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滅疫情的建築智慧——火神山、雷神山醫院設計師專訪

知識雷鋒 發佈 2020-02-01T11:54:52+00:00

01一線 設 計 師 專 訪解讀火神山及雷神山醫院設計全球知識雷鋒特約記者王美晨,特別連線中信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相關設計負責人,和中南建築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的李潔,直擊火神山及雷神山設計實況。

本文作者:秦承祚、王美晨


新冠病毒來勢洶洶,數千病患何處安置?建築師廢話不說,捲起袖子興造火神、雷神二山。箇中有何訣竅奧秘?且看全球知識雷鋒記者直接連線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設計師本師。


你將在推文中看到如下內容:

一、遠程連線:專訪火神山醫院(中信設計)及雷神山醫院(中南設計)設計師

二、普適分析:醫療建築工程師科普傳染病醫院設計

1. 規劃有道:醫療建築規律性的功能格局;

2. 布局之策:傳染病醫院選址的注意事項;

3. 選型何依:傳染病醫院總平面要求;

4. 流線循章:部門及科室流程示意;

5. 一得之見:傳染病醫院設計疑問試解。


01

一 線 設 計 師 專 訪

解讀火神山及雷神山醫院設計



全球知識雷鋒特約記者王美晨,特別連線中信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院)相關設計負責人(應被訪者要求姓名保密),和中南建築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南院)的李潔(武漢雷神山醫院項目臨時黨支部書記),直擊火神山及雷神山設計實況。


中信院相關負責人採訪


規劃布局


• 從圖紙上看到總平面布局呈L型,是怎樣考慮的?


答:是根據具體地形做出的考量,首先要儘可能滿足更多的床位,其次要與東側水系保持一定距離,在多方因素考量之下形成了L型平面。


火神山醫院鳥瞰,來源:中信建築設計研究總院


• 從總平上看到火神山醫院北側為商品房,只有一條公路相隔,對此有什麼防護措施嗎?

答:與北側商品房之間的距離遠大於規範的規定,且北側的商品房尚未交付,因為火神山醫院是臨時設施,預計使用壽命在三個月左右,希望它能在更短時間內就完成使命。因此在商品房交付之前火神山醫院就已經拆除了。

設計考量


• 設計上可以實現多少床位的安置?目前看到西側三條腿,每條腿可安置50個病床,總病床數約在700床?

答:包括ICU病房在內總床位數為863,在一層平面圖上可以看到東南側設置了樓梯,有四個單元會布置為兩層。


火神山功能分區圖


• 您可以介紹一下護理單元間距的考慮嗎?

答:目前的間距設置並不是特別理想,出於滿足更多床位的應急考慮,只有15米,理想的間距應該做到20米。


• 可以簡單介紹一個具體醫療單元的平面布局嗎?

答:傳染病醫院平面布局的基本要求是「三區兩通道」,三區是指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建築平面採用魚骨狀形式,在分區劃分時考慮到醫務人員要有自己的清潔工作區和對應的連續通道,目前平面布置上正中間的一條軸便是清潔區、通道和工作區,中軸兩側的布置都是病房單元,在清潔區與病房單元之間是半污染區,病房單元中的病房為污染區,即醫護人員和病房接觸的過渡段,醫護人員的很多工作都在半污染區里來完成。病人的通道是在每個護理單元的外側,因此病人通道與醫護人員的通道是各自獨立的,由此保證醫護人員不被感染。


小湯山醫院病房功能組織圖

來源:北京小湯山醫院總建築師黃錫璆接受南方周末採訪時供圖


• 醫療污染物具體會如何處理?

答:污水處理站是同步設計的,嚴格按照醫療廢水處理規範和國家環保部的要求,在污水處理站接觸消毒4小時以上並達標後才能經管網排放,今天(2020年1月28日)現場已經開始安裝了。


• 病房的採暖如何解決?

