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著作《荀子》全文·註解及譯文 (禮論篇)

愛我國學 發佈 2020-02-06T02:25:10+00:00

禮的內容,荀子認為有"養"和"別"兩個方面。"養"即"養人之欲,給人之求",即滿足人的物質慾望和需求,"別"即"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荀子認為這兩者是相互依存的。文章對禮的內容進行了詳細地分析,並重點論述了喪祭之禮,然後提出了"隆禮"的觀點,指出禮是治國的根本,


《荀子》是戰國末年著名唯物主義思想家荀況的著作。該書旨在總結當時學術界的百家爭鳴和自己的學術思想,反映唯物主義自然觀、認識論思想以及荀況的倫理、政治和經濟思想。

荀子·禮論篇

荀子禮論

【原文】


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1〕,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於物,物必不屈〔2〕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

【註解】


〔1〕度量:所以,定多少之數。分界:所以定彼此之分。
〔2〕屈:竭盡。

【譯文】


禮的興起因為什麼?答:人生來就有慾望,有慾望而得不到,就不可能不去尋求;尋求而沒有限度和界限,就不能不爭奪;爭奪就產生混亂,混亂則導致無法收拾的局面。過去的聖王憎恨這種混亂的局面,所以制定禮義以區分等級界限,以調節人們的慾望,滿足人們的需求,讓人們的慾望一定不會因為物質的不足而得不到滿足,物質也一定不會因為慾望之無窮而耗盡,慾望與物質相互制約而長久地保持協調,這就是禮的源起。

【原文】


故禮者,養也。芻豢〔1〕稻粱,五味調香〔2〕,所以養口也;椒蘭芬謨〔3〕,所以養鼻也;雕琢、刻鏤、黼黻、文章〔4〕,所以養目也;鐘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養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5〕,所以養體也。故禮者,養也。

【註解】


〔1〕芻(chú)豢(huàn):指牛羊豬犬之類的肉類。
〔2〕香:當作"益",通"和"。
〔3〕謨(bì):芳香。
〔4〕黼黻(fǔfú):繡有各種華麗花紋的服裝。文章:錯雜的色彩花紋。
〔5〕疏:通,指敞亮。檖(suì):深遠。越席:蒲蓆。笫(zǐ):竹編的床蓆。几筵:古代人席地而坐,依靠的叫幾,墊席叫筵。

【譯文】


所以,禮就是滿足人的慾望的。魚肉五穀,美味佳肴,是用來滿足人的嘴巴需求的;各種香味,是用來滿足人的鼻子需求的;雕刻精美的器皿和花紋色彩美麗的衣服,是用來滿足人的眼睛需求的;鐘鼓、管磬、琴瑟、竽笙等各種樂器,是用來滿足人的耳朵需求的;高屋大房,竹蓆几筵,是用來滿足人的身體需求的。所以禮也是用來滿足人的慾望的。

【原文】


君子既得其養,又好其別。曷謂別?曰: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1〕皆有稱者也。故天子大路〔2〕越席,所以養體也;側載睪芷〔3〕,所以養鼻也;前有錯衡〔4〕,所以養目也;和鸞〔5〕之聲,步中武、象〔6〕,趨中韶、龗〔7〕,所以養耳也;龍旗九斿〔8〕,所以養信〔9〕也;寢兕、持虎、蛟韅、絲末、彌龍〔10〕,所以養威也;故大路之馬必倍至教順,然後乘之,所以養安也。孰知夫出死要節之所以養生也!孰知夫出費用之所以養財也!孰知夫恭敬辭讓之所以養安也!孰知夫禮義文理〔11〕之所以養情也!故人苟生之為見,若者必死;苟利之為見,若者必害;苟怠惰偷懦之為安,若者必危;苟情說〔12〕之為樂,若者必滅。故人一之於禮義,則兩得之矣;一之於情性,則兩喪之矣。故儒者將使人兩得之者也,墨者將使人兩喪之者也,是儒、墨之分也。

