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伙150萬建中式別墅,親手打造小院,鄉人紛紛讚賞

住宅公園 發佈 2020-01-29T16:55:53+00:00

曬家案例見過很多,可是讓人大讚的超美案例,卻屈指可數。家中有二老,家鄉有親情,每次回家都是一次放鬆身心的旅行,讓人卸下在外打拚的勞累,再一身輕鬆去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編者按:曬家案例見過很多,可是讓人大讚的超美案例,卻屈指可數。今天分享的這套中式農村自建房令人大讚,很多朋友都表示眼紅。到底建的如何?一起來看看浙江柴先生帶來建房故事!

房子的建設付出了我很多心血,房子完工效果還不錯,也得到很多鄉親的讚賞。唯一不足的是沒有請專業的施工隊伍,農村師傅的理解和我要的不一樣,建設期間返工很多次,多費心又多花了不少錢。


房子我給他取名為「馨韻居」,寓意為有美觀、雅趣、有文化的意思,如聞到很遠的香氣,如聽到動聽的聲音。也希望孩子們不忘本,在中式文化薰陶下成才,腹有詩書氣自華。


入門處內院牆上的我給它提了一首詩:

千重山垠來、層疊迎雁歸;

泉涌山中顯、山阿傳悅動。


遠處有很多的山影層層疊疊的,像彩帶一樣迎接我回家,山中的泉水也一涌而出顯現了出來,流入到了山溝中發出了悅耳的聲音。

現在長時間在外工作,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回到老家。家中有二老,家鄉有親情,每次回家都是一次放鬆身心的旅行,讓人卸下在外打拚的勞累,再一身輕鬆去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這兩句詩也是庭院的設計主題,院內設有金藤、田穗、水幕牆。我願金燦燦的稻穀飄香整個田野,田裡黃色的南瓜爬滿藤條,豐收喜悅。院子裡還有流水發出悅耳的聲音,我願長留於此,自得其樂。



雖然建房時候主要是父母親在家監工,但是我也沒有閒著。每個驗收節點都會親自回來驗收,順便當一下手工師,弄一下家居的工藝和院子的造型,前後兩個院子的造型都是自己親手動手完成的。


內院牆壁上連綿起伏的山峰做起來也頗費心思,先在牆壁上描繪輪廓,然後用塗刷砂漿層層巒的山峰形狀,最後在凹縫裡嵌入燈光。



水幕牆上的金色荷葉也是用一個個荷葉作為模具澆築水泥製成。



院子的護欄是在網上購買的模具,然後自己澆築混凝土刷漆而成。



庭院最初的規劃,其實是我自己手繪的。我自己也是做設計的,這倒是難不倒我,親手設計與打造自己未來的房子,也樂在其中。





不止這些,我一有時間就會回家裡動動手,家裡的樓梯扶手就是特意坐飛機回來自己設計與手工雕刻。總覺得外面買的不夠自然,始終達不到自己想要的那股味,自己動手做的才安心、舒適。搭配中式風格,耐看不過時,越看便越有味道。







當時,有時候也結合一些現代元素,比如外門都是用指紋鎖,非常方便。



門口粗化一些線條,充滿現代感的同時又不失古韻。


室內的話花的心思也不少,家裡的裝修材料也是根據圖紙要求,如果有非常規尺寸,那我便要求定製。

電視背景牆採用水墨山水畫,室內多線條裝飾,吊頂線條、吊燈線條、地板線條協調統一,給人以簡單又充滿格調的舒適感。


室內全部採用地暖安裝,冬日也不見冷,在此喝茶閒聊也何嘗不是件快事?


桌上再放一些花瓶綠植之類,便再好不過。




當夜幕降臨,一家人坐在餐桌旁,過著喜慶年,吃著團圓飯,閒聊著家常,拉扯一年的過往,在歡聲笑語中度過美好的夜晚。





臥室採用較柔軟的壁布,視覺上也多了幾分溫暖,打造舒適柔和的睡眠環境。



不需要更多繁雜的裝飾,簡單自然給人的感覺最舒適自在。

經驗分享

很多朋友問怎麼才能建這麼好看的房子,我有三點建議告訴一下朋友們。

1、建房一定要專業的施工隊伍。我們家就是請的農村師傅,活干不好,還非常拖拉,很影響房子的質量和形象。

2、自己學習一些建房知識。我關注住宅公園公眾號也有好幾年了,在這裡也學會了很多農村建房方面的相關知識,建房自己動手才有一定的能力。

3、房子需要規劃和設計。因為本人是學室內裝修的,有一定的設計功底。如果大家建房可以找專業的設計根據自己的情況規劃一下。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下造價。主體大概40來萬,加上裝修家具差不多150萬左右。

關注住宅公園,每天分享鄉鄰曬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