答: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我們無法建起一套集中供暖系統,因而現在採用的是分體空調,考慮到該建築的機械通風量大,我們在進風段還設置了加熱裝置。


• 南方周末於2020年1月28日刊載了對黃錫璆建築師(2003年北京小湯山醫院總建築師、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醫療首席總建築師)的採訪,他提及「火神山採用的貨櫃下部的鋼框架有可能導致病房與外面走廊之間出現門檻。根據小湯山醫院經驗,虛弱病人輪椅推行、移動式檢查設備推行幾率較大,要儘可能滿足無障礙推行的使用需求」,火神山醫院在無障礙方面是如何考慮的呢?

答:確實存在黃大師指出的問題,為避免此問題,在設計時我們會同施工方、箱式房生產商,在各門口、接口處設置了一個斜坡狀的構件,以滿足推車的通行。


後續使用


• 火神山醫院在疫情結束後便會拆除嗎,是否做了後續用途的考慮呢?

答:會拆除,不會有後續的用途,我們希望永遠不會再需要使用它了。


異同對比


• 可以介紹一下火神山醫院和2003年建造的北京小湯山醫院在設計和建造上的異同嗎?


答:這一次中元國際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黃錫璆大師親自帶隊,在初期出總方案時與我們在網上連線工作。我們有不明白之處直接向他們請教,他們也主動地給了我們一些非常好的建議。他們向我們主動提示了當年小湯山建設時存在的一些不足和考慮不周之處,包括建築的布置、設備的配置、建築通風及室外環境的場地處理等,都給了我們很好的支持。


小湯山建設已經是17年前的事,當時我們國家的建築技術與今天相比有很大差距,小湯山可供選擇的建築材料沒有現在這麼多,工業化程度也沒有現在高,所以小湯山基本上採用輕鋼骨架與複合板的形式來搭建,火神山醫院在與施工單位溝通後採用貨櫃式箱體活動板房進行模塊化拼接,板房形成標準單元,在火神山醫院開工的第四天就可以進行安裝了。


• 此前南方周末採訪黃大師時提出的一些設計意見,是否落實到了火神山醫院呢?

答:這些意見均在設計中落實了。


南方周末:考慮到北京和武漢環境因素的差異,武漢建造應急醫院有哪些注意事項?


黃錫璆:北京乾燥,武漢濕潤,這是最大的不同。濕潤的氣候條件可能利於病毒的生存和傳播,對醫院的防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區地面要有高差,防止積水。患者通道也不能露天,最好能加個遮雨棚。要是用電空調採暖,室內溫度升高可能會滋生細菌,還要增加通風量。這些我在給武漢方面的建議中都寫到了。


南方周末:你還向武漢方面提出了什麼建議?


黃錫璆:我建議武漢在清洗救護車的地方建一個防止污水外濺的棚子,這也是為了減少感染風險。小湯山因為時間限制,沒來得及建。我還建議廣泛使用IT技術。從院外轉運病人時,首先要利用網絡傳輸病人數據資料,紙質病歷有可能傳播病原。病人可能有多種併發症,可以和其他醫院專家遠程聯網會診,提高救治效果。取消院內探視,改用遠程影像系統。這些在小湯山醫院就已部分採用了。


武漢雷神山醫院項目臨時黨支部書記李潔採訪


雷神山醫院設計統籌

• 目前還沒有看到雷神山醫院的圖紙,可以簡單介紹一下設計思路嗎?

李:設計思路與火神山醫院相近,第一要務是要快速建成,所以雷神山與火神山都採用拼裝式箱體活動板房,且接地處都採用架空的方式,從而實現最快速的建造。雷神山醫院預計有1500床位,5.2萬方建築面積,能容納1600名醫護人員。


• 雷神山所在的軍運村有哪些可以直接利用的基礎設施呢?

李:雷神山項目與火神山項目稍有不同,火神山是在一塊荒地上開建的,雷神山是在軍運村3號停車場上開建的,停車場旁邊有一座軍運會的運動員餐廳,已經落成並可以直接使用,這個食堂目前準備改造為向醫護人員提供住宿和就餐的後勤保障樓。雷神山項目場地的外部市政管網條件相較火神山可能更成熟一些。


• 雷神山醫院在醫療廢物,尤其是污水處理方面是如何考慮的?