【註解】


〔1〕輕重:卑尊。稱:相稱,合宜。
〔2〕大路:即"大輅",古代天子坐的車。
〔3〕側:大路的兩旁。載:放置。睪(zé)芷:香草。軍,能"澤"。
〔4〕錯:塗飾。衡:車前的橫木。
〔5〕和鸞:車上的鈴。
〔6〕武:武王樂。象:武王舞。
〔7〕韶:舜樂。龗:湯樂。
〔8〕斿(liú):旗上的飄帶。
〔9〕信:通"伸",又通"神",神氣。
〔10〕寢兕:臥著的犀牛。持虎:蹲著的虎。蛟韅(xiǎn):鮫魚皮做的馬肚帶。韅,馬肚帶。絲末:絲織的蓋車布。彌龍:金飾的龍首,在車子的衡軛的末端。
〔11〕禮義文理:禮義的各種規範和儀式。
〔12〕說:同"悅"。

【譯文】


君子既得到了養欲之道,同時也強調其中的區別。什麼是區別呢?答:就是貴賤有等級、長幼有差別,貧富尊卑都有與其相稱者。所以天子出門則乘大輅,坐蒲蓆,用這些來使其身體舒服;車兩邊放上香草,是為了滿足嗅覺的需要;鍍金的橫木,是為了讓眼睛看著舒服;車上和鸞的聲音,慢行的時候,合乎武、象的音樂,疾走的時候,合乎韶、龗的音樂,是為了聽上去悅耳;龍旗上有九條飄帶,是為了顯示君主的氣派;車輪上畫的臥著的犀牛、蹲著的虎、鮫魚皮做的馬肚帶、絲織的車簾、金飾的龍首,都是為了襯托君主的威嚴;所以為天子駕車的馬,一定要選擇天性馴良的,並教之使其馴服,然後才能乘坐,目的就是為了讓天子安心舒適。誰會知道捨生而求名節也是為了養生!誰會知道捨得花錢也是為了求財!誰會知道恭敬辭讓也是為了達到安定無爭奪!誰會知道禮義儀式也是為了培養高尚的情感!所以一個人假如只是一味貪生,這樣的人就一定會死!假如一個人只是一味貪利,這樣的人就一定會招來禍害!假如一個人安於鬆懈懶惰,這樣的人就一定會有危險!假如一個人只以滿足性情為樂,這樣的人就一定會喪失禮義道德!所以一個人專一於禮義,那麼性情和禮義都可以得到;一個人一味追求性情的滿足,那麼兩樣都會失去。所以儒家是要使人兩樣都得到,墨家則是要使人兩樣都失去,這就是儒、墨的區分所在。

【原文】


禮有三本〔1〕: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焉,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2〕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註解】


〔1〕本:根本,本源。
〔2〕隆:推崇。

【譯文】


禮有三個本源:天地,是生命的本源;先祖,是族類的本源;師長,是治理國家的本源。沒有天地,生命從何而來?沒有先祖,我們從何而來?沒有師長,國家如何得到治理?三者缺一方面,人們就沒法得到安寧。所以禮,上是用來祭祀天的,下是用來祭祀地的,也是表示對祖先和君師的尊重。是禮義的三個根本。

【原文】


故王者天太祖〔1〕,諸侯不敢壞,大夫士有常宗〔2〕,所以別貴始〔3〕。貴始,得〔4〕之本也。郊〔5〕止乎天子,而社〔6〕止於諸侯,道〔7〕及士大夫,所以別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宜大者巨,宜小者小也。故有天下者事七世〔8〕,有一國者〔9〕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10〕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11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廟,所以別積厚者流澤廣12,積薄者流澤狹也。

【註解】


〔1〕天太祖:以太祖配天祭祀。太祖,每個朝代的開創皇帝。
〔2〕常宗:指"百世不遷之大宗",即一個宗族的嫡長子傳下來的大宗。
〔3〕別貴始:重視各自宗族的始祖。
〔4〕得:通"德"。
〔5〕郊:古代的祭天之禮。
〔6〕社:古代的祭地之禮。
〔7〕道:除喪服的祭祀。
〔8〕有天下者:指天子。事七世:侍奉七代祖先,即可以立七代祖先的神廟。
〔9〕有一國者:指諸侯。《禮記·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
〔10〕五乘之地者:五十里封地,指大夫。古代十里為成,每成出兵車一輛。
11三乘之地者:指士。
12積厚:功業大。積,通"績"。流澤:流傳給後世的遺風。澤,遺風。

