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反董第四鎮:劉岱,書中留下卿卿命,褪去爪牙化清風

寒窗空守 發佈 2020-01-10T02:20:06+00:00

「劉岱」,《三國演義》,正史小說不一樣  在《三國演義》中做為宗室的劉岱活的時間挺長的,至少遠遠長於正史中的192年,被黃巾軍所殺。

宗室劉岱氣太盛,

直面黃巾強逞能。

書中留下卿卿命,

褪去爪牙化清風。

「劉岱」,《三國演義》,正史小說不一樣

  在《三國演義》中做為宗室的劉岱活的時間挺長的,至少遠遠長於正史中的192年,被黃巾軍所殺。對於劉岱,明顯就不是那種有野心的人,雖然是處於兗州這個四戰之地,但是極好的人員得到了各方的照顧。在歷史上也的確很照顧各路群雄。劉岱和袁紹、公孫瓚、孔融都應該有很好的私交,因此無論在正史和演義中都得到了群雄的支持。當然,黃巾軍不是漢末群雄,因此在正史中就得不到善終。

  劉岱只是一個過度性的人物,但是從他的經歷可以看出了歷史的變革。

  在風起雲湧的東漢末年,群雄並起,除了了有能力,有支持,還要有運氣。這劉岱只能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的代表了。


關聯詞語賞析:

1) 「劉岱」一共在《三國演義》中出現28次。「劉岱」的解釋是劉岱(?-192年),字公山,東萊牟平(今山東福山西北)人,漢室宗親,劉輿之子,劉繇之兄,漢末群雄之一,官至侍中、兗州刺史。劉岱又與袁紹、公孫瓚和親,袁紹讓自己的家眷居住在劉岱的居所,公孫瓚也派部下的從事范方率軍協助劉岱。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黃巾軍攻打兗州,劉岱不採納鮑信的意見,堅持出戰,結果兵敗被殺。

2) 「兗州」一共在《三國演義》中出現44次。詞頻排937名。「兗州」:兗州,是《禹貢》所描述的九州之一,古代不特指某地,是一個地理範圍,大體位於古黃河和濟水之間(今山東省西部、河南省東北部、河北省東南部)。東漢建武十一年(35)兗州治所在淮水邊上的山陽郡昌邑(今山東菏澤市巨野縣昌邑鎮),下轄陳留、東郡、任城、泰山、濟北、山陽(今兗州屬山陽郡,治所在菏澤市巨野縣城區)、濟陰、東平八個郡國,大體範圍在今山東西部及河南東部。

3) 「東萊」一共在《三國演義》中出現6次。「東萊」:漢景帝時分膠東國而置,其地在今山東煙臺、威海一帶。東漢時治所為黃縣(今山東龍口),屬青州。曹魏時移治掖縣(今山東萊州),南朝宋移治曲城縣(今招遠西部)。北魏復治掖縣。隋唐改為萊州。劉岱、劉繇、太史慈的故鄉。

在演義中的「劉岱」,我們一起欣賞。

1) 遂喚前軍劉岱、後軍王忠引軍五萬,打著丞相旗號,去徐州攻劉備。原來劉岱舊為兗州刺史;及操取兗州,岱降於操,操用為偏將,故今差他與王忠一同領兵。操卻自引大軍二十萬,進黎陽,拒袁紹。來源於:《三國演義》。

2) 玄德見縛劉岱過來,慌下馬解其縛曰:「小弟張飛誤有冒瀆,望乞恕罪。」遂迎入徐州,放出王忠,一同管待。玄德曰:「前因車胄欲害備,故不得不殺之。丞相錯疑備反,遣二將軍前來問罪。備受丞相大恩,正思報效,安敢反耶?二將軍至許都,望善言為備分訴,備之幸也。」劉岱、王忠曰:「深荷使君不殺之恩,當於丞相處方便,以某兩家老小保使君。」玄德稱謝。次日盡還原領軍馬,送出郭外。來源於:《三國演義》。


  兗州在今天看來,位置不算好,經濟實力在山東、河南、河北都不執牛角。由於缺少青州、徐州的沿海優勢,這種內陸地區,而且州內山區較多,整體經濟都不如附近的地區。但是在古代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區,而且由於有山、有平原,實際上處於一個可攻可守的地域。而且由於沂蒙山的阻隔,青州對兗州的威脅實際不大。也算是中原地區中的邊疆。也就是有一定的銀邊優勢。因此在此立國的魯國,一直不算霸,也一直能夠獨立存在。齊國也一直無法涉足魯國。

  兗州處於中原的腹地,在這裡根本就是山東丘陵的一些延伸,根本無法做到有效的自保。雖然有一些河流做為支撐,但是在積蓄力量前,根本無法有足夠的實力。在黃巾軍的一波衝擊下,就已經是身死了。

  世間總是如此的無情,多少劉姓的宗親,有更好的機會,但是由於各種原因而無法成功。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真正幸運的反而是劉備,在所有的有機會的宗親中,就他真正的成為了贏家。在後世看來,劉備的蜀漢就是漢代的第三帝國,雖然這個來的有點牽強。

  從今天看來,資源是有限的,我們怎麼利用好資源,特別是出身這種資源是需要考量的。多少的X二代,其實是浪費了父輩的澤被。

圖片來源於網絡,部分文字也引用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為自己而寫作,為生命而喝彩。作者「寂寞寒窗空守」云:

∞∞∞寂寞∞∞∞

∞∞寒窗空守∞∞

∞蹊徑另闢籌謀∞

風雨飄搖萬般思愁

∞砥礪前行艱辛∞

∞∞揮動拳頭∞∞

∞∞∞朋友∞∞∞

№311日期:20011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