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爭雄的三國,集聰明與美貌於一身的貂蟬,如何成功借刀殺人的

卧談名著 發佈 2020-03-28T02:48:51+00:00

縱觀整部《三國演義》,從頭到尾都在說男人的故事,爾虞我詐、爭權奪利、籌謀天下。羅老塑造的女性角色鮮少,且人物形象單薄,這其中,貂蟬除外。

縱觀整部《三國演義》,從頭到尾都在說男人的故事,爾虞我詐、爭權奪利、籌謀天下。羅老塑造的女性角色鮮少,且人物形象單薄,這其中,貂蟬除外。

我們從小說原文中,嘗試去分析這一經典人物。

原著第八回,董卓挾天子遷都長安後,專斷朝政,為所欲為,視人命為草芥,公然在百官宴席上斬殺司空大人。

散席後,司徒王允回到家中,久久不能入睡,到了深夜,一個人步入後園仰天垂淚。忽然聽見一邊的牡丹亭里有人在長吁短嘆,王允走過去一看,原來是府中歌伎貂蟬。

貂蟬自幼選入府中,一直被教習歌舞,今年正好十六歲,色伎俱佳,王允一直將她當成自己的女兒。

王允不解,問她為什麼深更半夜不睡覺,在這裡長嘆。

蟬曰:「妾蒙大人恩養,訓習歌舞,優禮相待,妾雖粉身碎骨,莫報萬一。近日大人兩眉愁鎖,必有國家大事,又不敢問。今晚又見行坐不安,因此長嘆,不想為大人窺見。倘有用妾之處,萬死不辭。」

王允以杖擊地,感嘆道:誰能想到漢天下竟在你的手中!

當即將貂蟬請到內室中,王允請她上坐,叩頭便拜。貂蟬大驚,承諾但有使令,絕不推脫。

王允這才說出自己的策略,欲用連環計離間董卓與呂布的關係。先將貂蟬許嫁呂布,再獻給董卓,貂蟬從中周旋讓二人反目,讓呂布殺掉董卓,以絕大惡。

王允說完,問貂蟬可願意配合自己,貂蟬連忙回答說:「妾許大人萬死不辭,望即獻妾與彼,妾自有道理。」

即便如此,王允還是不放心,再三叮囑,事情不可泄露出去,否則必會招來滅門之災。貂蟬回道:「大人勿憂。妾若不報大義,死於萬仞之下!」

果然,貂蟬不負所望,先是用美艷的姿色和少女的嬌羞成功吸引了呂布,王允承諾將貂蟬送與呂布為妾,並選一良辰,送到府中,呂布頓時拜謝。

繼而,王允又將董卓邀請到家中,引出貂蟬,董卓被她的歌聲和舞姿吸引住,王允又將貂蟬獻給董卓,並於當晚用氈車將她送到相府。

呂布得到消息後,跑來責問王允,既然將貂蟬許配給自己,為什麼還要送給太師?王允怎麼可能承認,只說是太師知道自己將女兒許配給了呂布,特別挑了今天的良辰,將她接過去。呂布信以為真,連忙道歉。

可到了第二天,呂布一早去府中打聽,卻得知太師與新人共寢,尚未起床。呂布大怒,潛入房間偷窺,貂蟬正在窗下梳妝,故意緊蹙雙眉,一副憂愁不樂的樣子,做出頻頻拭淚的動作。呂布見狀,早已心碎不已,怒從心起,卻無法發作。

接下來,貂蟬一邊對董卓曲意逢迎,令卓為色所迷;一邊又對呂布以目送請,令布心碎如焚。在二人之間,貂蟬遊刃有餘地扮演著承歡者和被害者兩種角色,並成功策劃出「董太師大鬧鳳儀亭」一事,離間了兩人的關係。

王允進一步推波助瀾,與呂布策劃出讓李肅假傳天子禪位於太師的聖旨,將董卓騙至宮門欲行刺。色令智昏的董卓,死到臨頭還不忘大喊「吾兒奉先何在」,卻不料呂布從車後閃出,一戟刺中咽喉,董卓命歸西天。

至此,貂蟬的任務順利完成。這一出反間計也好,連環計也好,貂蟬作為核心人物之一,可以說完成得非常漂亮。

對於貂蟬,羅老雖然使用篇幅不多,甚至根本沒有著墨於她的過去和未來,然而,在全篇里,貂蟬這一女性形象非常飽滿。

首先,貂蟬知禮儀,且深明大義,懂得感恩。

她心思聰穎,見王允連日來愁眉緊鎖,猜到想必受國事所擾,卻又不敢冒昧過問。即便心裡憂主人之憂,急主人之急,也只能在深夜睡不著的時候,坐在牡丹亭畔一聲長嘆。

被王允發現後,她吐露自己的心聲,因受王允養育之恩,她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去配合他實施連環計,離間董卓與呂布的關係。

「若不報大義,死於萬仞之下!」明明只是一個十六歲的小女子,臨危受命,卻沒有一絲退縮和猶豫,說出來的話也是擲地有聲。

其次,貂蟬外表出眾,歌舞雙絕,且心思縝密。

她貌美,美到什麼程度呢?呂布第一眼見到她,便驚問王允這是何人。

呂布原本是一員武將,驍勇善戰,論個人風姿也是出眾的,加上太師義子兼手下第一大將的特殊身份,什麼樣的女人沒見過?然而貂蟬僅一出場,呂布就被她深深吸引,這種吸引除了絕色的美貌,還有極好的修養,以及少女的嬌羞。

再說董卓,見到貂蟬後,見她不僅貌美,且歌舞俱佳,不禁由衷地感嘆「真神仙中人也」,由此可見貂蟬的魅力。

對於貂蟬的身份,文中並無交代,只是寥寥一句「原是昭陽宮裡人,驚鴻婉轉掌中身」,交代了她原本是宮娥的身份。她雖為司徒府中一名歌伎,其能力和心思卻遠不只是歌伎這麼簡單。

細想一下,王允是連環計的策劃者沒錯,但真正的實施和執行卻只有貂蟬一人。在狼與虎之間製造嫌隙,僅僅只有美貌是遠遠不夠的,須要有縝密的心思和聰穎的頭腦。因為一個不小心就會露出馬腳,不但自己喪命,還會連帶王允被滅門。

最後,貂蟬成功離間了二人,借呂布之手殺死董卓。不僅如此,還能被呂布繼續留在身邊,不被識破。

貂蟬在全篇中最後一次出現,是第十九回,呂布白門樓殞命前,猶豫要不要出城,曾徵詢過貂蟬的意見。

如果說呂布殺董卓,從一開始就是一齣劇的話,毋庸置疑,王允是這部劇的導演,而貂蟬則是最佳主演。毫不誇張地說,小女子中堪稱膽識過人者,非貂蟬莫屬。

導演可以設計劇情,然而整部劇故事情節的推動、人物心理的拿捏、感情的迸發及表演的張力,全靠主角一人完成。不得不說,貂蟬是一個極為優秀的主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