【譯文】


所以做王的人將開國君主配天進行祭祀,諸侯也不敢毀壞始祖的宗廟,大夫和士也都有百世不變的祭祀的大宗,目的就是為了表示尊重各宗族的始祖。尊重始祖,就是道德的開始。只有君主才能祭天,只有諸侯以上的才能祭地,士大夫以上的都可以有除喪服的祭祀,這就是為了有所區別,只有尊貴的才能侍奉尊貴的,卑賤的只能侍奉卑賤的,應該大的就大,應該小的就小。所以天子可以立七代祖先的廟,諸侯可以立五代祖先的廟,大夫可以立三代祖先的廟,一般的士階層可以立二代祖先的廟,普通勞動者,不可以設立宗廟,目的就是要有所區別,讓功業大的流傳廣大,功業小的流傳狹小。

【原文】


大饗〔1〕,尚玄尊〔2〕,俎〔3〕生魚,先大羹〔4〕,貴食飲之本〔5〕也。饗〔6〕,尚玄尊而用酒醴〔7〕,先黍稷而飯稻粱〔8〕,祭,齊大羹而飽庶羞〔9〕,貴本而親用也。貴本之謂文〔10〕,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大一〔11〕,夫是之謂大隆〔12〕。故尊之尚玄酒也,俎之尚生魚也,豆〔13〕之先大羹也,一也。利爵之不醮也,成事之不俎不嘗也,三臭〔14〕之不食也,一也。大昏之未發齊也,大廟之未入屍也,始卒之未小斂也,一也。大路之素末〔15〕集也,郊之麻統也,喪服之先散麻也,一也。三年之喪,哭之不反〔16〕也,清廟之歌,一唱而三嘆也,縣一鍾,尚拊、膈〔17〕,朱弦而通越也,一也。

【註解】


〔1〕大饗(xiǎnɡ):在太廟中合祭歷代祖先。
〔2〕尚:同"上",供上。玄尊:盛清水的酒杯。這裡用清水作為酒。
〔3〕俎(zǔ):祭器,盛載魚肉。
〔4〕大羹:不加調味的肉汁。大,讀作"太"。
〔5〕本:本源,本始。

〔6〕饗:通"享",指四季的廟祭。
〔7〕用:酌獻。酒醴:甜酒。
〔8〕黍(shǔ)稷(jì):指五穀糧食。飯稻粱:指供上熟米飯。
〔9〕齊:讀為"躋",升。庶羞:指各種美味。
〔10〕文:文飾。指禮的形式。
〔11〕大一:太一,太古之時。大,同"太"。
〔12〕大隆:最隆重。
〔13〕豆:古代盛食物的器皿。
〔14〕臭:用鼻子聞其氣,意思是食畢。
〔15〕素末:即上文的"絲末",絲織的車簾。
〔16〕不反:指哭聲很大,好像往而不返。
〔17〕拊(fǔ)、膈(ɡé):都是古代樂器。

【譯文】


在太廟中合祭歷代祖先,供上盛著清水的酒杯,將生魚放在俎中,先獻上沒有調料的肉汁,這是表示尊重飲食的本源。四季祭祖的時候,供上盛著清水的酒杯,然後供上甜酒,先獻上五穀糧食,然後獻上熟米飯,每月的祭祀,供上沒有調料的肉汁,然後獻上各種美味的食品,這表示既尊重飲食的本源,又便於被祭祀者食用。尊重飲食的本源是禮的形式,便於食用近於人情常理,兩者相合就成為完備的禮儀,而合乎太古時代的情況,這就是最隆重的禮。所以用酒杯供上清酒,用俎供上生魚,用豆獻上沒有調料的肉汁,意思是一致的,都是要尊重飲食的本源。"屍"不把"利"獻上的酒喝乾凈,祭祀完畢不嘗俎上的生魚,對於獻上的食物三次歆享其氣而不吃掉,意思也是一致的,都是表示祭祀完畢。舉行盛大的婚禮還沒有開始去迎親的時候,祭祀太廟時"屍"還沒有進入的時候,人剛死去還沒有換上壽衣的時候,這都是禮剛開始的情況。大輅上絲織的車簾,郊祭時戴的麻布帽,喪服腰間所系的麻帶,都是表示禮的服飾要跟從簡樸的原則。人死三年祭祀的時候,哭聲嚎啕,唱《清廟》之歌,一人唱而三人和,懸掛一口鐘,上面有拊、膈,將瑟的底部穿上孔,這也都是表示禮的儀式應該質樸不文。

