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保養的分級管理

雜文錄 發佈 2020-02-26T06:44:45+00:00

是根據零件磨損規律,老化規律,把程度相近的項目集中起來,在達到正常磨損,老化,將達到使用期前進行保養,保持設備整潔,發現和消除故障隱患,防止設備早期損壞,達到設備維持正常運行的目的。

設備保養的分級和作業內容是根據實際使用中技術情況的變化;設備的結構;使用的條件;環境條件等確定。是根據零件磨損規律,老化規律,把程度相近的項目集中起來,在達到正常磨損,老化,將達到使用期前進行保養,保持設備整潔,發現和消除故障隱患,防止設備早期損壞,達到設備維持正常運行的目的。


設備維護保養工作,依據工作量大小和難易程度,分為日常保養,一、二、三級保養和定期檢修。

一、日常保養


操作工人每班必須進行的設備保養工作,其內容包括:清掃、加油、調整、更換個別零件、檢查潤滑、異音、漏油、安全以及損傷等情況。日常保養配合日常點檢和巡檢進行,是一種不單獨占據工時的設備保養方式。

二、設備的維修保養

設備的維修保養是合理使用設備的重要環節,必須用強制性的保養制度取代那些隨壞隨修,以修代保,進行頻繁的大拆大卸的做法。

設備的維修保養就是在以預防為主的思想指導下,把設備保養作業項目按其周期長短分別組織在一起,分級定期執行,設備的定期保養分為:一級保養,二級保養,三級保養,定期保養。

1一級保養(每周)


定期檢查為主,輔以維護性檢修的一種間接預防性維修形式。其主要工作內容是:檢查、清掃、調整自動線傳動機構、輸送帶的零部件;檢查油泵、疏通油路,檢查油箱油質、油量;清除各活動面毛刺;檢查、調節各指示儀表與安全防護裝置;發現故障隱患和異常,要予以排除,並排除泄漏現象等。

設備經一級保養後要求達到:外觀清潔、明亮;油路暢通、油窗明凈亮;操作靈活,運轉正常;電氣安全保護、指示儀表齊全、可靠。保養人員應將保養的主要內容、保養過程中發現和排除的隱患、異常、試運轉結果、生產零部件精度、運行性能等,以及存在的問題做好記錄。一級保養以操作工為主,專業維修人員(機修鉗工、製冷維修工、電工)配合併指導。

2二級保養(每月)


是以維持設備的技術狀況為主的檢修形式、二級保養的工作量介於修理和小修理的部分工作,又要完成中修理的一部分,主要針對設備易損零部件的磨損與損壞進行修復或更換。二級保養要完成一級保養的全部工作,還要求潤滑部位全部清洗,結合換油周期檢查潤滑油質,進行清洗換油。檢查設備的動態技術狀況與主要精度(噪音、震動、溫升、油壓、波紋、表面粗糙度等),調整安裝水平,更換或修復零部件,刮研磨損的活動導軌面,修復調整精度已劣化部位,校驗機裝儀表,修復安全裝置,清洗或更換電機軸承,測量絕緣電阻等。經二級保養後要求精度和性能達到工藝要求,無漏油、漏氣、漏電現象,聲響、震動、壓力、溫升等符合標準。二級保養前後應對設備進行動、靜技術狀況測定,並認真做好保養記錄。二級保養以專業維修人員(機修鉗工、製冷維修工、電工)為主,操作工參加。


3三級保養(設備大檢修每年兩次)


為了使設備三級保養規範化,應根據設備各零部件的磨損情況、性能、精度劣化程度以及故障發生的可能性等,在8月和春節期間利用生產淡季,各分公司根據設備的使用狀況制訂出各設備的保養維修內容和計劃、更換零備件計劃表和維修費用概算,報公司建設部審查匯總經總經理批准後執行,維修內容包括二級保養的全部內容和需停產檢修的設備。設備檢修保養的全部內容記錄報公司建設部備案存檔。


4定期保養(特種設備檢定檢修)


特種設備設施的定期檢定檢修,根據設備設施的相關檢定檢驗周期規定,每年(或6個月)對鍋爐、壓力容器、安全閥、壓力表、起重設備、高壓電器和衡器等進行周期檢定檢驗,檢定檢驗主要是外請有資質的單位進行,特種設備出現故障需維修時應按照相關技術規程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參與維修,如無專業技術人員或無資質無法維修時,應請有資質的單位和技術人員對其進行維修,各使用單位配合,確保設備設施的安全和準確運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