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為何如此清廉?看看他的薪水就懂了,換成你也不會貪

執筆讀春秋 發佈 2020-02-26T16:06:37+00:00

眾所周知,包拯是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清官。有人說,那是因為北宋奉行高薪養廉的政策,而包拯在宋朝的年薪是一千貫,相當於現在1000萬人民生幣。

眾所周知,包拯是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清官。民間傳說里他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因此被百姓們親切地喚為「包青天」。但是他為什麼能當上清官呢?有人說,那是因為北宋奉行高薪養廉的政策,而包拯在宋朝的年薪是一千貫,相當於現在1000萬人民生幣。因此,他根本沒有必要去知法犯法。

但是你真的認為,廉潔是高薪養得出來的嗎?其實一個人的貪慾,是沒有止境的。論年薪,在古代的中國,誰的年薪能高得過皇帝呢?明朝皇帝朱翊鈞,大內私埋黃金二百萬兩;清朝和坤被抄家,找出的銀子,頂上國庫三年的收入。

論國法,宋朝懲治貪官的手段,遠不如明朝的「剝皮實草」。可以說,只要包拯想貪,十萬貫的年薪也阻止不了他貪。包拯在戲曲里,擔任的職務是宋朝「丞相」,主要工作的地點是「開封府」。事實上,在原本的歷史中,他只當過一年不到的開封府尹。

最早,包拯因為科考出仕,外放江西永修知縣,三年後升為廣東肇慶知府。之後歷任監察御史、工部員外郎、三司使和樞密副使。之後的幾個職務,相當於如今的是最高檢檢察長、建設部副部長、財政部部長以及軍委副主席。中間他曾有幾個月代表宋朝出使遼國,對國家軍事改革提出過建議。

後來,因為自己舉薦的官員犯罪,受到牽牽連被貶官,才下放到開封府鍛鍊一年。不過很快又回到宋朝的權力中樞,從此深得宋仁宋的信任與倚重。值得一提的事情是,包拯在廣東當知府的時候,當地盛產的貢品「端硯」。他的前任們,貪污的錢財是貢硯本身價值的幾十倍,可是他當知府一年,連一方硯台也沒抱回家。他的事跡被一位御史得知,才被舉薦到京中做了官。

像戶部員外郎、三司使這樣職務,的確和錢財有大大幹系。每天面對「傾國」的財富,難道包拯真是鐵打的心腸,毫不動心嗎?歷史上對於他有沒有貪污這件事兒,公認的答案是絕對沒有的。不過,在北宋卻有一個名人,曾經提出過異議。公元1059年,時任御史中丞的包拯,彈劾三司使(財政部長)張方平。宋仁宋把張方平換了下來,把宋祁換了上去,結果又被包拯彈劾下來了。

宋仁宗表示很無語。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乾脆你自己上吧。於是,宋仁宗就讓包拯擔任三司使(財政部長)。包拯想也沒想,就跑到財政部去當起了官。大文學家歐陽修當時非常看不慣包拯,就說:有人牽牛踩踏別人的田地,你就把牛搶走,處罰得很重了,完事你還貪圖這個肥缺,還把別人官也搶來自己干,這就太過分了呀!歐陽修當時講的這個典故,就叫「蹊田奪牛」!

包拯因為受到非議,隨即主動請辭,仁宗卻力排眾議,堅持讓他留在任上。包拯一生中擔任時間最久的職務,多半和紀檢有關。他因為廉潔奉公,剛直不阿,受到朝廷倚重。他為什麼廉潔?個人認為,並不是因為他工資夠高,而是生性如此。非如此,宋仁宗不會力排眾議,堅持對他委以重任。

不過你可能想問:假如包拯的工資和明代的官員一樣低,低到必須寄人籬下,他還能堅持清廉嗎?答案是——請看于謙和海瑞。中國人說「三歲定八十」,一個人的品格操守,和他幼年時代的教育有關。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在未成年的時候就定下來了。當然,如果包拯不是生在仁宗朝,沒有這麼好的政治生態,他這個清官很難當得下去。但是就算做不成清官,也並非只有當貪官一道出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