【原文】


凡禮,始乎稅〔1〕,成乎文,終乎悅校〔2〕。故至備,情文俱盡;其次,情文代勝;其下,復情以歸大一也。天地以合〔3〕,日月以明,四時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萬物以昌,好惡以節,喜怒以當,以為下則順,以為上則明,萬變不亂,貳之則喪也〔4〕。禮豈不至矣哉!立隆以為極〔5〕,而天下莫之能損益也。本末相順〔6〕,終始相應〔7〕,至文以有別,至察以有說〔8〕。天下從之者治,不從者亂;從之者安,不從者危;從之者存,不從者亡。小人不能測也。

【註解】


〔1〕稅:應作"脫",簡略。
〔2〕校:當作"恔"(xiào),快意,稱心。
〔3〕合:和諧,調和。
〔4〕貳:違背。喪:丟失。
〔5〕立隆:指建立完備的禮制。隆,中正,最高的準則。極:最高準則。
〔6〕本:禮的根本原則。末:禮的各種具體規定。
〔7〕終:即前面所言終於悅恔。始:即前面所言始於疏略。
〔8〕說:所以然之理。

【譯文】


禮,開始時都很簡陋,逐漸完備,最後達到樂的境界。所以禮達到最完備的時候,人情能得到充分的表現,禮儀也能非常完善;次一等,或者情勝過文,或者文勝過情;最次一等,是只重視質樸的情感,回歸到太古之時的情況。天地因為有禮而更加調和,日月因為有禮而更加明亮,四時因為有禮而更加有序,星辰因為有禮而正常運行,江河因為有禮而奔流不息,萬物因為有禮而繁榮昌盛,人之好惡因為有禮而得到節制,喜怒因為有禮而恰當得宜,用禮來約束百姓,百姓就順從,用禮來規範君主,君主就會賢明,以禮為標準,則世間萬物雖然變化多端也不會混亂,違背禮就會失去這些。禮,難道不是最高的境界嗎!建立完備的禮製作為最高準則,那麼天下就沒有什麼東西能對它有所更正。禮的根本原則和具體規則互相順應,情感和儀式互相應合,最完備的禮義,尊卑則有別,最細密的禮義,是非標準就會清楚。遵循禮義之道天下就會得到治理,不遵循就會混亂,遵循禮義之道天下就會安定,不遵循就會危險,遵循禮義之道天下就會保全,不遵循就會滅亡。小人是不能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的。

【原文】


禮之理誠深矣,"堅白"、"同異"之察入焉而溺〔1〕;其理誠大矣,擅作典制〔2〕辟陋之說入焉而喪;其理誠高矣,暴慢、恣睢、輕俗以為高之屬入焉而隊〔3〕。故繩墨誠陳矣,則不可欺以曲直;衡誠縣矣〔4〕,則不可欺以輕重;規矩〔5〕誠設矣,則不可欺以方圓;君子審於禮,則不可欺以詐偽。故繩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規矩者,方圓之至;禮者,人道〔6〕之極也。然而不法禮,不足禮〔7〕,謂之無方〔8〕之民;法禮足禮,謂之有方之士。禮之中焉能思索,謂之能慮;禮之中焉能勿易〔9〕,謂之能固。能慮能固,加好者焉,斯聖人矣。故天者,高之極也;地者,下之極也;無窮者,廣之極也;聖人者,道之極也。故學者,固學為聖人也,非特學為無方之民也。

【註解】


〔1〕堅白:即"離堅白",名家公孫龍的命題之一。同異:即"合同異",名家惠施辯論的命題之一。察:察辯。溺:淹沒。
〔2〕擅作典制:擅自編造典章制度。
〔3〕暴慢、恣睢:胡作非為,放蕩不羈。隊:同"墜",失敗。
〔4〕衡:秤。縣:同"懸"。
〔5〕規矩:圓規和曲尺。
〔6〕人道:為人、治國的原則。
〔7〕足禮:重視禮。
〔8〕無方:無道,指不走正道而走邪道。
〔9〕禮之中焉:在禮之中。意思是如果不在禮之中,即使能思索、能堅持,也是無益的。

