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釣鯽魚選釣位,通過水色、水質的觀察,精確度會更高一些

認真的釣魚 發佈 2020-01-04T07:47:57+00:00

冬季釣魚,最難的不是怎麼釣,而是怎麼找魚;當然,在任何季節釣魚,找魚、找釣點,都是第一要素,但是冬季尤為重要;為什麼呢?

冬季釣魚,最難的不是怎麼釣,而是怎麼找魚;當然,在任何季節釣魚,找魚、找釣點,都是第一要素,但是冬季尤為重要;為什麼呢?冬季氣溫低,不管南北方出釣,行動都不是很方便,這是其一;其二,冬魚的活性,是氣溫越低越差,第一個窩點沒做好,那基本上這一天就白搭了,所以,冬釣首要的,就是找釣點。

當然,冬釣的目標魚,第一選擇,以鯽魚居多,鯽魚的存量廣、分布廣,最主要的,是鯽魚耐寒、抗缺氧,適應性不是一般的好,比如凜冽的嚴冬,冰封的水面,按理說水底的溶氧是非常稀缺的,而且水溫也是很低的,但是鯽魚群仍然會保持一定的活性,不僅會游曳,甚至會覓食,就是鑒於此,所以我們冬釣的時候,只要能挑選到合適的位置,依然還會有著不錯的漁獲;

我們冬釣時,挑選釣位,多會選擇多草、向陽、遮風、緩流等特徵明顯的近岸地形,這一類的地形,要說每個特徵點都符合,那還真的很少,多數情況下,是這裡草多,那裡向陽,亦或者僅僅有遮風的障礙物,但是無水草、不向陽,所以,在冬釣時,幾乎每個釣魚人,都會被刺激的誘發選擇困難症,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迥異於傳統選擇釣位的技巧,通過觀察水色、對比水深,再結合釣點附近的地形特徵,來選出藏魚可能性最大的釣點。

鯽魚,是一種群棲息魚,而鯽魚存活,棲息、游曳、覓食的環境,對水質的要求,以及水深的要求,其實並不是處處都合適,可能大多數野外淡水水域,都能讓鯽魚存活,但是要說最適合鯽魚棲息、游曳、覓食的環境,其實還是有一些明顯不同的,而這些不同,其實無外乎溶氧、水質、水深、水溫這三個重要的因素。

溶氧,是水域中,溶解於水的氧氣,所有水下的動植物,都需要依靠溶解氧存活,這一點不用多說;而水溫,決定著魚群的活躍度,水深,雖然不是決定因素,但是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會導致鯽魚在不同的水深覓食、棲息;但是,在冬季,水溫已知,肯定是不怎麼合適,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通過辨識水色,判斷水質,來判斷水底是不是有鯽魚群。

一、流速緩,水質肥,適合釣淺水

肥水的定義,其實就是水中微生物、浮游生物含量高,往往在多草、水底淤泥層厚的近岸,尤為明顯,這一類的近岸地貌,不管有沒有被冰封,都會因為水草、地形,阻滯水域的流動,所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微生物,不會減少多少,所以非常適合冬鯽覓食;當然,這一類的釣點,水色一般發黃,而且是類似泥漿的黃色,如果是小水面,可能整個水面都會泛黃,我們只需要選擇顏色最深的位置下釣點就可以了。

如果是冰封的水面,其實挑選起來更容易,但凡出現和周圍冰面顏色不一致的,基本上都可以判斷為,要麼醬層厚,要麼底下有水草根系密布,要麼水底有鯽魚群游曳,而且不出意外,實際水深(扣除冰面的厚度)也就是60~150厘米之間,正常情況來說,只要不超過這個水深,打窩之後,漁獲都是非常不錯的,而且因為光線折射的原因,超過1.5米以上的水深,也很難判斷出來冰面下的具體情況;而不管是冰封、還是沒有結冰的水面,這個水深,都很容易受光照影響,升溫明顯,那麼綜合起來,這就更適合做為釣點了。

二、水色相對清澈,但是能見度不足1米,那麼顏色最深,水流最緩慢的地方作為釣點

水色能見度,是一個判斷水質的快捷手段,老鳥們會將釣組不帶餌直接打下水底,通過觀察,也就是多深的位置,看不到鉛墜的具體位置,來判斷水色能見度,一般能見度50厘米以內,我們都認為這就是肥水了,能見度在50~100厘米,我們認為是偏肥水;這麼區分,嚴格來說並不精確,但是這能讓我們在臨釣之前,對水質有個大致的判斷;如果我們在挑選了符合向陽、遮風、多草,符合其中某一個、或者多個特徵點的釣位時,我們就需要通過判斷水色能見度,來確定釣點了。

在水質偏肥的水域中,能見度也就在50~100厘米,其實變相的說明,這種水域的水深,大約是1.6~3米之間,只有這樣的水深,才能讓水中的微生物、浮游生物沉澱下來,相應的,水底的溫度是很適宜的,那麼進一步,我們就可以得出,這種水域水底的鯽魚群的活性,是十分不錯的,那麼,我們只需要找,能見度最差的位置,作為釣點,那基本上都能保障漁獲;因為只有鯽魚群活躍的水底,才會導致水底的泥漿翻湧,導致水色能見度降低,而冬魚的活動範圍其實並不大,所以耐心觀察,就能清晰的觀察出來。

三、水域面積大,水色非常清澈,那麼哪裡最深釣哪裡

有句老話,叫做水至清則無魚,這話在夏秋季,是很適合的,但是在冬季,這話其實並不正確,因為水色越清澈,陽光照射在水底的時間約充足,不管是不是冰封的水面,水底的溫度都會非常不錯,如果在多草、向陽的水域,會聚集著大量魚群,因為有陽光就有溫度,有食物,甚至還會有極大的幾率,有個頭不小的鯉草棲息,那麼這種時候,我們只需要找底,測水深,基本上是哪裡最深,就在哪裡下杆。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方法,就是耐心觀察魚泡,冬季,只要不是冰封的水面,對鯽魚來說,都不會怎麼缺氧,而水色清澈,就能很容易觀察到比較細密、連續的魚泡,當然,魚泡的個頭大小不一,我們只需要尋找這些魚泡,那麼打窩之後,發窩的速度和中魚的頻率,肯定差不到哪裡去;如果是冰封的水面,則只需要找最深的位置就可以了。

以上這三種思路,都是建立在,首先多找幾個多草、向陽、遮風的釣點,然後再通過處觀察水色,通過水質的肥瘦、水色的能見度、清晰度,綜合起來,在冬季這種特殊季節,不說無往而不利,但是至少能過濾掉大多數無效釣點,而且隨著經驗豐富,精準度也會越來越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