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為何能成功?專家:看當初讓韓信受胯下之辱的屠夫後來怎樣了

小生談歷史 發佈 2020-03-28T02:28:12+00:00

破魏脅燕,徇趙定齊,南下打敗楚國軍隊20多萬,為劉邦打下了大半江山,功無二於天下,配得上兵仙二字。在當時那個年代種地謀生是基本要求,一個有手有腳的人自己都養活不了,任誰也都會看不過去。

劉邦平定天下時曾說過:這樣三位功臣,如果沒有他們輔佐自己是登不上皇位的。這三位就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張良;精通吏治,不絕糧道的蕭何;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韓信。而這裡面功勞最大的非韓信莫屬。破魏脅燕,徇趙定齊,南下打敗楚國軍隊20多萬,為劉邦打下了大半江山,功無二於天下,配得上兵仙二字。可是他卻也三位中最慘的,出身清苦,結局悲慘。


韓信,出生在淮陰的一個小鄉村,整日迷戀於兵法和武功,但是卻因為沒有謀生的本事,時常忍凍挨餓,靠著鄰里街坊救濟度日。久而久之人們也越發的看不慣這位滿口胡言,不學無術的浪蕩子,時常給他白眼。在當時那個年代種地謀生是基本要求,一個有手有腳的人自己都養活不了,任誰也都會看不過去。但是韓信又豈是池中之物?他只是沒有遇到合適的機會,遇到真正的貴人,他只是想要做一位大將軍,一位統領百軍,上陣殺敵的大英雄。


一次他背著他那把寶劍到處閒逛,一位屠夫擋住了他,讓他從屠夫的胯下鑽過去,一般的人定受不了這份折辱,一定會與其拚命,但是韓信還真是鑽了過去,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跟沒事人一樣。從此之後整條街都笑他膽小鬼,窩囊廢。但是只有韓信知道容易憤怒的人往往成就不了大事,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一定是人上人。很多年後他用他的親身經歷印證了這句話,衣錦還鄉,讓鄰里街坊知道誰才是真正的窩囊廢。


功成名就當上大將軍的韓信,並沒有忘記曾經善待他的人。曾經因為溫飽得不到保障的韓信經常去河邊釣魚以此來填飽肚子,但是多次下來沒有收穫,於是河邊一個洗衣服的大娘就經常饋贈他食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功成的韓信回鄉後拿著黃金去贈予大娘,不忘當時的一飯之恩。而對於讓他受胯下之辱的壞屠夫他也自然沒有忘掉。屠夫得知他回來了,立刻想要逃去他鄉避難,可是很快就被韓信的手下抓了回來,只不過韓信沒有殺他以解心頭之恨。而是贈予他一個軍中的小官,保他衣食無憂,這是為何?對此,不少專業人士也覺得或許這就是韓信的成功之道吧。

因為此時的韓信已然今非昔比,作為新朝伊始的開國大將軍,手中有權有勢,對於一個曾經折辱他的屠夫,殺他就跟碾死一隻螞蟻一樣。可是韓信沒有這樣做,因為他知道即使這樣做也無法讓世人忘卻他曾經那段恥辱,反而會使人印象更加深刻,而且這樣其實對自己的形象是一種損害。放了他反而能夠彰顯自身的大度,留的一個好名聲。


並且韓信其實還有些感謝他,沒有當年那份恥辱,就不會有自己的知恥後勇,就不會有臨危不亂,處事不驚的韓信,更不會有今天的成功。況且現在那位屠夫跪在韓信面前,磕頭求饒早已沒有往日的那份囂張跋扈,也算是對自己恥辱的洗刷。

為什麼說韓信不如這個屠夫過得好呢?這個屠夫經此之後漸漸地被世人所遺忘,當著小官,衣食無憂的生活。可是韓信卻每時每刻提心弔膽的生活,因為功高震主,也因為性格孤傲,與朝臣,呂后等向來不和,所以很多人都想方設法的置其死地。


所以,韓信的結局自然沒有那麼好看,因為手中的權勢令人忌憚,上下勾結被人誣告謀反,連同自己在內的三族都被絞殺殆盡,連個燒紙守孝的人都沒有,令人唏噓。

不得不說這也許就是所謂的人生吧,自己功成名就卻身先死,而欺負他的人卻因為他的光環得以善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