅色育人課程;臨朐四中引入將軍成長故事和重走「長征路」,鍛造出《八岐山下黨旗紅》課程;九山小學將淌水崖博物館「搬進」校本課程,以淌水崖水庫精神啟智潤心;城關小學依託紅葉小鎮品牌,打磨校本課程,在長期潛移默化中,陶冶孩子們關心熱愛家鄉情感。「臨朐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長大我來建設最可愛的家鄉!」這樣的理念乘著歌聲的翅膀,正從孩子們心中悄然拔節。新華中學初一學生王藝涵聽了老師講的縣情後,她在作文中寫到:我對「一條路改變一座城」的變化感觸最深,我們臨朐的路是越來越好,越來越美,我爺爺奶奶住在南部山區,以前回家開車要1個多小時,現在40分鐘就到了,路邊處處是美景,很多是網紅打卡地,回家就像旅遊。我越來越愛家鄉、迷戀家鄉,我要努力學習,將來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

教體局分管負責人表示,全縣教育系統將建立完善的縣情教育長效機制,並作為各單位一把手工程更好更快地推進,持續強化對教師的教育,引導他們熱愛臨朐,願意紮根臨朐教育,以更高的站位、更實的擔當投入到教育教學中,把對臨朐的愛傾注到所教的孩子身上。

□通訊員 馮劉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