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開啟音樂會2.0時代:推倒山頂與VIP的那堵牆

南方人物周刊 發佈 2020-02-27T20:23:15+00:00

音樂會2.0時代的帷幕正在徐徐拉開,它為短視頻的未來,也為大眾生活的未來解鎖了更多可能。快手帳號迷彩小護士團隊背後是一群甘肅的年輕醫護人員,開通快手至今,他們已經發布了660多個視頻,當他們到達武漢方艙醫院後,方艙醫院也逐漸被帶動得露出了活力。

線上音樂會的出現如同一個強有力的紐帶,把孤立的、原子化的人群重新聯結起來,使脫嵌的個體從「孤獨感」向「社群感」轉變,從而紓解焦慮、互相取暖。

音樂會2.0時代的帷幕正在徐徐拉開,它為短視頻的未來,也為大眾生活的未來解鎖了更多可能。

全文約2877字,細讀大約需要8分鐘

一個人的喜樂感染一群人

如果在梁群創作的快手短視頻的留言區進行一次數據分析,出現最多的字眼大概是「加油」「梁醫生辛苦了」。

梁群就職於武漢市第七醫院感染科。從2020年1月22日醫院被徵用作為發熱定點單位正式運行之後,為了方便隔離和上班,她和同事們一直住在附近同樣被政府徵用的酒店裡,一個多月沒有回家。正月十五這一天,她把病區里同事送來的湯圓拍了下來,這成了她發布的第一條記錄疫情前線的快手短視頻素材片段。

從這天起,她一度以每天一條的頻率更新,內容有工作的日常,患者病情的變化,對網友的囑咐。一個月里,她在快手上發布了20條視頻,被7.4萬粉絲關注,視頻播放量超過1200萬並得到了50萬個點讚。

梁群醫生的快手日常

一屏之隔,聯通了抗疫的前線與大後方。在快手短視頻的評論區里,網友跟著梁群的鏡頭,看到了醫生之間最新的打招呼方式是「你還健康嗎?」,看到了他們儲存奢侈品「N95口罩」的保險柜,看到了醫護人員褪去防護服之外,作為妻子、女兒的喜怒憂懼。

有些人選擇用短視頻記錄下平凡的點滴,有的人則在苦中作樂,在真實的現況中找到溫暖和治癒的時刻。快手帳號迷彩小護士(圓圓糖)團隊背後是一群甘肅的年輕醫護人員,開通快手至今,他們已經發布了660多個視頻,當他們到達武漢方艙醫院後,方艙醫院也逐漸被帶動得露出了活力。

方艙醫院裡收治的大多是輕症病人,身體狀態相對穩定,但不少人由於對新冠肺炎的恐懼,而產生了不小的心理壓力和焦慮情緒。醫護人員們儘量要求自己成為「全能戰士」,對病人進行心理疏導成為了他們的日常任務,他們甚至帶著患者耍起了太極拳,跳起了廣場舞,唱起了歌。

視頻里的樂觀,也透過快手螢幕呈現在網友面前。有人看著視頻覺得心酸又高興,「一個人的喜樂真是感染了一群人」,他們發現,在冰冷殘酷的疫情和病毒之外,「音樂真的有助於治癒人心」。

方艙醫院裡跳舞的醫護人員

國家衛健委曾向梁群所在的第七醫院派出5名心理諮詢專家。一個月以來,作為醫生,見了太多生命無常,梁群和同事們都經歷了起起落落的情緒波動。前些天,她和同事們討論起疫情結束後的計劃,說自己想去「擁抱春天,感受春天」,也想「瘋狂一下」,去聽一場蕭敬騰的演唱會,每次聽他的歌都會帶給她力量。

她把自己的小心愿寫在微博里,沒想到當晚直接得到了蕭敬騰本人的點讚回覆:「謝謝你這麼棒!一定要照顧好自己!想聽什麼歌,我都唱給你聽!」為她加油打氣,還有粉絲承諾要送她一張演唱會的門票。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好在山的另一頭,有無數人正在想盡辦法,為身處困境中的人搭建起求生的通道。山腳下,也有人在舉起手中的火把,為他們照亮黑暗。

治癒系音樂

梁醫生髮出微博幾天後,蕭敬騰將自己的音樂會搬進了快手直播間,用線上直播的方式,讓梁群和更多的網友感受音樂的治癒力量。

2月26日晚上,在直播間裡,蕭敬騰連麥了剛剛結束當天工作的梁醫生,身著防護服的醫生有點激動,說疫區的情況正在漸漸變好,蕭敬騰隔著螢幕真誠地向她和一線醫護人員鞠了一躬:「全世界的朋友都要謝謝你們,為我們這麼拚命,努力。聽你們說情況好轉,有改變,這已經是最好的事情。今年只要平安就算勝利。」並為梁醫生唱了一首她最近常聽的公益歌曲《保重》。

