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數字貨幣的助產士

看懂經濟 發佈 2020-02-27T12:47:14+00:00

文| 馬 超看懂App評論作家身處疫情中的你,一定會有這種經歷,在街邊小店買東西時,會看到有商家貼出這樣的告示,「疫情期間不收現金」,先不說這種提法是不是合法,考慮到現在的情況,商家們的「權宜之計」顯得那麼情有可原。

文 | 馬 超

看懂App評論作家(ta已經入駐看懂App小程序,關注他可來看看懂App小程序)

身處疫情中的你,一定會有這種經歷,在街邊小店買東西時,會看到有商家貼出這樣的告示,「疫情期間不收現金」,先不說這種提法是不是合法,(因為法律規定,人民幣就是紙幣和硬幣,而它們是硬通貨,任何商家都有義務接受)考慮到現在的情況,商家們的「權宜之計」顯得那麼情有可原。

現金,或者說紙幣和硬幣,有其物理介質,容易造成病毒傳播。2月15日,央行副行長范一飛在國新辦的發布上就曾表示,要做好流通中現金的消毒,對重點單位的回籠現金,要求暫存庫房等。同時,暫停跨省調撥和部分疫情嚴重地區的省內調撥,減少病毒傳染。在重點防控區域中,央行甚至採取了從現場回收後直接銷毀的措施,以阻止疫情傳播的風險。

疫情會將問題放大,紙幣和硬幣的問題,同時也是數字貨幣的機會。2月16日,前中國銀行行長、現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長李禮輝在《中國日報》刊文表示,在當前防控疫情的情況下,應該可以加快數字貨幣發行。

但是,在數字貨幣的發行這個問題上,已經有國家搶跑了。

◆ ◆ ◆

一、國際數字貨幣發展情況——多國醞釀,瑞典搶先

2月19日(上周三),瑞典央行在其網站上官宣即將開始測試其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電子克朗(e-Krona),這使得該國距離創建全球首個央行數字貨幣(CBDC)又近了一步。按照瑞典當局的目標,電子瑞典克朗付款將「像發送簡訊一樣容易」。

多年來,在電子貨幣等現代化支付手段方面,以瑞典為代表的北歐各國一直走在了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前列,尤其是瑞典一直倡導無現金社會的理念,也是數字貨幣應用最多的西方國家之一。

瑞典央行表示,電子克朗應該簡單易用,特別是滿足安全性這一關鍵要求。為保證金融體系的穩定,電子克朗將在「隔離測試環境」中模擬使用。在測試環境中,模擬用戶為普通大眾,他們能夠在數字錢包中持有電子克朗,通過移動應用程式進行支付、存款和取款。模擬用戶還能夠通過智能手錶等可穿戴設備進行支付。

據國際清算銀行(BIS)2019年1月發布的《謹慎行事——央行數字貨幣調查》報告中顯示,參與調查的央行中有70%正在參與或將要參與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的工作或研究。包括英格蘭銀行、加拿大央行以及瑞典央行在內的多國央行也早已進行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

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前財政部長康納利就曾揚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麻煩。」這句話其實反應了世界貨幣體系的最大問題,由於世界通行的結算貨幣只有美元一家獨大,那麼只要施行釘住美元作為單一匯率,那麼必然造成其它國家的麻煩。美元從本質上是由美國的貨幣當局作為信用背書的,而美國當局在制訂貨幣政策時不會考慮其它國家的經濟狀況,自2009年後,美國聯儲先後進行了三輪QE和一輪OT,釋放出巨額的流動性,但是去年美國在其經濟復甦的背景下又開始了幾輪加息的操作。這就使得整個世界被動陷入由美元過剩到美元緊張的流動性循環,而簡單理解在這個過程,就是美國在美元過剩時低價買入其它國家的資產,然後在美元緊張時再高價拋出,並以此來獲取巨額利益。

天下苦美元久矣,因此出現去中心化的貨幣體系挑戰美元體系是必然趨勢。而北歐等國又以中立包容聞名世界,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原則就在於制衡,那麼目前美國在世界金融體系說一不二的老大地位,明顯不符合北歐等國的根本利益,所以從這個角度也就不難理解瑞典為何率先嘗試數字貨幣,做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家了。

