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第一學霸」,擁有13個博士學位的他教你如何有效學習

生活即是熱點 發佈 2020-02-26T04:25:04+00:00

晚清怪傑辜鴻銘,精通九國的語言文化,國學造詣極深,曾獲贈博士學位達13個之多。他後來在北京大學教英文詩時,有學生向他請教掌握西方的妙法,他說:"先背熟一部名家著作作根基。"辜鴻銘曾說:"今人讀英文十年,開目僅能閱報,伸紙僅能修函,皆由幼年讀一貓一狗之式教科書,是以終其身只有小成。

晚清怪傑辜鴻銘,精通九國的語言文化,國學造詣極深,曾獲贈博士學位達13個之多 。他的思想影響跨越20世紀的東西方,是一位學貫中西、文理兼通的學者,又是近代中學西漸史上的先驅人物。

辜鴻銘10歲就隨他的義父——英國人布朗踏上蘇格蘭的土地,被送到當地一所著名的中學,受極嚴格的英國文學訓練。課餘的時間,布朗就親自教辜鴻銘學習德文。他要求辜鴻銘隨他一起背誦歌德的長詩《浮士德》。他總是比比劃劃地邊表演邊朗誦,要求辜鴻銘模仿他的動作背,始終說說笑笑,輕鬆有趣。辜鴻銘想知道《浮士德》書里講的是什麼,但布朗堅持不肯逐字逐句地講解。他說:"只求你讀得熟,並不求你聽得懂。聽懂再背,心就亂了,反倒背不熟了。等你把《浮士德》倒背如流之時我再講給你聽吧!"半年多的工夫辜鴻銘稀里糊塗地把一部《浮士德》大致背了下來。

第二年,布朗才開始給辜鴻銘講解《浮士德》。他認為越是晚講,了解就越深,因為經典著作不同於一般著作,任何人也不能夠一聽就懂。這段時間裡辜鴻銘並沒有停頓對《浮士德》的記誦,已經可以"倒背如流"了。

學完《浮士德》,辜鴻銘開始學"莎士比亞"的戲劇。布朗為辜鴻銘定下了半月學一部戲劇的計劃。八個月之後,見辜鴻銘記誦領會奇快,計劃又改為半月學三部。這樣大約不到一年,辜鴻銘已經把"莎士比亞"的37部戲劇都記熟了。

布朗認為辜鴻銘的英文和德文水準已經超過了一般大學畢業的文學士,將來足可運用自如了。

但辜鴻銘只學了詩和戲劇,尚未正式涉及散文。布朗安排辜鴻銘讀卡萊爾的歷史名著《法國革命》。辜鴻銘此次基本轉入自學,自己慢慢讀慢慢背,遇有不懂的詞句再去請假別人。但只讀了三天,辜鴻銘就哭了起來。布朗吃驚地問:"怎樣了?"辜鴻銘回答說:"散文不如戲劇好背。"布朗又問辜鴻銘背誦的進度,發現他每天讀三頁,於是釋然:"你每天讀得太多了。背誦散文作品每天半頁到一頁就夠多了。背誦散文同樣是求熟不求快,快而不熟則等於沒學。"

辜鴻銘所在的中學課業本來是極繁重的,但由於辜鴻銘各科在布朗身邊都提前打下了基礎,整個學習過程便顯得毫不費力。學校的功課既然順利進行,沒事時辜鴻銘便接著記誦卡萊爾的《法國革命》。他越讀越有興致,可是讀多了便無法背誦。若按布朗的要求慢慢來,又控制不了自己的好奇心。就這樣時快時慢地把卡萊爾的《法國革命》讀完了。後來,辜鴻銘終於徵得了義父的同意,可以隨便閱讀義父布朗家的藏書了。有許多書,辜鴻銘並沒有打算背誦,但也在不經意間"過目成誦"了。

布朗對養子的寄望極高。他曾告訴辜鴻銘:"我若有你的聰明,甘願作一個學者,拯救人類;不作一個億萬富翁,造福自己。讓我告訴你,現在歐洲國家和美國都想侵略中國,但是歐洲各國和美國學者卻多想學習中國。我希望你能夠學貫中西,就是為了讓你擔起強化中國,教化歐美的重任,能夠給人類指出一條光明的大道,讓人能過上真正是人的生活!"

依照布朗的計劃辜鴻銘應該先在英國學文、史、哲學及社會學,然後再到德國學習科學。學成之後,才可以回中國修習傳統文化。布朗當時確實沒有看錯,辜鴻銘14歲時,學術造詣就已經非一般人所能及。他只用了短短四年的時間,不僅初步完成了布朗擬定的家境教學計劃,而且基本上修完了所在中學的各門主要的課程。布朗不禁暗自為養子的聰明而感到驕傲。辜鴻銘在學校里初步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臘文,其他課程的成績也都很出色,已經可以申請畢業了。

大約在1872年春,辜鴻銘正式入讀愛丁堡大學就讀。辜鴻銘在愛丁堡大學的專修科為英國文學,同時兼修拉丁文、希臘文時又不知暗自哭了多少次。剛開始時,讀多少頁便背誦多少頁,還沒覺出什麼困難;後來隨著閱讀量的逐漸增大,漸漸感到吃不消了。他要自己堅持,再堅持,一定要一路背下去。辜鴻銘晚年憶起此事時曾說:"說也奇怪,一通百通,像一條機器線,一拉開到頭。"

到後來,不僅是希臘、拉丁文,即如法、俄、意各國的語言、文學,辜鴻銘也能做到一學就會,觸類旁通。據說辜鴻銘回國後,除本國語言外,尚能用九種語言與人交流,其基礎主要在愛丁堡大學讀書時打下的。

他晚年曾對人說:"其實我讀書時主要還是堅持'困獸而學之'的方法。久而久之不難掌握學習的藝術,達到'不亦說'的境地。旁人只看見我學習的多,學習的快,他們不知道我是用眼淚換來的!有些人認為記憶好壞是天生的,不錯,人的記憶力確實有優劣之分,但是認為記憶力不能增加是錯誤的。人心愈用而而愈靈光!"辜鴻銘憶起讀書時的往事,不禁感慨道:"困獸而不學,民斯為下矣!"當時人們多認為辜鴻銘的博學在於他的天賦聰明,辜鴻銘自己不承認的。

辜鴻銘後來曾對晚清直隸布政使凌福彭說:"學英文最好像英國人教孩子一樣的學,他們從小都學會背誦兒歌,稍大一點就教背詩被聖經,像中國人教孩子被四書五經一樣。"

辜鴻銘深厚的西學素養極得益於童年背誦《浮士德》《莎士比亞》的經歷。他後來在北京大學教英文詩時,有學生向他請教掌握西方的妙法,他說:"先背熟一部名家著作作根基。"辜鴻銘曾說:"今人讀英文十年,開目僅能閱報,伸紙僅能修函,皆由幼年讀一貓一狗之式教科書,是以終其身只有小成。"他主張"中國私塾教授法,以開蒙未久,即讀四書五經,尤須背誦如流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