【譯文】


禮的道理實在是深啊,"離堅白"、"合同異"之說可謂辯察,然而一旦與禮相遇,立刻就被淹沒;禮的道理真是偉大啊,那些擅自編造典章制度、邪僻淺陋的學說,一旦與禮相遇,立刻就會消亡;禮的道理實在是高明,那些胡作非為,放蕩不羈,輕薄淺俗而又自命為高的人,一旦與禮相遇,立刻就會敗倒。所以真正的繩墨標準在那裡,就沒法混淆曲直來欺騙人了;秤擺在前面,就沒法混淆輕重來欺騙人了;規矩設立了,就沒法混淆方圓來欺騙人了;君子明察於禮,奸詐不實的學說就沒法欺騙人了。所以繩墨是最直的;秤是最公平的;規矩是方圓的最高標準;禮,則是為人、治國的最高準則。不遵守禮,不重視禮,就是不走正道的人;遵守禮,重視禮,就是走正道的人。在禮之中,能思考,叫做深思熟慮;在禮之中,能不變,叫做堅定。能深思熟慮、能不變,加上愛好禮,這就是聖人了。天,是高的極限;地,是低的極限;無窮,是廣大的極限;聖人,則是道德的最高標準。所以,學習,是要學著做聖人,而不是要學做不守道的人。

【原文】


禮者,以財物為用〔1〕,以貴賤為文〔2〕,以多少為異,以隆殺〔3〕為要。文理繁,情用省〔4〕,是禮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禮之殺也。文理、情用相為內外表里,並行而雜,是禮之中流〔5〕也。故君子上致其隆,下盡其殺,而中處其中。步驟、馳騁、厲騖不外是矣〔6〕,是君子之壇宇、宮廷〔7〕也。人有〔8〕是,士君子也;外是,民也;於是其中焉,方皇周挾〔9〕,曲得其次序,是聖人也。故厚者,禮之積也;大者,禮之廣也;高者,禮之隆也;明者,禮之盡也。《詩》曰:"禮儀卒度,笑語卒獲〔10〕"。此之謂也。

【註解】


〔1〕以財物為用:指互相饋贈禮物,表達情意的行為。
〔2〕以貴賤為文:車服旗章,各有不同,貴賤所分,這就是文儀。
〔3〕殺(shài):簡省。
〔4〕文理繁,情用省:文理,威儀。情用,忠誠。文理表現於外,情用則表現於內。
〔5〕中流:中道。
〔6〕步驟:走。厲:疾飛。騖:奔馳。是:指禮的範圍。
〔7〕壇宇、宮廷:這裡是借屋宇為喻,意思是範圍,表示君子的活動應在禮的範圍內。
〔8〕有:指居住。
〔9〕方皇:通"彷徨"。周挾:周遍。
〔10〕"禮儀"兩句:此處引詩出自《詩經·小雅·楚茨》。卒,盡,完全。獲,得當。

【譯文】


禮,以財物饋贈為行禮之用,以車服旗章的不同為貴賤的文飾,以衣物車馬等多少的不同來表示上下等級,以豐厚或者簡省得當為要。文飾禮儀多,誠心少,這是隆重禮的表現。文飾禮儀少,誠心多,這是簡省禮的表現。文飾禮儀和內心的情感內外符合,互相表里,並行相會,這就是禮的中道。所以君子,對待大禮則極其隆重,對待小禮則儘量簡省,對待中等的禮則取其適中。所以,走路、疾走、快跑,君子的一切行為都不應該超出禮的範圍;這就像是君子應當住在屋宇宮廷中一樣。居住在其中就是士君子,住在它的外面,就是普通人了;如果在禮的範圍內,能夠隨意活動而又能完全符合禮的要求,這就是聖人了。所以說君子厚重的德行,是積累禮義所致;君子博大的精神,是處處遵循禮義所致;君子高尚的品德,是推崇禮的結果;君子能夠明察,是因為完全做到了禮的要求。《詩經》上說:"禮儀如果完全合乎法度,言談笑語就會得當"。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原文】


禮者,謹於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終。終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禮義之文也。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無知也,是奸人之道而倍叛之心〔1〕也。君子以倍叛之心接臧谷〔2〕,猶且羞之,而況以事其所隆親〔3〕乎!故死之為道也,一而不可得再復也,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親,於是盡矣。故事生不忠厚,不敬文謂之野〔4〕,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謂之瘠〔5〕。君子賤野而羞瘠,故天子棺槨〔6〕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然後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數,皆有褷詖〔7〕文章之等以敬飾之,使生死終始若一,一足以為人願,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極也。天子之喪動四海,屬諸侯;諸侯之喪動通國,屬〔8〕大夫;大夫之喪動一國,屬修士〔9〕;修士之喪動一鄉,屬朋友;庶人之喪合族黨,動州里〔10〕。刑餘罪人〔11〕之喪不得合族黨,獨屬妻子,棺槨三寸,衣衾三領,不得飾棺,不得晝行,以昏殣〔12〕,凡緣而往埋之,反無哭泣之節,無衰麻之服,無親疏月數之等,各反其平,各復其始,已葬埋,若無喪者而止,夫是之謂至辱。

