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小絹講歷史:清朝第一次用科學方法打贏的一場最厲害的瘟疫

司馬小絹 發佈 2020-02-08T14:41:19+00:00

據《清史稿》記載:宣統二年東北大鼠疫,死亡六萬餘人,伍連德首次明確「肺鼠疫",以現代醫學的消毒,隔離焚燒屍體,交通管制等手段,僅四個月就撲滅了這次可能導致中華民族滅頂之災的大鼠疫,中國歷史至此,才第一次以人類醫學的正確認識和有效干預,人力控制了瘟疫。千百年來,人們談疫色變,歷朝歷

據《清史稿》記載:宣統二年東北大鼠疫,死亡六萬餘人,伍連德首次明確「肺鼠疫",以現代醫學的消毒,隔離(1910、10一1911、4 )焚燒屍體,交通管制等手段,僅四個月就撲滅了這次可能導致中華民族滅頂之災的大鼠疫,中國歷史至此,才第一次以人類醫學的正確認識和有效干預,人力控制了瘟疫。

千百年來,人們談疫色變,歷朝歷代都對疫情采敢了各種防護措施,到了滿清時期,從皇太極在位時就非常重視瘟疫,凡發現疫情地區,首先採取隔離,如有瞞報謊報行為,都要「論以死罪"!在整過清朝期間也發生了多次疫情,都比較有效的得到了控制!

今天就來說一說清朝末年的一場大鼠疫中,是用什麼科學的方法去打贏的一場疫情。

在古代曾經導致兩億人死亡的烈性傳染病,在清朝末年1910年出現了!

(宣統二年)的十月二十五日,滿洲里的一家客店裡有一名顧客突然劇烈的咳喘吐血而亡,很快客店有大批顧客突然暴斃,店主一家五十三人,一下子死亡三十二人。

到了十一月,整過東北死亡高達一萬多人,當時清朝廷立即派遣,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擁有醫學、文學學士、外科學碩士和醫學博士學位的"伍連德"去了東北,並被認命為「東三省防疫全權總醫官」。

1910年12月24日,伍連德來到了東北直接駐進了疫情最嚴重的哈爾濱,伍連德一面組織人員配藥消毒,另外和東三省總督錫良商討決定立即對東三省公路、鐵路和人員全面進行隔離封鎖,

1911年1月13日,清廷下令封鎖暫停了山海關所有進出的鐵路和公路,這也是當時世界上第一次因疫情進行的封路大隔離。


路封過以後,伍連德開始找人做防疫口罩,並將口罩分為四種顏色,他把整過東北疫區分為四個地區,每一個區的人員所戴的口罩是統一的一種顏色,不是戴同一種顏色口罩的人員是不准進入本地區的!這也是世界上在當時第一次大規模戴防疫口罩的最多一次。

隨後!伍連德在一千三百多節的火車車廂里安裝了小煤爐,把病人全部放到車廂里進行隔離,這也是在那個時候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隔離醫院!

最後!伍連德準備把已經埋葬的瘟疫屍體挖出來用火燒屍,引起了整過東北人的抗議!後來宣統帝聖旨下達,伍連德才強行順利的開始燒屍了!

1911年3月1日,開始出現零死亡,到四月二十三日清廷宣布東北瘟疫已經全部肅清。

本文參考《清史稿》有司馬小絹整理編輯,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