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土拍顆粒無收背後,激進正榮踩剎車,盈利困境何解

西部之城事 發佈 2021-09-17T21:05:38+00:00

在房地產大調整的背景下,這場土拍顯得格外特殊。因為限房價、競地價、定品質,整體熱度不高,出現流拍,而且地方國企成為拍地的主角。

文丨西部菌

成都第二批集中土拍終於落下帷幕。

在房地產大調整的背景下,這場土拍顯得格外特殊。因為限房價、競地價、定品質,整體熱度不高,出現流拍,而且地方國企成為拍地的主角。

房企參拍地塊前五名的房企全部為國企和央企。其中,中鐵建參拍地塊數量最多,報名了15宗地塊,保證金42.83億。此外,首開、中糧、金地和保利各參拍9宗、11宗、10宗和7宗,保證金都在20億以上。——界面新聞


當然,也有民企積極報名:

龍湖參拍土地數量最多,報名了12宗地塊,保證金共11.17億。其次,新希望報名了5宗地塊,金輝報名了5宗地塊,正榮報名了4宗地塊。

今天要說的是正榮。

正榮報名了4宗地塊,在如今的環境下,加倉成都的意圖很明顯。但結果事與願違,西部菌查詢發現,三天的土拍中,正榮全程陪跑、顆粒無收。

公開渠道拿不到地,還如何拓土?

相對於拓土的失利,正榮更棘手的難題在於,規模上去了,但虛胖程度很嚴重。而作為黃檔房企,債務上升,盈利能力下滑,也給它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01

正榮集團1998年在福州成立,旗下正榮地產於2018年在香港上市,截至2020年中,已投資布局長三角、環渤海、中部、西部、海西、珠三角等6大區域。

作為閩系房企,正榮以長三角、環渤海為最主要陣地,2018年開始向珠三角、西部成渝地區進行全國化擴張。

由於聚焦一二線城市,重慶和成都成為正榮地產西進的重要目標。

來源:正榮官網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7月,正榮聯手西藏利農、中關村生態鄉村創新服務聯盟,在成都市郫都區打造田園綜合體,以曲線的方式入蓉。

2019年5月,首次在成都獨立拿地。2019年11月,2020年6月,2020年12月,正榮分別在成都市場拿地。至於重慶,正榮進入的時間和成都差不多,是在2018年6月入渝。

值得一提的是,在重慶和成都的拿地突圍時,適逢正榮地產的多位高管離職變動,所以這一拓土的動作,對正榮的規模化擴張而言,也有著一定的特殊意義。

不過,正榮地產雖然有深耕意願,成績卻相當一般。比如在成都首次獨立拿地,距成都正榮置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間隔了約一年多。

此外,2021年年中報顯示,正榮在重慶和成都的項目,一共只有7個,其中成都5個,重慶2個。如果將成都的桂湖正榮府一期二期合併,那嚴格來說只有4個。

來源:正榮年中報

銷售方面,成渝所在的華西區域,上半年合約銷售額占比只有3.1%,長三角為56.7%。

上半年營收方面,華西區域更是可以忽略不計,而2020年的營收占比,同樣只有2.5%。

進入成渝三年,如此成績只能說平平無奇。所以,這次正榮積極報名,和一眾地方國企參與成都土拍,並不奇怪。

然而,最終只是打了個醬油。未來正榮在成渝的市場份額,還能否得到有力提升,成渝是否能成為撬動規模的重要支點,這些都要打上大大的問號。

02

踴躍報名的正榮,在成都集中供地上顆粒無收,這也是中小型民企在當前房地產市場競爭弱勢的一個縮影。

畢竟,隨著政策收緊,成都等重點城市,對土拍進行了嚴格的限制。限房價、競地價、定品質的模式,考驗的不僅僅是操盤能力,還有房企的財務穩健程度。

來源:正榮年中報

在這方面,正榮相較於那些以穩健著稱,且融資更有保障的地方國企,自然缺少足夠優勢,更容易束手束腳。

以三道紅線為例,上半年,正榮剔除預收帳款的資產負債率72.4%,相比上年末下降4.2個百分點,踩中一道線,屬於黃檔房企。

正榮的債務踩線,是前些年激進擴張的結果。

自從2016年總部搬到上海開始,正榮延續了閩系房企一貫的激進作風,在全國四處拿地,拓展業務版圖。其中2019年新增了41宗土儲,2020年上半年則新增32宗。

得益於強有力的全國拓土,正榮近幾年的銷售增長几乎是直線上升。2016年到2020年,其全口徑銷售額分別為392.92億元、702億元、1080億元、1307億元、1419.01億元。

2020年受疫情影響有所放緩,但前幾年,正榮的銷售增長之快肉眼可見。而在去年的克而瑞全口徑銷售榜上,正榮集團位列第22位。

不過,規模快速擴張伴隨的問題是,正榮的債務總量也在日益走高。2020年,正榮的總負債金額為1837.5億元,而今年上半年為2033.05億元,增長超10%。

考慮到正榮還存在明股實債的嫌疑,真實負債可能還要更高。這樣的財務結構,以及依舊踩線的局面,對未來的融資和拿地,多少會造成一定影響。

03

除了債務踩線的壓力,正榮的另一個棘手難題在於,為了給增長提速,它大量採取了合作開發的模式,聯營、合營項目多,導致規模注水嚴重。

財報顯示,2017年至2019年,正榮地產的全口徑銷售額分別為702億元、1080億元、1307億元,但權益銷售金額分別只有351億元、361億元、372億元,幾乎沒有增長。

對於犧牲權益占比來做大規模的擴張模式,正榮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強的路徑依賴。

來源:正榮年中報

比如在今年上半年新增的24塊地中,占有100%權益的只有廣州、西安、廈門的3塊,其他全都是合作開發,並且大量地塊的權益占比低於50%。

在如今的環境下,合作開發能夠整合各方資源,規避風險,降低開發的成本,但依賴過重不僅導致規模增長成色低,還會拖累企業利潤。

今年上半年,正榮的合約銷售金額達到了823億元,同比增長47%。營收為160億元,同比增長只有10%,淨利潤15億元,同比增長18%,和銷售增速相比可謂黯然失色。

來源:正榮官網

盈利能力方面,毛利率由2020的20.3%,降到上半年的19.1%;淨利率由2020年的9.86%,降到上半年的9.39%,都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而按照今年設定的1500億元的銷售目標,正榮踩剎車的跡象相當明顯。

那麼,擴張減速後的正榮,能否在優化債務的同時,實現盈利能力的提升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的土儲中,新增項目90%位於一二線城市。而2020年,正榮的土儲構成中,82%位於一二線城市。

換言之,正榮在一二線城市的投拓力度還有加強的趨勢。那麼,在一二線城市調控升級、利潤壓縮的背景下,正榮要改善盈利指標,無疑會更加困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