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與妲己共枕之,是殷時遺寶也」:史話古代枕頭背後的文化內涵

知行路上話歷史 發佈 2020-02-10T08:30:53+00:00

佛教中把獅子比喻成人群之中出類拔萃的智者、能者、聖者,即「佛」,是拯救人類苦難的救星。因而,在佛教傳入中國後,原本就被敬畏的獅子,更增添了神聖、吉祥的光環。佛能驅妖除害,獎善佑福,獅子也就成了這樣的吉祥獸。作為吉祥物的獅子,在佛教界和世俗社會被廣泛採用。在佛教的寺院中,常有銅鑄、

枕頭在人生禮儀中也具有很大的功能。民間盛行向新生嬰兒或嬰兒過「百歲」贈送老虎型枕頭和耳枕的習俗,多由祖母、外祖母親手縫製,象徵著老人對幼子的關懷和疼愛。老虎本是鎮邪之物,送虎枕寓意保護孩子健康成長,又寄託孩子像老虎-樣勇猛。夫妻之間的枕具也具有象徵意義,新婚枕頭多繡「龍鳳星祥」、「鴛鴦戲荷」、「同心並蒂」、「白頭富貴」、「梁祝化蝶」等圖案,寓意愛情長久、婚姻美滿。

在中國北方地區,人死後流行燒枕頭的習俗,它代表死人可以長眠地下,這是一種把親人送走的習俗。由於等級觀念,不同質地的枕頭,也表現了死者的地位等級。從漢朝諸侯墓中出土的枕頭,多為銅枕,玉枕,漆木枕,如: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鎏金鑲玉銅枕,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從枕頭的用途和基本功能來看,屬於物質文化的範疇,是人們為了生活需要而創造出來的實物財富。但從枕頭的文化含義來看,又上升到精神文化領域,通過對枕頭的製作、使用、裝飾和造型,可以反映出人們的文化心理、價值觀、審美意識、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

從枕頭的質地看,使用的群體又表現出等級制,並因時代而形成較為嚴格的禮制,這又包含了制度文化的內涵。枕頭代表了社會發展過程中各個時代不同群體的文化心理、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傳統信仰、倫理道德、風俗習慣以及所反映的禮制、等級、身份等內容,具有普遍性、地域性、民族性、歷史性及傳播性的文化特徵。

一:中國古代枕具的發展

在我國,古代枕具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 年左右的殷商時代。據東晉王嘉的《拾遺記》記載,魏朝咸熙年間,因誅梁翼而得其玉石虎頭枕,枕下有篆書「帝辛」二字。帝辛就是商紂王,因此斷為「帝辛之枕」。並且進一步演繹說,「嘗與妲己共枕之,是殷時遺寶也」。

宋朝高承在《食物紀原·卷七》援引此事,斷言「則商紂之時,已其制亦矣」。這應該說是見諸文獻的最早的關於枕具的記載,儘管殷商王的玉枕未見實物,王嘉的記載也未必可靠,但是歷史上畢竟留此一頁,可作參考。事實上,如果說殷商王時已有形制規範、取材珍貴的玉枕,據此推斷,此前的枕具早已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階段,故而枕具在中國產生的年代肯定遠遠早於殷商。

陶瓷枕是陶枕和瓷枕的合成,而陶枕與瓷枕的區別,主要是燒成溫度和材料上的差異,陶枕一般以一種白色黏土作為胎料,質地細而軟,呈淡紅色或灰白色。但是也有一部分,像唐三彩以高嶺土為胎,質地堅硬而呈白色,但是由於燒成的溫度不夠,胎體沒有完全的瓷化,吸水率仍然較高,所以還是歸為陶枕。

陶枕的燒制,普遍採用二次燒成法,第一次是溫度較高的素燒,上釉之後再進行第二次的低溫燒制。瓷枕則是以高嶺土作胎,質地堅細,色澤灰白,在成型的胎上施釉,然後高溫一次燒成,但是也有一部分瓷枕由於燒成的溫度不夠,胎體沒有完全的瓷化,變為半陶瓷胎枕。

隋唐時期大多為陶胎,宋、金、元時期多為半陶瓷胎或瓷胎。在本課題中,為了闡述方便,以下統稱為瓷枕。

瓷枕是我們古代夏令的主要寢具,造型多樣,形式多種,富有藝術性。因為從燒造之初,工匠們就十分注意其獨特的藝術表現,使得我國古代的陶瓷枕中迭有精品出現,使陶瓷枕不僅成為一種日用器具,更具備極高的觀賞、陳設、審美價值,反映了古代社會豐富的文化特性。

二:為什麼中國古代枕具仿生造型與神祇文化密不可分

中國古代枕具有仿生造型的枕具是由范模翻制而成,其製作方法大致是這樣:先用泥坯雕塑出模型,將此模製成陶范,要達到預想的效果應注意準確計算出風乾和焙燒的收縮比率。將練好的泥擠壓入范翻出枕坯,再用泥將翻好的枕坯相粘結。最後進行修整、素燒、掛釉、高溫燒成。一般來說,中國古代枕具的仿生造型主要有虎形枕、獅形枕和龍形枕三類,表現出了濃厚的神祇文化。

