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古箏必備的十個習慣

古箏老師墨垂弦 發佈 2019-12-31T07:16:01+00:00

習慣一:練琴前做些手指拉伸的動作。動作以手指韌帶的拉伸為主,不要太用力。目的類似於跑步、游泳前的準備運動,能使你更快地進入拉琴狀態。冬天的話可以先抱會兒熱水袋暖暖手。  習慣二:堅持每天練習音階。  只要你開始練音階了,就堅持每天練。

習慣一:練琴前做些手指拉伸的動作。

動作以手指韌帶的拉伸為主,不要太用力。目的類似於跑步、游泳前的準備運動,能使你更快地進入拉琴狀態。冬天的話可以先抱會兒熱水袋暖暖手。

  

習慣二:堅持每天練習音階。

  

只要你開始練音階了,就堅持每天練。這樣,即使每天沒太多時間碰琴,也能使你的水平不至於退得太厲害。對初學者來說,每天練音階更能保持穩定的進步.

  

習慣三:由慢至快。

  

慢練的好處實在太多,我就不說了。總之,慢練就是王道。

 

習慣四:第一遍就重視譜子上的每一個符號。

  


許多人第一遍彈都會忽略譜上的表情記號,然後在彈熟後改,其實在第一遍就注意表情符號更能加深對曲子的理解。

  

習慣五:練琴時備一支鉛筆。

  

很多時候譜子上並沒有詳細的指法、強弱指示,這時候,就需要用筆來把我們自己認為合適的指法、強弱等記號標上去。記住要用鉛筆,不然寫錯很難改哦!

  

習慣六:沒練熟一首曲子前少聽錄音。

  

錄音只不過是一個參考,沒練熟就聽錄音往往會導致我們去模仿錄音,從而盲目追求速度,並失去自己對曲子的理解。

  


習慣七:學會分段練習,單獨揪錯。

  

不要每次都從頭拉到底,第一次練一首曲子是先把它分段,熟悉一段以後再練下一段。一旦發現哪裡有錯誤,要單獨把錯誤的地方挑出來改正。分段練習也更有利於曲子的整體把握。

習慣八:儘量保持良好的手型。

  

不論拉什麼曲子,不論用什麼速度拉,儘量保持良好的手型。也許有人會說:速度上去了,手型就沒法保證了。其實不然,能在高速演奏中保持良好的手型也是檢驗基本功是否紮實的標準之一。

PS:在你沒有達到大師級水平前,不要問為什麼錄象里演奏家的手型並不符合要求。

  

習慣九:練與自己水平相近的曲子。

  

很多人喜歡拉超出自己水平很多的曲子,這樣做其實是有害而無益的。曲子超出自己水平很多,你就很難保證自己技術處理上的準確性,甚至會有大量的錯音。而且以後即使有水平演奏這曲子了,也很難改回來。

  


習慣十:學會背譜。

  

很多老師都會要求學生有目的的背譜。這並不僅僅是在鍛鍊你背譜的能力,而是要你有更多的保留曲目。這樣既能提升對曲子的理解,也可以偶爾在人前「秀」一下。

  

最後總結一些關鍵字做為中心:嚴謹、紮實、堅持、合理、適度、動腦恆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