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九一八:從《熱河省兵要地誌》看日軍對熱河的覬覦與侵略

老羊鏟史 發佈 2021-09-17T22:32:52+00:00

90年前,甚至更早,我族很多人還在渾渾噩噩的時候,日本侵華勢力就一直在做侵華戰爭的準備,深入各個角落、搜集各種情報,《熱河省兵要地誌》就是鐵證。

編者: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90周年紀念日,承德文史專家高思文先生早幾天就把這篇文章發給了我,囑我於今天發出,以激勵我輩勿忘國恥,奮發圖強,凝心聚力,把國家建設好。

90年前,甚至更早,我族很多人還在渾渾噩噩的時候,日本侵華勢力就一直在做侵華戰爭的準備,深入各個角落、搜集各種情報,《熱河省兵要地誌》就是鐵證。2019年我從河北大學李金山老師書櫥里拿回來這套書的漢譯本,就這本書里敘述的日本人搜集情報事情寫過一篇文章(附後)。前事不忘,後世之師,我和高思文先生撰文、發稿的共同目的,就是提醒我們隨時警醒。

強國之心,片刻不能放鬆。

覬覦日久 進擊明確

——從《熱河省兵要地誌》看日軍對熱河的覬覦與侵略

高思文

幫助友人及其單位完成工程性項目,得便接觸到一份重要的有關日軍發動「熱河事變」侵占熱河,進而進擊長城各口,引發「長城抗戰」的資料。資料為書的形式,名為《熱河省兵要地誌》,系日軍參謀本部於1931年9月最終調製、1932年3月覆核刊印成型。資料洋洋灑灑,正文160餘頁,另有附表、附圖若干。

不通日文,大致閱過漢字顯現的隻言片語,即難免驚愕。日本軍技方面的步履之勤、調查之細、考證之准、匯就之精……恐當時國人不及,今人更不禁為之嘆服。

毋庸置疑,該資料是完備的、操作性極強的日軍發動武裝進攻熱河、進擊長城沿線中國守軍的情報資料。

前此編輯《熱河淪陷與熱河抗戰圖鑑》及《圖說熱河革命史》二書時,雖列出「日軍侵略熱河,圖謀已久」的專題,可因遲一步見到該資料,書中僅僅選用了「日本內閣東方會議」和《田中奏摺》等圖片。若能適時影印此書,自然可以說服力倍增。

眼界之狹,留下了些許遺憾。不過,史之榷研,無竟無止,後天彌補前時,倒也正常。如此自解,心理漸平。

《熱河省兵要地誌》是當年日本軍方所搞的諸多省份《兵要地誌》之一,不過據方家比證,其內容最為完備。此可能與熱河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日軍對熱河的重視程度相關。

資料《總論》,分章敘述熱河省的沿革、地勢、作戰價值、交通道路、宿營給養、氣象衛生諸多方面,然而文字不多,集中強調了「從作戰上看熱河的價值」——「本省位於滿洲西南部,是中國本土的察哈爾省,經外蒙古與蘇聯連接的結合部,也是這個方面軍事與政治的屏障和緩衝地帶。從軍事上看,其東面平津為主要作戰方向,戰略上要注意。」

資料《各論》,分章設節、節下分款,圖文並茂、述論兼備,詳述熱河各地的地形、宿營給養、輸送力、氣象衛生,以及通訊作戰資料等等。

該資料彌足珍貴,其各章、各節、各款內容足可進一步證明:日本對熱河覬覦已久,日軍武裝進攻熱河、進擊長城沿線的方向十分明確。

第一,在形成時間上,《熱河省兵要地誌》是日軍對熱河作戰、進擊長城沿線的充分情報準備。

日本對熱河的覬覦,由來已久。據史籍記載,日本與熱河的聯繫始於遼代。至清末民初,日本人在熱河地域內經商、開礦——經濟活動幾至活躍。1915年,在《日本經營東蒙之計劃》中,日本人鼓吹:攫取在以熱河為中心的東蒙地區的特權,是日本「急不容緩之要圖」

1927年,日本政府更在《田中奏摺》中宣稱:「滿蒙非支那領土」,通過熱河之鐵路在滿蒙鐵路中,「最有軍事價值」;強調:「蓋我帝國主義對內外蒙古之沉浮,盡在此路線已耳」……