【註解】


〔1〕倍叛之心:指背離了對死者生前的敬重。倍,通"背"。
〔2〕接:對待。臧:奴僕。谷:小孩。
〔3〕所隆親:指君主和父母。
〔4〕野:文的反義詞,表示無禮。
〔5〕瘠:薄,奉養薄。
〔6〕槨(ɡuǒ):套棺。
〔7〕褷詖(shàjiè):當作"蔞褷",棺材上的裝飾物。
〔8〕屬:合,匯聚。
〔9〕修士:士之進修者,指上士,士階層中地位較高的那一部分。
〔10〕州里:鄉里。
〔11〕刑餘罪人:指犯罪而受到制裁的人。
〔12〕昏殣(jìn):黃昏時埋葬。殣,葬,掩埋。

【譯文】


禮,對於生死之事的辦理最為慎重。活著,是生命的開始;死亡,是人生的終結;生與死都能按照禮處理得十分妥善,人道就全了。所以君子敬畏生命而慎重對待死亡。君子敬畏生命,慎重對待死亡,態度如一,這就是禮義文理了。人活著的時候善待他,人死後卻怠慢他,這是只尊敬他有知覺的時候而怠慢其無知覺的時候,這就是惡人的做法,背叛了始終如一的原則。君子用背叛之心對待奴僕、小孩尚且覺得羞恥,更何況用這種態度對待自己所尊重的君主和父母!死這件事,只能有一次而不可能有第二次,生命不可以復生,所以臣對君主的特別敬重,兒子對父母的特別敬重,在死這一點上,最能得到表達。生前對君主父母侍奉得不夠忠心誠厚,不恭敬而有禮文,這就是無禮;送死的時候不忠誠篤厚,不恭敬而有禮文,這叫做刻薄。君子輕視無禮而以刻薄為羞,所以天子的棺槨有七層,諸侯有五層,大夫有三層,士有兩層。然後衣被等所有送終之物。其多少厚薄都有一定的規定,棺槨上的裝飾物和圖案,也都有不同的等級,以此來表達敬飾之意,使生死如一,一切都滿足人的願望,這是先王之道,是忠臣孝子之極致啊。天子的喪事驚動天下,諸侯都匯聚而來參加喪禮;諸侯的喪事驚動通好之國,大夫都匯聚而來參加喪禮;大夫的喪禮驚動了同朝的官吏,修士都匯聚而來參加喪禮;修士的喪禮驚動了一鄉,朋友都匯聚而來參加喪禮;庶人的喪禮,匯聚了同族的人,驚動了鄉里。受過刑罰的人,死了不可以聚合同族鄉黨,只能聚集妻子兒女,其棺槨只能有三寸之厚,陪葬的衣服被子只能有三件,棺材上不能有裝飾,不在白天行殯,只能在黃昏時埋葬,埋葬時死者的妻子穿戴一如平常。回來時沒有哭泣的禮節,不穿麻戴孝,也沒有各種守喪的規定,埋葬後,他的妻子兒女就恢復到平時的樣子,已經埋葬後,就好像家裡沒有死人,做到這樣就止住了,這便是最恥辱的了。

【原文】


禮者,謹于吉凶不相厭〔1〕者也。紸絖聽息〔2〕之時,則夫忠臣孝子亦知其閔〔3〕已,然而殯斂之具未有求也;垂涕恐懼,然而幸生之心未已,持生之事未輟也;卒矣,然後作、具〔4〕之。故雖備家,必逾日然後能殯,三日而成服〔5〕。然後告遠者出矣,備物者作矣。故殯,久不過七十日,速不損五十日。是何也?曰:遠者可以至矣,百求可以得矣,百事可以成矣,其忠至矣,其節大矣,其文備矣〔6〕。然後月朝〔7〕卜日,月夕卜宅,然後葬也。當是時也,其義〔8〕止,誰得行之?其義行,誰得止之?故三月之葬,其貌〔9〕以生設飾死者也,殆非直留死者以安生也,是致隆思慕之義也。

