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死後,諸葛亮只是哭了一會,而這個人死了,諸葛亮卻當場吐血

方圓文史 發佈 2020-02-06T23:49:40+00:00

我們知道,在三國鼎立之後,魏蜀吳三國三分天下,其中屬曹魏占據的土地最廣,且軍事實力最強。但即便是這樣,作為蜀漢丞相的諸葛亮在劉備死後,毅然舉全國之力,發動了北伐戰爭,企圖實現「中興漢室」之夢想,但大家都知道,這不過就是一個幌子而已。

我們知道,在三國鼎立之後,魏蜀吳三國三分天下,其中屬曹魏占據的土地最廣,且軍事實力最強。而蜀國在三國中也能勉強排到第二,東吳則相對比較弱一些。但就綜合國力來說,以蜀漢的實力,能維持三國鼎立之局面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但即便是這樣,作為蜀漢丞相的諸葛亮在劉備死後,毅然舉全國之力,發動了北伐戰爭,企圖實現「中興漢室」之夢想,但大家都知道,這不過就是一個幌子而已。諸葛亮北伐之舉,純屬勞民傷財,並無半點實用之處。為何這麼說呢?

我們知道,此時蜀漢原本擁有的戰略要地荊州已經被東吳奪去,蜀國想要發動大規模的北伐戰爭,其後勤保障就只能從漢中之地運送,但蜀地山路崎嶇,交通不便,想要維繫幾十萬大軍的日常開支,其困難猶如登天一般。

但諸葛亮就偏偏要去執行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他給眾將士的任務則非常之艱巨,也至於很多骨幹人員最後因負擔太重而崩潰了。其中趙雲和張苞就是典型的例子。

首先來說趙雲,他雖然位居五虎上將,但是他的軍旅生涯卻並不是那麼如意,他在蜀國的存在感可以說非常之低。也許對於很多人來說,趙雲是三國里一位名副其實的英雄,戰功赫赫,深受劉備的喜愛。但其實,歷史上的趙雲卻是個悲情人物,他雖有赫赫的戰功,但卻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

比如在建安二十四年的時候,劉備奪下漢中並自立為漢中王,隨即便封賞了手下的四位大將,即封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而此時的趙雲不過就是一個翊軍將軍,屬於典型的雜號將軍。等到蜀漢建國後,劉備又開始大封諸侯,但此時的趙雲才是一個中護軍,後來為真難將軍,隨後又遷鎮東將軍。相對於其他幾員大將來說,趙雲的地位非常之低。

好不容易熬到劉備去世,後主劉禪繼位,原本可以得到大升的趙雲卻還是個鎮東將軍,而比他晚來很久的魏延卻已經是涼州刺史了。所以由此可見,趙雲始終都沒有進入到蜀漢政權中最高層級的將軍行列,依然在末端行走。

建興七年,趙雲壽終正寢,諸葛亮對於這個老將軍,心中雖然有敬佩之心,但卻始終對他不感冒,所以在趙雲去世後,諸葛亮只是哭了一小會兒,就開始準備北伐事宜了。 其實關於趙雲的真正死因,我們可以從陳壽的《三國志》中推斷得知,這與他年邁征戰,過度勞累有關,當然了,也與他屢次被貶後心情抑鬱有很大關係。

但是張苞就不一樣了,張苞是此時蜀國屈指可數的虎將,在諸葛亮第二次北伐中,張苞率領蜀軍相繼攻破了陰平、武都二城,將魏國大將郭淮、孫禮打得落荒而逃。但是,就在張苞去追郭孫二人的時候,不慎跌入山澗,撞破了頭,最後送至成都搶救無效去世。

諸葛亮聽聞張苞去世的消息之後,頓時失聲痛哭,口吐鮮血,當場昏倒在地上。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會問,這張苞究竟有何能耐?對蜀漢有多重要?為何諸葛亮聽到他的死訊後會有如此表現呢?」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因為諸葛亮想要順利實施他那所謂的北伐大計就得依靠武將,而偏偏現在蜀漢最缺的就是武將,原來的五虎將已經相繼離世,能征善戰者寥寥無幾,此時的蜀漢已經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尷尬窘境。

張苞的離世,蜀中能夠撐得起台面的將領已經很少了。而對於諸葛亮來說,失去張苞這員虎將,無疑給北伐又增加了一層困難,所以想要實現所謂中興漢室的夢想,也就意味著遙遙無期了。

參考文獻:《三國演義》、《三國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