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就要到體制內?這所雙一流院校超90%畢業生在體制內

人人升學徐老師 發佈 2021-09-17T22:20:47+00:00

近期,一作Nature卻選擇考公回老家當公務員的浙理工碩士生郝同學,上了好幾次熱搜的捲菸廠,好像今年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體制內的工作。相對於掙大錢,很多人還是很喜歡一畢業就抱鐵飯碗,舒舒服服,穩定無憂。

近期,一作Nature卻選擇考公回老家當公務員的浙理工碩士生郝同學,上了好幾次熱搜的捲菸廠,好像今年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體制內的工作。相對於掙大錢,很多人還是很喜歡一畢業就抱鐵飯碗,舒舒服服,穩定無憂。


雙一流高校體制內就業占比

在2019年「雙一流」高校畢業生流向體制內的統計中顯示,2019年有46所「雙一流」高校的超過50%的畢業生選擇進入體制類就業。

在大多數的畢業生眼裡,「體制內」工作無疑是這些同學眼裡的香餑餑(體制內崗位一般包括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

從上表可以看出:

1、師範類院校搶眼

體制內就業占比最高的前三所院校中,師範類院校就占兩所,東北師範大學更是排名第一,占比達到90.31%;北師大也有87.65%,毫無疑問這些師範類院校出來的畢業生大部分都是進入了學校等事業單位。

2、行業特色院校突出

另外,透過前10名院校,除了了北大和鄭大,這些院校都是有著行業特色的高等院校,比如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華北電力大學等。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曾經就體制內外各自的優勢進行過一輪調查,從調查結果來看,受訪者認為體制內最大的優勢是「穩定」,占比為69.3%,其次是「福利待遇高」,占比為66.3%。

除此之外,工作壓力小、隱性收入誘人、社會地位高等因素,也是受訪者傾向於體制內崗位的一部分原因。


像北大也有超過75%的畢業生選擇進入體制內。要知道2015年這個比例才約為50%,連當下最容易找到更好工作的名校畢業,也越來越向「穩定」靠攏。


最後

疫情接連不斷,就業市場低迷,大學畢業生在市場上找不到相較於體制內更好收益的工作。鐵飯碗的穩定就不免讓人心動,而且像養老、醫療和失業等福利,在其他行業里的收益也很明顯比不上行政和事業編制。

但若國家辛苦培養的優秀人才都奔向體制,就會導致社會其它行業人才不足,影響整個社會的進步發展。各行各業都需要年輕人才,需要大量的高學歷、高素質人才激發整個社會創造更多的發展活力。

對於體制內工作您怎麼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