李:污水處理和火神山醫院基本上採用同樣的方式,都是對污水進行嚴格的兩次消毒處理再進行排放,也請人民群眾放心。

雷神山醫院的污水如未經處理而直接排入水體,會對周圍水域及土壤等造成非常嚴重的污染,危害人們的日常生活,或有可能造成疾病的再次復發。為避免污水暴露至空氣,第一時間將污水收集至密閉儲罐,進行二級強化消毒、二級生化處理等工藝處理達標排放;隔離區地面下設防滲設施確保隔離區雨水不下滲污染地下水,且將雨水收集至雨水收集池後,消毒合格後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確保雨水不進湖。


改造與新建


• 我們看到中南院也負責主持了一些傳染病醫院的改造項目,可以簡單介紹一下改造的思路嗎?

李:我們目前接到了好幾個其它醫院改造的項目,如武漢黃陂區中醫院改造、荊州石首醫院改造、枝江醫院改造等,大致的思路是在現有的醫院中將已有的普通病房按照傳染病醫院的要求設置「三區兩通道」,將其改造為可供傳染病醫患人員居住的病房,避免交叉感染。


• 您能稍微比較一下現有情況下,新建和改造兩種方式的優勢各自在哪裡嗎?

李:新建的話功能理論上是更完備的,但在目前的條件下是不太可行的。目前我們的主要問題是時間極度緊張,我們需要在最快時間內將傳染病病房建成,所以大多數醫院的改造都將速度放在考慮的第一位,採用板房現隔按照傳染病醫院的流線將幾個通道做出來,防止清潔區和污染區交叉感染。


• 目前湖北市地級市或縣級市的資源調配足夠支持改造項目嗎?

李:目前了解到的情況是部分地方還是有些緊張,各地的情況不完全一致,有些地方工人短缺,有些地方供改造的材料在調配上存在一點問題,我們已經跟各地的主管部門反映了相關情況。我們設計院的主要工作是配合政府提出改造方案和建議,具體實施方面的人員和材料調配還需要當地政府的進一步協調。


• 有消息稱現在已經徵用了一所酒店作為臨時病房,您了解這方面的情況嗎?

李:目前沒有聽到確定的說法,估計因為病房數較為緊張,有人提出徵用酒店改為臨時病房的想法,從我們的專業角度來看,二者原來的設計使用功能相差較大,將酒店改造為病房還需要解決一些問題,比如按照傳染病醫院的要求設置「三區兩通道」的改造問題醫護人員進出的隔離條件、通風系統的改造問題污水的排放治理問題等等。


02

普 適 分 析

傳染病醫院設計科普

科普作者:醫療建築工程師 秦承祚


1

規劃有道:

醫療建築規律性的功能格局


醫療建築看似千頭萬緒,但實際上其功能格局具有很強的規律性。以綜合醫院為例,其建築功能分為門診、急診、醫技、住院、後勤保障系統、行政管理和院內生活這七部分。門診、醫技、住院和後勤保障最為核心。由於門診部和住院部均與醫技部有著密切聯繫,因此醫技部往往設置在門診部和住院部之間,三部分之間由一條貫通的走廊——醫療主街相互連通。後勤保障部維持整個醫院的運行,其他部分形成輔助,共同構成醫院完整的功能格局。


醫院功能模塊關係圖


綜合醫院七項功能用房分項


傳染病醫院也遵循以上的基本醫療功能格局,但是在選址、總圖布局、平面設置上需從分區、流線、通風系統、排水設施、污物處理等方面更加注意衛生管理。


2

布局之策:

傳染病醫院選址的注意事項


因其特殊性,在選址上,傳染病醫院不宜設置在人口密集的居住或活動區域;若設置在人口聚集區附近,宜設置在人口聚集區的主導風向的下風向位置,且與院外周邊建築應設置大於或等於20m的綠化隔離衛生間距。