1.食鬼除害的虎形枕

虎為枕亦為辟邪,人們相信虎可以食鬼、辟邪。東漢人應劭《風俗通義·祀典》亦載:「皇帝書稱上古之時,兄弟二人曰茶與郁,住度朔山上桃樹下,簡百鬼,鬼妄人,援以為索,執以食虎。於是縣官常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於門,皆追效於前事,冀以衛凶也.....虎者,陽物,百善之長也,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說文·虎部》:「虎,山君之獸。」漢鏡上亦見有銘「左龍右虎辟不祥」的詞句。

南朝梁人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卷六《蟲獸三品》「虎骨」條下說:「虎頭作枕,辟厭惡。」《說文·鬼部》:「厭,夢驚也。」以虎為枕,人們冀以避凶除鬼,去邪壓驚。

虎形枕可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為雕塑虎形枕,以臥虎為枕座;第二種類型為彩繪虎形枕,均為伏臥狀,此類型虎枕的裝飾以彩繪為主,虎頭、尾、爪只是大致塑出輪廓,虎紋、虎尾、眼鼻口耳以及背.上圖案均以彩繪來表現。

2.驅妖鎮邪的獅形枕

獅子是產於非洲和亞洲西部諸國的猛獸。能食虎豹,噬巨象,為百獸之王。其身子威武,性情勇猛,在佛教盛行的西亞、南亞諸國,是最受寵的。佛教中把獅子比喻成人群之中出類拔萃的智者、能者、聖者,即「佛」,是拯救人類苦難的救星。

因而,在佛教傳入中國後,原本就被敬畏的獅子,更增添了神聖、吉祥的光環。佛能驅妖除害,獎善佑福,獅子也就成了這樣的吉祥獸。作為吉祥物的獅子,在佛教界和世俗社會被廣泛採用。在佛教的寺院中,常有銅鑄、石雕的獅子,是寺院和佛法的守護者。

在皇宮、官府和顯貴官紳的大門前,也常設有雄壯威武的雌雄獅子一對。如故宮太和殿門前,乾清宮門前,都置有銅獅,起著驅妖鎮邪的作用。在陵墓旁,也常有石獅,用以鎮墓。

在民間,古代匠人們製作各種獅形枕,用以辟邪鎮宅正是由此演化而來。如山西晉南窯口出土的一件北宋時期的三彩劃麒麟紋臥獅形座枕,枕面成如意形,劃單線如意形框,框內劃麒麟及雲頭紋,線條活潑流暢。枕座上雕塑一頭俯臥猛獅,具有浮雕效果。

獅子背面刻兩個如意形框,身上施三彩,正張口咆哮,形象兇猛。此窯口還有一件金代的黃釉印蜂巢紋臥獅形座枕,枕面印蜂巢紋於雙線框內。側面,兩端雕塑成兩獅頭,獅身上刻有捲曲的獅毛,獅頭睜目露牙,形象兇猛。

還有江西景德鎮窯的的一件北宋時期的青白釉褐點彩獅子形座枕,枕面成如意形,劃單線如意形框,框內劃眾多水波紋側面,圓座上雕塑一頭猛獅,獅身青白釉上掛施多處褐彩斑,起著提神醒目的妙用。獅頭高鼻、凸眼,雙目圓睜,獅視耽耽,正回頭張口咆哮,形象兇猛,有辟邪鎮宅之用。

3.驅災避害的龍形枕

飛龍並不是自然界真實存在的生物,它始於我國原始氏族社會的圖騰崇拜,是多種動物圖騰的的綜合體。原始社會的每個氏族或部落,多把某一種動物、 植物或微生物視為自己的祖先或保護神,作為崇拜的對象和代表自身集團的微號,這就是圖騰。

它起著標識氏族或部落團體,團結同類,顯示尊榮及驅災避害等作用。魏晉南北朝至隋唐,中西交往頻繁,文化交匯,相互采借和吸收。與此同時,佛教東傳,佛教中龍的藝術也隨之傳入我國,由於佛教中龍具有守護的職能,這一寓意也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得以發揮,如一些石墓中的龍,擔負著守護的職責。

同樣,龍形枕也具有此文化內涵,但一般可能僅限於皇家貴族使用。因為越窯、景德鎮窯有向宮廷上貢的任務,而且在階級社會,龍是最高皇權的象徵。

三:總結

瓷枕的藝術性在中國古代瓷枕造型中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符合實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加以考慮的。過去曾有人把實用的原則稱之為「制約」或「羈絆」,這是僅僅從表象來觀察問題。

事實上古代製造瓷枕的能工巧匠們,從來沒有把實用功能看成是「制約」或「羈絆」,而是作為製造瓷枕的目的和依據。他們善於駕馭設計構思,充分發揮創造力,成功地把實用性與藝術性結合在一起,創造出許多既實用而有美觀的瓷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