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普日 四川測繪開展「地理信息與森林防滅火」科普活動

方誌四川 發佈 2021-09-18T00:16:18+00:00

9月17日,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等單位在成都舉辦的「地理信息與森林防滅火」科普活動給您帶來了答案。本次活動採用線下主會場、線上分會場、線上直播的形式開展。

四川在線記者 郝勇

四川省森林覆蓋面積有多大?森林火災發生後,地理信息是如何為滅火指揮作戰提供測繪保障的?9月17日,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等單位在成都舉辦的「地理信息與森林防滅火」科普活動給您帶來了答案。

本次活動採用線下主會場、線上分會場、線上直播的形式開展。活動主會場設在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現場邀請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師範大學等高校青年學生代表參加。線上分會場設在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10餘所高校,超過300人通過分會場和直播間的形式參與主會場活動。

在活動主會場,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學生代表觀看了自然資源部科普視頻展播和「測繪技術服務應急和地質災害防治」視頻展播。省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省森林防火指揮部專職副指揮長董紹棠結合自身實戰經驗,給青年學生代表現場作了一堂森林防滅火科普講座。自然資源部應急測繪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鄭全紅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生動講述了地理信息與森林防滅火之間的故事。

活動現場反響熱烈,學生代表們圍繞地理信息與森林防滅火的提問此起彼伏,現場相關人員均一一解答。該活動有效普及了森林防滅火知識,宣傳了測繪地理信息最新科技成果,科普了地理信息技術在森林防滅火工作中的應用。

9月11日至17日是2021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周,活動主題是「百年再出發,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最大的碳庫,它不僅是重要的經濟資產,也是重要的環境資產,中國森林碳匯的發展對實現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這位負責人說:「此次『地理信息與森林防滅火』科普活動重點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科普聯合行動』,面向社會公眾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科普活動,傳播生態文明知識,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旨在進一步提升公眾森林資源保護意識,引導公眾關注森林防火、保護生態環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