日本軍方則早在1923年,即在提出對中國的作戰設想時,提到「對熱河兵要地誌的調查,尚未取得足以制定計劃的結果」,解說當時的資料尚不完備。至1932年3月,日軍參謀本部終於提前一年搞出了《熱河省兵要地誌》。

《熱河省兵要地誌》最終取得了「足以制定作戰計劃」的結果,更凝結了日本軍方——日本人——日本政府對熱河的覬覦,成為發動「熱河事變」,進擊長城沿線的充分的情報準備。

第二,在內容上,《熱河省兵要地誌》是熱河省沿革地理、山川風物、道路交通、住民風情、人心傾向——所有軍事情報資料的薈萃。

《熱河省兵要地誌》設有地形,宿營、給養,輸送力、氣象、衛生,通信網,作戰上的參考資料各章。各章又依據內容多寡,分設若干節、款。

「地形」一章敘述了山地及平地、道路、河川及湖沼、森林、住民地、耕作地等情況。「山地及平地」一節的「山地」款,對熱河省當時所轄大興安嶺、陰山山脈等山地的走向、高程、傾斜度、步騎兵,以及車輛通過與障礙情況詳加記述,並附有照片和繪圖。「河川及湖沼」一節,在概述西喇木淪河、老哈河、湟河和大凌河諸河河流情況之後,對各條河流另予詳述。比如對灤河的敘述,詳及源頭、河線、河床、水量、水質、渡河點、舟楫、支流等,並有附圖、附表。

「住民地」一節,有關於各地居民住屋構造、燃料、飲水、照明、取暖等情況的記述,另有對各種住屋收容能力的分析。對開魯、承德、林西、多倫、赤峰、喜峰口、北平等預定作戰方向沿線的宿露營可能性及部隊容量進行了測算。預測,開魯可容宿步兵一個旅團、承德可容宿兩個師團……

「宿營、給養」一章,分節逐款敘述了各地方的耕作情況、提供給養的能力,等等;在「地方政情」一節中,對朝陽、凌源、平泉、喜峰口等地居民「心理的歸趨」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論述。

所有這些,都對日軍挺進作戰提供了詳細全面的情報參考。

第三,在軍事參考重點上,《熱河省兵要地誌》要素齊全,分析透徹,重點突出,指向明確。

《熱河省兵要地誌》對熱河省地形、地勢的分析,處處著眼於軍事進攻的需要。譬如,對陰山山脈的敘述,即有「陰山山脈樹木、地隙多,軍隊運動阻礙大,又巔頂附近雖單兵攀登困難」等內容;對住屋、廟宇的敘述,亦有對其構造,如土造、石砌等,以及圍牆對步槍彈、火炮射擊抵禦能力的分析。

《作戰上的參考資料》一章,更明確地記述了日軍的作戰方向及作戰上考慮的重點:進擊的重點為熱河省西南部地區,長城喜峰口、古北口;作戰上,要重點考慮當地特點對蒙古國方面和中國北方作戰的影響。

《熱河省兵要地誌》在作戰部隊的編成、裝備、教育與訓練、戰鬥方式,以及飛機場的設置和局部戰術的觀察諸多方面提出了詳細建議。

相關建議有:主要道路兩側地形險峻,山地炮運送困難,且難以發揮威力,在此方向上行動的部隊應配屬山炮;該地方運輸工具主要以馱馬、牛車為主,大車為少數,後方輸送機關應計劃編成以馱馬、牛車為主的輸送力量;中國方面電信、電話設備構成不完全,戰時因戰場廣闊,有線電設施保護困難,部隊應以無線電為主,部隊在此方向上行動,應配屬無線電部隊;應為給水機關配屬鑿井機;寒區作戰要有露營設備;面對猛烈的黃塵,部隊應配發防塵風鏡;荒漠地帶要保證方向正確,應配髮帶夜光的指北針;因地形關係,要攜帶測遠機、濾水器、防寒和登山裝具……如此等等,建議一應俱全。

在《熱河省兵要地誌》在最後部分——《局部地區的戰術觀察》中,專門對朝陽、凌源、平泉地形的攻防特點,以及喜峰口附近長城的價值進行了詳細分析。從而為日軍一路暢通無阻地進攻熱河省省會——承德,進而進擊長城沿線提供了翔實的資料參考。