此外,對於應急傳染病醫院而言,需考慮醫護人員的安置情況。對於傳染病醫院來說,床位數與醫護人員數比例大致為1:1.4~1:1.7,其中包含外地趕來的醫療救護隊,需考慮就近解決醫護及配套工作人員的居住問題。


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 來源:長江日報


軍運村規劃圖 來源:搜狐


軍運村 來源:搜狐


除上述強調內容,根據《傳染病醫院建築設計規範 GB50849-2014》,傳染病醫院的選址還因選擇交通便利且易於利用城市基礎設施、環境安靜且遠離污染源、地形規整且地勢高不受洪水威脅並遠離易燃、易爆產品生產、儲存區域及存在衛生污染風險的生產加工區域的地段。


3

選型何依:

傳染病醫院總平面要求


傳染病醫院總平面布局應符合下列要求:

• 應合理進行功能分區,做到潔污分流、醫患分流,避免院內感染;

• 主要建築物應有良好朝向,建築物間距應滿足衛生、日照、採光、通風、消防等要求,間距是場地條件而定,宜大於20m;

• 宜留有可發展或改建、擴建用地;

• 對廢棄物妥善處理,並應符合圍家現行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對涉及污染環境的醫療廢棄物及污廢水,應採取環境安全保護措施;

• 院區出入口不應少於兩處,分設患者出入口、醫護人員出入口,並儘量單獨設置污物與屍體出入流線;

• 醫院出入口附近應布置救護車沖洗消毒場地。


車輛通過式洗消示意 來源:搜狐


傳染病醫院基本流程圖如下:


傳染病醫院基本流程圖

來源:《傳染病醫院建築設計規範 GB50849-2014》


4

流線循章:

部門及科室流程示意


在醫院感染管理中,可以將和傳染病相關的科室區域劃分為潔凈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


潔凈區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域,半污染區是指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域,污染區為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域或病人直接接觸的區域。


如下為呼吸門診及呼吸病房的平面模式示意:


呼吸門診醫技區平面示意圖


在傳染病醫院中,務必實現醫患分通道分流,醫護人員使用專用的醫護通道,患者使用專門的患者通道。


醫護等工作人的生活辦公區位於潔凈區,通過「更衣-衛生通過(可不淋浴)-二次更衣」後,進入到半污染區的醫護走廊。醫護人員由半污染區返回潔凈區,則需依次通過「二次更衣-衛生通過(需淋浴)-二次更衣」返回。


在門診,醫護人員通過醫護通道進入到各個診室、檢查室,患者則通過患者走廊進入到各個診室、檢查室接受檢查和診斷。


呼吸病房平面示意圖


在病房,同樣,醫護工作人員的生活辦公區位於潔凈區,通過「更衣-衛生通過-二次更衣」後,進入到半污染區的醫護走廊。病房與醫護走廊之間設有傳遞窗(兼觀察窗)——一種可雙側開啟的中空構造,兩側不可時開啟,一般藥物及三餐的配送均可通過傳遞窗完成。若需要醫護人員進入病房對患者進行治療,醫護人員需要經由緩衝間進入。兩種措施均為保證在物品傳遞或者人員進出時病房與醫護走廊之間不直接連通,避免發生氣流交換。患者在病房中產生的生活垃圾及醫療垃圾則由通過患者走廊收集至污物暫存處,經由污物出口(或污物電梯)運出。


感染病房醫護走廊及傳遞窗,醫護人員通過傳遞窗傳遞藥品及三餐 來源:中新網


傳遞窗示意 來源:百福盛凈化


5

一得之見:

傳染病醫院設計疑問試解


01

為什麼臨時傳染病醫院不能直接徵用並改造酒店或體育場館?