【註解】


〔1〕相厭:互相遮掩。厭,掩。
〔2〕紸(zhù)絖(kuànɡ)聽息:把新棉絮放在快死者的鼻前,觀察病者的氣息,看其是否斷氣。紸,安放。絖,新棉絮,易動,所以用來試病者的氣息。
〔3〕閔:病非常重。
〔4〕作:開始作。具:備。
〔5〕成服:穿喪服。
〔6〕文:器用和儀制。
〔7〕月朝:當作"日朝",早上。下文"月夕"當作"日夕",晚上。
〔8〕義:這裡指按照禮的規定去辦理喪事的原則。
〔9〕貌:象,效法。

【譯文】


禮,對於吉凶之事最為謹慎,不能讓它們互相混淆。人在彌留之際,雖然忠臣孝子知道他病得很重,但殯殮的物品,還不能準備;雖然流淚恐懼,但期望病者能活下來的心還存在,所以還做著侍奉活者的事;人死了,才開始準備殯殮之物。所以雖然是準備充分的人家,也一定要過幾天才能殯葬,三天後再穿孝服。然後去外地報喪的人才可以出發,準備物品的人才開始辦理。所以殯葬,長的不超過七十天,短的不會低於五十天。這是什麼原因?答:這樣的話,遠方弔唁的人可以趕來了,需要準備的各種東西也都齊全了,各種要辦的事情也都做好了,可以說誠心到了極點,人子之孝節也都盡到了,各種器用和儀制也都完備了。然後早上占卜選擇下葬的日期,下午占卜選擇下葬的地點,之後才能下葬。在這種時候,按照禮的要求應當停止的,誰能強行再做什麼?按照禮的要求該做的事情,誰能停止不做?所以三個月以後再埋葬,三個月之內效法活著時的陳設來裝飾死者,這並不是為了要留下死者來安慰活人,而是對死者表達尊重悼念的感情。

【原文】


喪禮之凡〔1〕:變〔2〕而飾,動而遠〔3〕,久而平。故死之為道也,不飾則惡,惡〔4〕則不哀,爾〔5〕則玩,玩〔6〕則厭,厭則忘〔7〕,忘則不敬。一朝而喪其嚴親,而所以送葬之者不哀不敬,則嫌〔8〕於禽獸矣,君子恥之。故變而飾,所以滅惡也;動而遠,所以遂敬也;久而平,所以優生〔9〕也。

【註解】


〔1〕凡:總括,概要。
〔2〕變:指屍體變形。
〔3〕動而遠:越動越遠。此即子游所謂"飯於牖下,小斂於戶內,大斂於阼階,殯於客位,祖祭於庭,葬埋於墓"的意思(《禮記·檀弓》)。
〔4〕惡:醜惡。這裡指屍體變形很難看。
〔5〕爾:通"邇",近。
〔6〕玩:狎昵。
〔7〕忘:應為"怠",怠慢。下同。
〔8〕嫌:疑似。
〔9〕優生:對活著的人有好處,不使其因哀傷毀傷身體。

【譯文】


喪禮的大要是:屍體逐漸變形,要加以整飾,從入殮到殯葬,死者放的地方越來越遠,時間久了哀痛的心情要逐漸平復。所以對待死者,屍體不整飾就很難看,難看就不會引起生者的悲哀,太靠近就會狎昵,狎昵就會討厭,討厭則會怠慢,怠慢就會產生不敬。一旦失去了自己尊敬的父母,而送葬的人卻不哀不敬,這就與禽獸近似了,君子是以此為恥的。所以屍體變形就要整飾,目的是為了避免難看;死者放的地方越來越遠,是為了表達對死者的敬意;時間久了,哀痛的心情慢慢平復,是為了讓生者好好活下去。

