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四大名玉,驚艷世界的美!

熹香坊 發佈 2020-04-28T04:21:09+00:00

和田玉玉質為半透明,拋光後呈油脂光澤,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間。藍田玉,是中國開發利用最早的玉種之一,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即被開採利用。

中國四大名玉,是指新疆的「和田玉」、河南南陽的「獨山玉」、陝西西安的「藍田玉」、及遼寧岫巖的「岫玉」。和田玉玉質為半透明,拋光後呈油脂光澤,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間。獨山玉又稱"南陽玉"或"河南玉",產於南陽市城區北邊的獨山。也有簡稱為「獨玉」的。藍田玉,是中國開發利用最早的玉種之一,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即被開採利用。岫玉產於中國遼寧省岫巖,岫巖縣是一個山清水秀、物產豐富、藏風聚氣的風水寶地。經過千萬年的自然演化,凝聚了千萬年的日月山川之精華,從而蘊育產生了聞名於世的國寶珍品——岫巖玉。

和田玉


主要分布於新疆莎車--塔什庫爾干、和田--于闐、且末縣綿延1500公里的崑崙山脈北坡,共有9個產地。和田玉的礦物組成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並含有微量的透輝石、蛇紋石、石墨、磁鐵等礦物質,形成白色、青綠色、黑色、黃色等不同色澤,多數為單色玉,少數有雜色。玉質為半透明,拋光後呈脂狀光澤,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間。和田玉夾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經長期風化剝解為大小不等的碎塊,崩落在山坡上,再經雨水沖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乾涸,在河床中採集的玉塊稱為籽玉,在岩層中開採的稱山料。現已發現的用和田玉製作的時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婦好墓。春秋 戰國以後,和田玉逐漸成為主要玉材,均為採集籽料,至清代始開採山料。清代乾隆時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1.07萬斤,即采自密勒塔山中。

藍田玉


古藍田玉原生玉礦尚未找到,現代開採的藍田玉礦床位於藍田縣玉川鎮紅門寺村一帶,距縣城約35公里,含礦岩層為太古代黑雲母片岩、角閃片麻岩等。玉石為細粒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組成。按礦物成分及外觀特徵可將玉石分為五種:第一種為白色大理岩;第二種為淺米黃色蛇紋石大理岩;第三種為黃色蛇紋石大理岩;第四種為蘋果色蛇紋石大理岩;第五種為條帶狀透閃石化蛇紋大理岩。

獨山玉


又稱"南陽玉"或"河南玉",產於南陽市城區北邊的獨山。也有簡稱為「獨玉」的。為全國四大名玉之一。獨山玉質堅韌微密,細膩柔潤,光澤透明,色澤斑駁陸離。有綠、白、黃、紫、紅、白6種色素77個色彩類型,是玉雕的一等原料。據拷和氏璧就是獨玉,最後被秦始皇做成玉璽。元代時期,南陽獨山玉供給宮廷設的「玉院」使用。元世祖忽必烈為了大宴群臣,乃命玉雕名匠琢成了盛酒的「瀆山大玉海」,雕件直徑達135cm一182cm,高70cm,周長493cm,呈橢圓形,內空,外壁雕刻了神態自然、栩栩如生的蛟龍、海馬、海豬、海鹿、海犀、海螺、飛魚、青蛙等動物,以及兔首魚身的奇異禽獸,浮沉于波濤洶湧的大海中,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玉海」以大塊玉曆時十五年雕成,重3500公斤,可佇酒30餘擔,為世所罕見的巨型玉器和藝術珍品。2004年5月26日經國內專家鑑定,「瀆山大玉海」為南陽獨山玉。

岫玉


岫玉是一種軟玉,因主要產地在遼寧岫巖而得名,屬蛇紋石,以其質地溫潤、晶瑩、細膩、性堅、透明度好、顏色多樣而著稱於世,自古以來一直為人們所垂青和珍愛。

它形成於鎂質碳酸岩的變質大理石中,外觀呈青綠色或黃綠色,半透明,拋光後呈蠟狀光澤,硬度為3.5度至5度。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所用玉材,產於鈾岩境內細玉溝,俗稱老玉,為透閃石軟玉。商代婦好墓出土玉器多數玉材與岫巖瓦溝礦產鈾玉近似。瓦溝礦岫玉開採歷史悠久,儲量豐富。為我國當前主要產玉礦區,產量占全國60%左右。

產於中國遼寧省岫巖,岫巖縣是一個山清水秀、物產豐富、藏風聚氣的風水寶地。經過千萬年的自然演化,凝聚了千萬年的日月山川之精華,從而蘊育產生了聞名於世的國寶珍品——岫巖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