第四,在附表和附圖翔實程度上,《熱河省兵要地誌》的相關信息與數據幾乎應有盡有,為日軍武裝進攻熱河及長城沿線提供了直觀參考。

《熱河省兵要地誌》在正文之後附編了大量的圖表資料,且十分直觀詳備。附表有:《熱河地方燃料調查表》《熱河地方農產物(同製品)生產額調查表》《熱河地方縣別家畜總數表》《熱河地方各縣別製造工業品生產數量表》《熱河地方各都市物資集散狀況表》《熱河地方給養能力表》《調查道路、沿道路部落狀況一覽表》(其一為開魯、林西地方,其二為阜新、綏東地方,其三為朝陽、凌源、平泉地方,其四為錦州、朝陽地方,其五為平泉北方地方,其六為平泉南方地方,其七為承德地方)、《熱河——多倫沿道宿營給養力並家畜運搬材料一覽表》《邊牆山——熱河沿道宿營給養力並家畜運搬材料一覽表》《熱河省各地方運搬材料數調查表》(其一車輛)、《熱河省各地方運搬材料數調查表》(其一馱獸)。這些表格有細目、有數據、有備考、有註解,具體詳實。

附圖有:《熱河地勢一般圖》《熱河省道路概見圖》《各地道路偵察要圖》(其一、《錦州——牤牛營子——朝陽偵察要圖》,其二、《朝陽——太平房——公營子間道路偵察要圖》,其三、《公營子——葉柏壽——建昌間道路偵察要圖》,其四、《建昌——三十家子——平泉間道路偵察要圖》,其五、《平泉——寬城——喜峰口間道路偵察要圖》,其六、《熱河——博羅諾嶺間道路偵察要圖》,其七、《博羅諾嶺——郭家屯間道路偵察要圖》,其八、《郭家屯——沙坑間道路偵察要圖》,其九、《多倫——沙坑——三座山道偵察要圖》,其十、《御道口——半截塔間道路偵察要圖》,其十一、《半截塔——天寶山——邊牆山間道路偵察要圖》,其十二、《邊牆山——隆化間道路偵察要圖》,其十三、《隆化——熱河間道路偵察要圖》,其十四、《承德——北平間自動車道路要圖》《河川、湖沼、濕地並森林備覽圖》《地方別人口、戶數、井數一覽圖》《河川、湖沼、濕地並森林備覽圖》《各縣街要圖》(其一、開魯縣街要圖,其二、綏東縣街要圖,其三、阜新縣街要圖,其四、朝陽縣街要圖,其五、凌源縣街要圖,其六、平泉縣街要圖,其七、赤峰縣街要圖,其八、天寶山市街要圖,其九、熱河縣街要圖,其十、隆化縣街要圖,其十一、豐寧縣街要圖,其十二、多倫縣街要圖)、《熱河省運搬材料分布及行動經路要圖》《熱河省電信網配置要圖》《熱河省郵便線路網配置要圖》《熱河省西南部地方郵便線路網配置要圖》《飛行場偵察要圖》(其一、《錦州附近飛行場偵察要圖》,其二、《朝陽附近飛行場偵察要圖》,其三、《太平房附近飛行場偵察要圖》,其四、《凌源附近飛行場偵察要圖》,其五、《三十家子附近飛行場偵察要圖》)、《通遼、林西間兵要地理要圖》《林西、張家口間兵要地理要圖》。

基本上無所不包的附圖,類別、內容詳盡之至。譬如,《熱河省道路概見圖》《各地道路偵察要圖》,不僅詳細標註道路走向、沿途所經村莊、幅寬、河槽、橋樑架設等,更明確地註明平日路面狀況(附斷面圖)、雨天泥濘情況,等等。

《地方別人口、戶數、井數一覽圖》方位、縣市別戶頭下註明各縣戶數、人口和水井數或人口數。比如,所記當時朝陽縣有101463戶、811704口人、水井5773眼;凌源縣有74072戶、666648口人、水井4505眼;赤峰附近有5600戶、水井580眼;圍場縣新撥附近有835戶、8235口人、水井165眼,圍場附近有2070戶、23870口人、水井355眼,錐子山附近3300戶、53370口人、水井505眼;平泉縣有77345戶、696105口人、水井4867眼;承德縣有25700口人,灤平縣有196000口人;隆化縣有18800口人;豐寧縣有239000口人……

