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立國的瑞士和瑞典,為何相安無事,從而免受德軍的侵略?

歷史龍元閣 發佈 2020-02-07T16:56:39+00:00

不管戰爭處在何種境地,受苦的依舊是眾多的黎民百姓,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參考資料:《陸戰時中立國及其人民的權利和義務公約》、《海戰時中立國權利和義務公約》、《二戰史》。

不管戰爭處在何種境地,受苦的依舊是眾多的黎民百姓,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細數歷史上的戰爭,不管是從破壞力還是波及面積,二戰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那麼在二戰當中作為中立國的何瑞士和瑞典,為何相安無事,從而免受德軍的侵略?

這是一場以法西斯軸心國和以蘇英美為主的同盟國之間的戰爭,同時也是一場正義和非正義的戰爭。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從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最終以同盟國的艱苦奮戰取得戰爭勝利。

一、何為中立國

1907年的海牙第五公約(《陸戰時中立國及其人民的權利和義務公約》)和第十三公約(《海戰時中立國權利和義務公約》),規定了中立國的權利和義務。第十三公約最重要的一條是:交戰國必須尊重中立國主權,並避免在中立國領土或者​領水內,從事任何可能構成違反中立行為。

中立國指在發生時,對交戰的任何一方都不採取的國家。作為中立國的國家來說,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保證自己的國家主權不受侵犯的。但是處於戰時狀態的二戰當中,很多當時的中立國,都受到了戰爭的侵略。

然而現實中僅存的永久中立國,只有瑞士和奧地利。但是在二戰的時候,瑞士和瑞典,卻能安然無恙地倖存下來。他們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二、瑞士和瑞典在西歐的地位

瑞典,位於斯堪地那威亞半島,緊緊挨靠著挪威。瑞典的實力可能會超出大家想像,從16世紀以來,瑞典的軍事實力就是出名的強悍,只不過在一戰和二戰當中保持中立,完全隱藏了他的實力。當時的瑞典在西歐各國當中,就實力來說,沒人敢欺負他。雖然人少,但是他的預備役的士兵儲備一直保持一個平均的水平,不管是一戰還是二戰中。同時它的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

瑞士就地理位置而言,他北靠德國,南鄰義大利。作為世界上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國家,可以說是相當富有的。他是當今世界最穩定的經濟體之一,有著最發達的金融業,並且人民生活水平也相當舒適。在一戰和二戰當中,瑞士的金融業也是極其繁盛。這個國家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國家的大多數人都是日耳曼人。

三、瑞典在二戰中扮演的角色

作為中立國的瑞典,之所以能夠在二戰中倖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本身的軍事實力和地理位置。軍事實力的話,前文已經介紹過——瑞士在西歐來說絕對是一個實力的存在。那麼地理位置而言的話,與德國隔海相望,他可是北歐最大的國家。再就地理位置來說,在二戰當中,他將自己的海港給德軍海軍,用來停靠船隻。

德國之所以沒有選擇攻占瑞典,筆者個人認為,很大的原因就是,如果要打,損失肯定會很嚴重。德軍的西線作戰,不僅需要投入更大的兵力以及後勤裝備。幾乎是全民皆兵的瑞典,對於德軍來說,肯定是一個比較難啃的骨頭。既然宣布中立,那麼合作比攻占的優勢更為突出,沒必要惹得「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與此同時,當時的瑞典是最大的鐵礦石輸出國。其國家的工業建設,也是首屈一指的。製造的很多精密儀器,輸出給德國。德國的大面積作戰,需要眾多的礦產原料鐵礦石,瑞典可以很好地提供。並且在二戰中,瑞典採取的隱忍的態度,因此德軍不願意去占領這個國家。

三、瑞士在二戰中扮演的角色

在西歐當中,最富有的國家瑞士是上榜的。他擁有著完整的金融體系,以及在世界經濟中占有的地位,是德國在二戰中最為需要的。

德國不管是西線還是東線的進攻,都需要錢來作為鋪墊。那麼當時的瑞士,雖然出於無奈,但是在二戰過程中,的確幫助德國在世界銀行中進行周轉資金。可以說瑞士是德軍的金庫,德國肯定就不會去占領他,而是依靠這個中立國進行黃金交易。如果瑞士不復存在,對於戰爭中的德國是十分難受的。

同時由於地理位置的緣故,也就造成了瑞士是連接德國和義大利的橋樑。瑞士曾經向德方提供1.5億瑞士法郎貸款,並且在鐵路上面,開通了舊聖哥達隧道,這條隧道幫助德國和義大利進行人員和物資的運輸。此外,在對待猶太人方面,更是迫於德軍的壓力,不允許猶太人逃難到自己的國家。

同時,緊挨著德國的瑞士,也有著自己的難處。四周都是戰火紛飛,不可能閉關鎖國。國家需要運轉。人民需要生活,那麼肯定就需要由工業生產和外貿交易。二戰中瑞士給德國提供了大量的電力輸出,以及在對外貿易方面,利用德國的出海港口進行出口物資。

其實還有一個小的因素,雖說可能不是很重要。但是這個因素的存在,或多或少地導致了國家的中立。那就是瑞士人的種族,和德國都是日耳曼系的人種。在二戰中,雖說保持中立,但是仔細想來,也是出於無奈。身處在德國的身邊,瑞士怎麼可能從一而終地保持中立呢?否則他可能就是下一個波蘭。

總結

在戰爭中,國家利益高於一切。但是身處戰爭周圍,有些事情,也是無可奈何的。要麼隱忍,要麼拚死抵抗。但是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沒有西線作戰的英法美等國家,以及東線蘇聯的共同反擊。瑞典和瑞士,就算是想著安靜處世,想必也是安靜不了的。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說的便是這個道理吧。但是戰爭早已經遠去,我們回憶戰爭的出發點就是要牢記戰爭所留下的創傷,反思過去,展望未來!

參考資料:《陸戰時中立國及其人民的權利和義務公約》、《海戰時中立國權利和義務公約》、《二戰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