蕭敬騰在線上音樂會和梁醫生連麥互動

線上音樂會對於對粉絲們來說,從前排到山頂的距離被悄然抹平,互動近在咫尺。

疫情期間,線下活動場所紛紛停擺,電影撤檔、演唱會延期,往日一切文娛活動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而此時刷刷短視頻,看看久違的人間煙火氣,能感覺到自己乾巴巴的一顆心,正一點點地變鮮活。

種種數據表明,音樂往往是身處焦慮中的人們不約而同的選擇,它能夠暫時解救人們於情緒的陰霾,是拯救枯燥最便捷卻最溫情的手段。阿里文娛發布的《「史上最長假期」雲生活報告》也顯示,小視頻成為人們休閒娛樂的主要方式,用戶觀看量增長60%。

雖然音樂並非療愈的特效藥,但作為治療的輔助功能確實由來已久。文藝復興時期有人認為音樂的價值在於能安慰人,使人擺脫恐懼與胡思亂想。18至19世紀開始有許多醫生採用音樂作為輔助治療手段。1944年美國密西根大學首次設置了音樂治療課,1945年美國國家音樂聯合會建立了音樂治療委員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隨著發展退伍軍人康復措施而興旺發達。

音樂的魔力便是如此。疫情之下,快手策劃了治癒系和雲陪伴的「線上音樂會」,而第一場就由寶石Gem拉開序幕。在寶石Gem創作的歌曲中,家鄉東北成了歌中的文化底色。他曾在採訪中把東北文化作了很美的比喻——「在凋零中開出一束花」,在絕望中開啟希望。他認為這就像是九十年代迪廳熱氣騰騰的景象,是凜冽冬天裡人們燃起的樂觀鬥志,讓人們願意相信,待到春暖花開時,人生海海,一切都會好起來。

正如網友給梁群醫生的短視頻留言所說,「冬盡春來,我們會迎來春掛枝頭!」「黑夜過後,終是光明。」

音樂會的雲時代

某種程度上,線上音樂會成為了「異托邦」式的存在。

在福柯看來,「異托邦」不是一個偏居一隅的「另類空間」,而是一個具有中介性、連接性的功能地帶。它與現實世界平行,同時又對現實世界進行重新規劃與顛覆。

線上音樂會的出現為人們構建了一個兼具公共性與私人化的社會舞台,有效實現了日常生活的群體互動及自我彌合。

正如在快手,每天有超過3億活躍用戶,分布在一線城市到農村腹地。從都市精英到小鎮青年,他們在直播間的廣場上,不僅構建了個體自我情感表達方式,也在群體互動中實現個體需求,通過編制群體性文化符號,並在這種儀式符號中獲得了認同感與歸屬感,打破常態。

快手直播間的活躍舞台

時代大背景對此進行了佐證。

QuestMobile發布的《2020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戰疫」專題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春節成為「最長假期、最宅春節」,移動網際網路日活躍用戶規模、日均用戶時長均創下歷史新高。中國網際網路發展20餘年,第一次出現這樣大規模的「數字移民潮」——從線下到線上,空曠的住宅區、緊閉的防盜門取代了曾經熱鬧開放的公共空間,缺少交流與互動,交際的需求都需要一個宣洩的出口。

而線上音樂會的出現如同一個強有力的紐帶,把孤立的、原子化的人群重新聯結起來,使脫嵌的個體從「孤獨感」向「社群感」轉變,從而紓解焦慮、互相取暖。

都市的年輕人浸潤於文娛便利的綠洲太久,如今快樂的源泉突然被抽離,精神慰藉還沒找到新的有效途徑。而在更廣範圍的地域中,線下消費的習慣未完全養成。翻翻歷史,幾乎每一次重大公共事件過後,都是一次社會的解構重構,一些枯朽悄然消失,一些新芽破土新生。如今正是打破「摺疊」,進階新的生活方式的時機。

可以說,快手舉辦的線上音樂會也是一場大型社會實驗。伴隨著種種嘗試的深入和成熟,文娛產業即將開始新一輪的自我升級。橫亘在城鄉消遣之間的無形的牆可以被慢慢推倒,給人們以更多的維度和選擇享受生活,也真正意義上打通視聽體驗的「最後一公里」甚至最後一厘米。

長久以來,許多人通過短視頻找到了自己生存的價值,讓那些曾被忽略、輕視的人被更廣闊的世界所發現、看見;而今,更多不同的、真實的、虛擬的世界都能通過平台在人們眼前鋪展開來,如同展開的觸角,幫助大眾與更廣闊的天地相連。

音樂會2.0時代的帷幕正在徐徐拉開,它為短視頻的未來,也為大眾生活的未來解鎖了更多可能。而快手,正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推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