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人敢惹漢朝?看看霍去病陳湯說的話

米君說史 發佈 2020-03-28T03:23:21+00:00

他19歲指揮兩次河西之戰,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萬人,封狼居胥,並首次把河西走廊納入中國疆域。左宗棠回答:「此言哪可靠。我初以四品京堂打浙江長毛,非他們怕我。打陝甘回子,打新疆回子,都非他們怕我。還是要打,怕是打出來的。」

中華上下五千年來,誕生了無數的軍事名將,令不是軍事愛好者崇拜不已。然而,最令人熱血澎湃的還是古代名將抵禦外敵時說的名言警句。現在米君給大家盤點下古代8大名將的豪言壯語。

匈奴未滅何以為家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河東平陽(今山西省臨汾西南),漢武帝時武將。他19歲指揮兩次河西之戰,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萬人,封狼居胥,並首次把河西走廊納入中國疆域。不愧為民族英雄。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霍去病

漢武帝想要他成家,他答道:「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但很不幸,他在出征路上去世,享年23歲。天妒英才!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陳湯,今山東兗州北人,西漢大將。漢元帝時,他任西域副校尉,曾經假託聖旨,脅迫西域都護甘延壽出兵,消滅匈奴郅支單于,為安定邊疆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在完成偉業後想漢元帝報告:「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白話文的意思就是:應該把砍下的頭懸掛在蠻夷的居所,讓他們知道,敢於侵犯強大漢朝的人,雖遠必誅。

陳湯

陳湯將軍的這句名言真是令我輩佩服至極。而圖謀不軌,我漢朝雄風令吾神往。

漢兵方至,毋敢動,動,滅國矣!

傅介子,今天甘肅慶陽人。漢昭帝元鳳四年(公元前年前77年),他攜帶金帛賞賜樓蘭,他看樓蘭王圖謀不軌,立即斬殺悖逆的樓蘭王。他對樓蘭國說:「漢兵方至,毋敢動,動,滅國矣!」


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邪!

冉閔(320年-352年6月1日),河南內黃人。冉魏政權創立者,以「殺胡令」名聞於世,他曾宣布「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他在352年被前燕慕容儁所殺,死前他說:「天下大亂,爾夷狄禽獸之類猶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邪!」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北宋在滅亡南唐之前,李煜派人遣使求和,趙匡胤怒道:「不須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可惜他死後,宋朝的武力值就一直下線。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岳飛

這是岳飛的名作《滿江紅·怒髮衝冠》,有學者認為此詞約創作於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前後,也有人認為作於紹興四年(1134)岳飛克復襄陽六郡晉升清遠軍節度使之後。其豪心壯志,可惜碰上了懦弱無能的趙構。

台灣者,早為中國人所經營,中國之土地也

公元1662年,鄭成功再收台灣之前給荷蘭人寫信:「然台灣者,早為中國人所經營,中國之土地也。……今予既來索,則地當歸我。」

國姓爺鄭成功

洋人害怕我,是打出來的!

1884,中法之戰。左宗棠還要親率一支軍隊前往廈門一帶梭巡,防止法國軍隊偷襲。閩浙總督楊昌浚勸阻說:「洋人怕中堂,自然不來,中堂可以不去。」左宗棠回答:「此言哪可靠。我初以四品京堂打浙江長毛,非他們怕我。打陝甘回子,打新疆回子,都非他們怕我。還是要打,怕是打出來的。」

左公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已經很久沒有聽到了,那是漢朝軍人的時代最強音,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