不過熟悉區塊鏈數字貨幣的讀者可能都不禁會問,臉書憑藉其龐大的社交網絡實力,其數字貨幣計劃Libra明明是率先發布的,怎麼目前會被瑞典搶先呢,下面為讀者來進行相關解讀。

◆ ◆ ◆

二、國際數字貨幣發展情況——臉書數字貨幣Libra坎坷之路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發布了其數字貨幣計劃-Libra的白皮書,Libra是一種不追求對美元匯率穩定,而追求實際購買力相對穩定的加密數字貨幣。其設計模型是由一攬子貨幣做為抵押物。做為全球首家由大型社交巨頭髮起的加密幣,Libra在發起之初就吸引了 Visa、Mastercard、Paypal、Uber等大型支付機構參與其中。在Libra發布一個月以後的7月中旬,美國國會就連續舉行了兩場有關Facebook數字貨幣計劃的聽證會。從聽證會上透露出各方議員激烈爭論的場景中,也可以看到美國監管當局對於Libra態度的莫衷一是。

究其背後原因關鍵還在於Libra做為一種去中心化的貨幣體系,從本質上與美國貨幣當局中心化的地位相矛盾,妨礙美元霸權的延續;但從另外一方面來講,區塊鏈這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技術已經形成潮流,如果選擇消極抵制的話也會美國面臨自我孤立的邊緣化風險。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到Libra的發展可謂曲折不斷,在去年底的支付巨頭Paypal就放棄了參與Libra計劃,不過最近電商巨頭Shopify又宣布加入了Libra聯盟,由此也可見Libra發展之坎坷糾結。

◆ ◆ ◆

三、中國的機會

正如非典雖造成阿里巴巴全公司的隔離,但是也讓馬雲從中看到了電子商務的機會,推出淘寶網進而造就了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黃金時代一樣,而本次疫情也突現出了電子支付的優勢。

目前遠程會議、在線教育、網絡娛樂等提供零接觸在線服務的行業也將迎來黃金時期。但一般來講傳統金融機構對於此類缺乏足額抵押擔保物的輕資產企業,往往難以給予授信支持。由於此類信息科技企業最主要的特點是能夠體現企業競爭力的主要在於人才儲備、產品設計、技術研發、等非實物性的資產。

而在這樣的場景下,數字貨幣的優勢將得以體現,由於區塊鏈技術的可回溯性,使金融機構能夠動態監測企業行為,這將大大降低輕資產行業風險計量的難度與門檻。

說到這裡有必要澄清一個概念,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國家,但是如果細究起來,現在移動支付轉帳的還只是銀行的存款,或者支付機構的備用金,本質上是金融機構或者企業的負債,而非央行的負債,只有央行的負債,才稱得上是貨幣。所以,雖然我國是移動支付大國,但是並不是數字貨幣大國。

但是無疑,移動支付的普及,給我國發展數字貨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筆者了解到,疫情的原因阻礙了DCEP受理終端的投放,否則央行的數字貨幣也應該已經落地了。不過時不我待,目前國際上已經有很多國家正在躍躍欲試,馬上要推出其數字貨幣,因此筆者還是呼籲為我國央行儘快發布我國自主的數字貨幣計劃,以免錯失先機。

事實上,為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抓住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機遇期,我國貨幣當局很早就開始著手準備數字貨幣方案了,早在2019年8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就曾向外界披露,「央行數字貨幣已呼之欲出」,而在年初召開的央行2020年度工作會議中,再次重申了「將繼續穩步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根據目前的統計資料顯示,央行已為其啟動數字貨幣電子支付DCEP系統的計劃申請了84項專利。

總之,央行數字貨幣落地,將有助於央行加強對貨幣運行的監控力度,豐富現有的貨幣政策,提升交易流程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支付效率特別是跨境支付的效率,建立更為開放的支付環境。

可以說,我們離那一步已經越來越近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