《各縣街要圖》平面詳圖之外,詳細標註各縣城的衙署機構所在、縣城規模、四維地勢、建縣時間,等等。

《熱河省運搬材料分布及行動經路要圖》則用形象符號標註各地域、各地段所適宜的運力——汽車、駱駝、馱子(馬、騾、驢)、推車等。

從日軍日後發動「熱河事變」武裝進攻熱河,隨後進軍長城沿線、攻擊中國守軍的史實看,《熱河省兵要地誌》發揮了巨大的情報作用。

其一,日軍發動「熱河事變」、武裝進攻熱河路線的設定,對《熱河省兵要地誌》資料多有參用。

1933年2月21日,日本關東軍、偽滿軍10餘萬人,以錦州為基地分三路進犯熱河。其北路,日本關東軍第六師團與偽滿軍張海鵬、劉桂堂、程國瑞等部,從通遼出兵,進攻開魯、赤峰、圍場一線;中路,日本關東軍第八師團、偽滿軍李壽山部由義縣出動,進攻朝陽、葉柏壽、凌源;南路,日本關東軍第十四混成旅團、偽滿軍丁強部從綏中出發,進擊凌源、平泉及熱河省省會——承德。各路日軍攜偽滿軍的進擊方向與目標十分明確。

其二,日軍武裝進攻熱河,科學適用的兵種及部隊裝備、裝具的配備,盡參用《熱河省兵要地誌》的建議。

日軍在進攻熱河及長城沿線時,陸空聯動,共同推進,突擊快速、後勤協同,兵種齊全。見諸資料,進擊熱河各地及長城沿線的日軍部隊至少有飛行部隊、裝甲車隊、步兵、防化兵和特種兵部隊……

其中的空軍轟炸機曾在赤峰、朝陽各地先期轟炸,不僅殺傷中國抵抗部隊,更使那裡的居民遭受財產、性命之損;空軍飛行隊也曾憑藉優勢,在長城沿線上空狂轟濫炸,使得中國守軍處於劣勢。日軍自動車部隊更步汽聯合進軍,對各主要節點地域形成強大攻勢;炮兵部隊的山炮用來轟擊城池及中國守城部隊;騎兵部隊則以快捷的優勢,突擊進擊,日軍第八師團川原旅團先頭部隊三宅忠強騎兵第八聯隊以128騎不費一槍一彈占領熱河省首府承德……

日軍的相關部隊也正像資料中所建議到的,配備了適用的帳篷、指北針、濾水器、風鏡等。後勤輸運配備了大車、馱子、推車,等等。

其三、日軍進城後,依據《熱河省兵要地誌》所載街區資料,充分利用了原有布局與建築,鋪設了維繫殖民統治所需要的各種機構。

日軍在各地進城後,在原有街區布局的基礎上,鋪設了維系統治所需要的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特高課、祭奠等機構。比如承德街,即在原「熱河縣」(應為承德縣)街區的基礎上,在離宮內設立了西南防衛司令部、關東軍第八師團司令部;在東大街、火神廟一線設立了熱河省公署、最高權威關東軍特務機關、銀行、郵政局;在西大街一帶設立了承德領事館、警察交番、承德稅關、警察廳和滿軍第五軍軍部、監獄等;在翠橋以南設立了滿軍第五軍憲兵團、檢察廳、日本人小學校、軍官宿舍、靖國神社和忠靈塔;在武烈河、迎水壩一帶設立了關東倉庫、承德憲兵隊;在二仙居設立了承德工商商會……如此等等。

《熱河省兵要地誌》是重要的資料,同時也是日軍侵略熱河——侵略中國的一個罪證。

(2018年1月15日撰稿)


編後話:

高思文先生文章所說「日軍第八師團川原旅團先頭部隊三宅忠強騎兵第八聯隊以128騎不費一槍一彈占領熱河省首府承德……」本人持不同觀點。為了尊重作者文章原貌,沒有進行修改。

關於我對這件事情的不同看法,可以點擊下面的文章連結:《128個鬼子騎兵兵不血刃占領承德?這不是事實

https://www.toutiao.com/i6852823277593854471/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