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誤區:決定東吳命運的並非赤壁,此處才是草船借箭地

元二使安西 發佈 2020-02-09T11:53:53+00:00

多數人都會立刻想到四大名著,而在這四本經典小說中,《三國演義》與《紅樓夢》的呼聲幾乎是相等的。《三國志•吳書•吳主孫權傳》記載:「漢以策遠修職貢,遣使者劉琬加錫命。琬語人曰:『吾觀孫氏兄弟雖各才秀明達,然皆祿祚不終,惟中弟孝廉,形貌奇偉,骨體不恆,有大貴之表,年又最壽,爾試識之。

如果問起中國最經典的小說是哪部?多數人都會立刻想到四大名著,而在這四本經典小說中,《三國演義》與《紅樓夢》的呼聲幾乎是相等的。男人們愛權謀、愛三國,女人們品紅樓、品古典。

《三國演義》的精彩毋庸置疑,說到那些經典情節,比如赤壁之戰中的草船借箭,無數讀者更是耳熟能詳,各種橋段信手拈來。

然而,稍微了解歷史的朋友也清楚,草船借箭的情節是假的,是羅貫中編造的小說情節,而並非諸葛亮的真實事跡,真正草船借箭的另有其人。

這位有膽有識的智謀之士,竟然是《三國演義》中存在感最弱的東吳霸主孫權。



01 小說里的路人甲,卻是最大的主戰派

大多數人對孫權的印象,還停留在老版《三國演義》,那位碧眼紫髯的江東小兒——孫策死時哭哭啼啼的少年,赤壁之戰中猶豫不決、險些被曹操八十萬大軍嚇唬住的大鬍子。

但事實上,孫權很早便被委以重任,是位頗有見識的少年英雄。

十五歲時,孫權已擔任陽羨縣長,郡守察舉他為孝廉,州牧推舉他為茂才,代理奉義校尉。

《三國志•吳書•吳主孫權傳》記載:「漢以策遠修職貢,遣使者劉琬加錫命。琬語人曰:『吾觀孫氏兄弟雖各才秀明達,然皆祿祚不終,惟中弟孝廉,形貌奇偉,骨體不恆,有大貴之表,年又最壽,爾試識之。』」

十七歲時,孫權又被孫策帶在身邊,一同征討廬江太守劉勛、黃祖等人。

次年,孫策遇害,孫權繼位,此時的孫權雖只是十八歲的少年郎,卻並非少不更事,而是有著一定的從政、從軍經驗。

加上張昭、周瑜等人輔佐,孫權逐漸穩定住局面,花費十年時間,平定了境內反叛者,成為名副其實的江東之主。



換句話說,孫權不是一個只知紙上談兵、坐在朝堂等部將消息的主公,相反,他經常親自領兵出征,戰績不弱於父兄。

赤壁之戰時,孫權正值青壯年時期,斷不至於被來犯之敵嚇住,還沒開打就想著投降。

《三國志•吳書•吳主孫權傳》記載:「劉備欲南濟江,肅與相見,因傳權騍,為陳成敗……是時曹公新得表眾,形勢甚盛,諸議者皆望風畏懼,多勸權迎之。惟瑜、肅執拒之議,意與權同。」

由此可知,孫權他才是真正的主戰派,周瑜、魯肅與其看法一致,因此被委以重任。

02 赤壁之戰,曹軍真正敗因

《三國演義》中為赤壁之戰用盡筆墨,描繪得淋漓暢快,是最受讀者歡迎的故事情節。

但赤壁之戰,曹操大敗的真正原因,並非吳、蜀聯盟,也不是周瑜火攻計策效果驚人,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曹操戰略錯誤,一開始就註定了敗局。



早就有人提出,赤壁絕非伐吳的正確地點,那裡江面寬闊,江流湍急,從這裡進攻,只會拉長戰線,使得戰況膠著。

打個比方,江湖械鬥,兩個幫派交手,是拉到開闊地帶,來場一對一的「公平競技」?還是各自守住要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傻子或者絕對的強人,會選擇前者;而大多數稍有腦子的人,都會選擇後者。

但曹操當時剛拿下荊州,吞併了劉表的勢力,一心以為可以一鼓作氣、渡過長江,殊不知,他戰船雖多,在茫茫長江之上,也算不得什麼。在火燒赤壁之前,周瑜甚至戰勝過曹操的水軍,這固然有北軍不習水戰之故,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正是因為江闊水急、渡江不易。