酒店多為單廊布置,傳染病醫院需要實現醫患分流,需布置雙側走廊。酒店暖通系統為普通空調通風系統,包括過濾級別,不同區域獨立通風系統設計,風量大小,壓力梯度,空調設備控制要求都不能滿足傳染病醫院通風空調設計規範要求。


與災後臨時安置不同,傳染病醫院需保證良好的通風,室內體育場館室內大空間通風效果不好,不適合用於應急傳染病醫院。


台灣花蓮地震時"小巨蛋"體育館設立臨時安置所,來源:光明網


日本釜石,一座用於安置地震災民的小學體育館內,人們用簡易的隔離帳篷將每戶人家隔開。來源:鳳凰網


02

為什麼臨時傳染病醫院不能徵用野戰部隊的醫療方艙?


部隊的醫療方艙更傾向於應急的外科手術、創傷的救治等方面。

部隊醫療方艙,來源:新華網


03

臨時傳染病醫院除建工配合外還需要哪些專業的協調和資源?


給排水、暖通空調、強電、弱電(包括信息網絡設施系統)、醫療氣體(尤其是氧氣)系統均需要配合建築結構進行安裝、搭建。


例如暖通專業需配合建築結構,包括凈化空調系統,排風系統,需實現各個區域不同得空氣壓力梯度,潔凈區>半污染區>污染區,控制院內空氣流通方向。給排水系統管材需配合建築結構,選擇便於快速施工,接口牢固的管材,加快施工進度,減少運行期間維修量。


各專業配合示意,來源:筆者自繪


04

臨時傳染病醫院的哪些設計有助於降低傳染率和感染率?


在醫院流程上,院區出入口設置通過式急救車洗消站;病人活動區與醫護人員活動區嚴格分開,嚴格 醫患分流、潔污分流;

臨時傳染病醫院嚴格執行傳染病醫院通風空調設計規範,控制院內空氣流通方向,降低空氣傳播幾率。


05

臨時傳染病醫院的醫用廢棄物和其它污染源如何處理?


醫療廢棄物收集後密閉運送至城市的垃圾處理中心(或稱「無害化處理中心」),通過高溫焚燒法、高壓蒸汽滅菌法或化學消毒法等方式進行處理。


醫療污廢水根據病毒特性及當地供應情況合理選擇污水處理消毒措施,可適當延長污水消毒停留時間確保安全。常用化學消毒劑有液氯、次氯酸鈉、二氧化氯等。


醫療垃圾焚燒爐,來源:慧聰網


1月27日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照片,來源:人民日報


1月28日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照片,來源:湖北新聞


06

臨時傳染病醫院在施工時的工序是什麼?貨櫃建築在哪些方面縮短了工期?


緊急情況下採用交叉作業,多項工序並行,儘可能縮短工期。貨櫃的使用減少了主體結構的搭建。


07

在建築材料上,北京小湯山醫院與武漢火神山醫院有什麼區別?


小湯山醫院二部病房採用整體式鋼筋混凝土盒子式活動房,及彩色鋼板面泡沫塑料夾心複合板。

武漢火神山醫院則採用貨櫃材料進行現場拼接。


2003年北京小湯山醫院照片,來源:豆瓣相冊《2003小湯山》

2019年武漢火神山醫院建成的第一間病房,來源:湖北之聲


2013年6月20日,最後一批18名SARS患者康復出院,北京小湯山醫院被工作人員貼上封條。不遠的將來,武漢的火神山、雷神山和其它地區的「小湯山」們也會完成它們的使命,醫療建築的設計水準與建造方式亦會在行行重行行的實踐中不斷提高。我們如此熱切地期盼著,這一天早日到來。


2003年6月20日封閉解放軍小湯山醫院,來源:豆瓣相冊《現在的小湯山非典醫院:中國版寂靜嶺》


END



編排:陳余,菜菜;小雷鋒漫畫:小狐狸


誠摯地感謝百忙中接受採訪的中信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及中南建築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一線設計師;感謝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建築師秦承祚科普詳解,寫完文章後就立刻投入了臨時疫情隔離救治場地的改建設計。向全國各地奮戰在一線的設計人員、施工人員和為施工給予幫助的人致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