與曹操境況類似,黃初五年,曹丕征東吳至廣陵,這裡同樣是江面寬闊難渡,他望江嘆道:「魏雖有武騎千群,無所用之,未可圖也。」

在這次戰役中,曹丕的龍舟遭遇風暴,險些覆沒。



吃過大江大河的苦頭後,曹魏開始改變策略,攻擊那些江面狹窄、利於渡江的關鍵地帶。然而,東吳也不傻,在魏軍到達之前,便搶先設置關隘,建立塢堡。

這些關隘成為兩家決勝負的關鍵所在

通過梳理三國時魏、吳交戰,我們會發現,兩國真正的兵家要地,不是赤壁,而是一個叫作濡須的小地方。

如果說赤壁之戰打破了曹軍無敵神話,也促成吳、蜀聯盟,是三國時期最重要的戰役之一。

那麼,對於東吳而言,赤壁之戰並不是偏安一隅的開始,而僅僅是魏、吳較量的開始,小小濡須聚集了兩國傑出之士,東吳更是傾全國之兵力保此處不失——這才是東吳的生死線。

03 赤壁未借箭,諸葛亮「抄襲」孫權

從赤壁之戰,一字排開、全面渡江,到濡須之戰,攻擊關隘、重點突破,這是曹魏伐吳政策的重要改變,曹操終於想明白一點:面對長江天險,全面渡江根本不現實。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也就是赤壁之戰五年後,曹操再次出動大軍南征,在濡須塢與吳軍相持不下,孫權親自領兵相抗。

根據《三國志•吳書•吳主孫權傳》記載,曹操大軍與孫權軍相拒月餘,最終因為孫權治軍有方、毫無破綻,曹操不得不退兵。

曹操那句著名的「生子當如孫仲謀」,也是在此戰中流傳下來的。

孫權為何能得到曹操如此稱讚?原因在於,濡須之戰,他確實展現出非凡的統軍才能,預先作好準備,在曹操來襲之前便建築濡須塢(城),這也是此後多年,東吳抗拒曹軍的重要屏障。

在濡須之戰中,孫權無師自通玩了一招「草船借箭」,《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不過是「盜版」,是小說的虛假演繹,東吳霸主孫權才是原裝正品。



裴松之條引《吳歷》記載:「曹公出濡須,作油船,夜渡洲上。權以水軍圍取,得三千餘人,其沒溺者亦數千人。權數挑戰,公堅守不出。權乃自來,乘輕船,從濡須口入公軍。諸將皆以為是挑戰者,欲擊之。公曰:『此必孫權欲身見吾軍部伍也。』敕軍中皆精嚴,弓弩不得妄發。權行五六里,回還作鼓吹。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權為箋與曹公,說:『春水方生,公宜速雲。』別紙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語諸將曰:『孫權不欺孤。』乃撤軍還。」

從這段記載來看,孫權確實膽色過人,在曹軍陣地招搖過市,吹吹打打地船行五六里,居然沒有被對方射死!

曹操是沒弄清楚狀況、不敢動手?還是有心放過這位年輕後輩?

《吳歷》中的記載其實是矛盾的,曹操既然已經猜到是孫權前來觀軍,為何不擒賊先擒王?反而下令不能亂髮弓弩?

在裴松之的注里,我們找到答案。

曹軍並非沒有放箭,而是放箭後也未能留下孫權,被對方毫髮無傷地逃走了。



裴松之條引《魏略》記載:「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

孫權未必是故意用船騙走曹操的箭,但他孤身犯險、勘察敵情,這點卻是確信無疑。從他給曹操寫信,提到「春水方生,公宜速雲」,在這次交戰中,曹操天時、地利、人和皆缺,即使被孫權開涮,也只得忍了,還捏著鼻子誇讚:生子當如孫仲謀。

04 濡須戰略重要性

濡須沒能像赤壁一樣留下千古美名,因為它缺少《三國演義》的戲劇情節,孫權的「草船借箭」是真實發生的軍事交鋒,而不是小說家舉重若輕的安排。

真實的戰爭中,稍有差池便是一場大災禍,孫權自然不能瞎賭,他選擇濡須作為軍事重地,是基於諸多考慮。



簡單說,濡須恰好處於吳國兩大經濟、政治中心(荊州、揚州)之間,東下蕪湖、牛渚、建業,西上皖城、武昌、夏口,只要控制此地,便可形成輻射網,插入東吳腹地。

同時,這裡也是東吳人北上的重要關口,可以沿水路直入巢湖,到達合肥,再沿淝水進入壽春。如果有朝一日局勢反轉,東吳反攻曹魏,濡須同樣會發揮重要的戰略作用。

事實上,當東吳扼制住濡須、江陵等交通要塞後,魏國軍隊便很難入江,再也無法形成赤壁之戰時兩軍共據長江天險的局面。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中提到:「武侯謂曹操四越巢湖不成者,巢湖之水,南通大江,濡須正扼其沖;東西兩關,又從而畏翼之,饋舟難通;故雖有十萬之師,未能寇大江也。」

因此,我們不難判斷,赤壁之戰固然使得曹操大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但對東吳而言,真正的生死存亡線,其實是在濡須水域,那些臨江要塞,才是阻止曹魏大軍的屏障。

終魏一朝,曹軍都未能攻克濡須,東吳也因此得以倖存,成為三國中堅持最久的一方。

不能不說,這都是濡須的功勞。

一個無名之地,卻是最難撼動的屏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