【原文】


禮者,斷長續短〔1〕,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者也〔2〕。故文飾、粗惡、聲樂、哭泣、恬愉、憂戚,是反也;然而禮兼而用之,時舉而代御〔3〕。故文飾、聲樂、恬愉,所以持平奉吉〔4〕也;粗惡、哭泣、憂戚,所以持險奉凶也。故其立文飾也不至於窕冶〔5〕;其立粗惡也,不至於瘠棄〔6〕;其立聲樂恬愉也,不至於流淫惰慢;其立哭泣哀戚也,不至於隘懾〔7〕傷生,是禮之中流也。故情貌之變足以別吉凶,明貴賤親疏之節,期止矣,外是,奸也,雖難,君子賤之。故量食而食之,量要而帶之〔8〕。相高以毀瘠,是奸人之道也,非禮義之文也,非孝子之情也,將以有為者〔9〕也。故說豫娩澤〔10〕,憂戚萃〔11〕惡,是吉凶憂愉之情發於顏色者也。歌謠鎿笑,哭泣諦號〔12〕,是吉凶憂愉之情發於聲音者也。芻豢、稻粱、酒醴〔13〕,餰鬻、魚肉、菽藿、酒漿〔14〕,是吉凶憂愉之情發於食飲者也。卑蛢、黼黻、文織〔15〕,資粗、衰褘、菲蠐、菅屨〔16〕,是吉凶憂愉之情發於衣服者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屬茨、倚廬、席薪、枕塊〔17〕,是吉凶憂愉之情發於居處者也。兩情〔18〕者,人生固有端焉。若夫斷之繼之,博之淺之,益之損之,類之盡之,盛之美之,使本末終始,莫不順比〔19〕,足以為萬世則,則是禮也,非順孰修為之君子〔20〕莫之能知也。

【註解】


〔1〕斷長續短:取長補短。這裡指的是,讓賢者不要過於執於禮,讓不肖的人勉力做到禮。
〔2〕滋成:養成。行義:按照禮的規則去做。
〔3〕御:使用。
〔4〕持平奉吉:對待平安吉祥的事。持,對待。奉,伺候。
〔5〕窕冶:妖艷。
〔6〕瘠棄:貧瘠。
〔7〕隘懾:過分悲傷。隘,窮。懾,悲傷。
〔8〕量:適量。要:同"腰"。
〔9〕將以有為者:指有其他目的。如《不苟》篇中陳仲、吏猷之類欺世盜名者之所為。
〔10〕說:同"悅"。豫:快樂。娩(wǎn)澤:面色潤澤。娩,明媚。
〔11〕萃:通"悴",憔悴。
〔12〕歌謠:唱歌。鎿:同"傲",戲謔。諦:同"啼"。
〔13〕酒醴:甜酒。
〔14〕餰(zhān):稠粥。鬻:同"粥",稀粥。菽:豆類。藿:豆葉。酒漿:當作"水漿"。芻豢、稻粱、酒醴、魚肉,是辦吉事的飲食;餰鬻、菽藿、酒漿是辦凶事的飲食。
〔15〕卑蛢:卑冕,袞冕以下之通稱。蛢,通"冕"。文織: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
〔16〕資粗:粗布。衰(cuī)褘(dié):喪服。菲蠐(suì):薄而稀的布。菲,稀。蠐,細疏布,因薄而名菲蠐。菅(jiān)屨:草鞋。
〔17〕屬茨:以茨草相聯屬,指草屋。倚廬:守喪人住的簡陋木屋。席薪:居喪時以柴草委席。枕塊:居喪時以土塊為枕。
〔18〕兩情:指吉與凶、憂與喜。
〔19〕順比:協調。比,比附。
〔20〕順孰修為之君子:指精習於禮的人。順,通"慎"。孰,同"熟"。修為,修治。

【譯文】


禮,就是用來取長補短,減少多出的,彌補不足的,既要達到愛慕崇敬死者的禮節目的,又能養成按照禮的規則去做的美德。所以文飾與粗惡、聲樂與哭泣、恬愉與憂愁,這些情感是對立的;然而禮都能兼用,隨時變換使用。文飾、聲樂、恬愉,是用來對待平安吉祥的事;粗惡、哭泣、憂戚是用來對待兇險的事。所以禮雖有文飾,但不會流於妖艷,雖用粗惡的儀式,但不會流於貧瘠;禮有聲樂、恬愉,但不會流於放蕩懈怠;禮有哭泣哀戚,但不會過分悲傷而傷害身體,這就是禮的中道。所以人們情貌的變化,只要能達到辨別吉凶、明晰貴賤親疏的差別,這就可以了,如果不是這樣,就是奸人的行為,雖然做起來很難,君子也看不起他。所以要根據食量大小而進食,根據腰的粗細紮帶子,用毀傷自己的身體來追求更高的名利,這是奸人的行為,不是禮義的節文,不是孝子的真情,而是有其他的目的。高興快樂、面色潤澤,憂愁悲戚,面色憔悴,是吉凶憂喜之情在臉上自然的外現。唱歌戲謔、哭啼號啕,是吉凶憂喜之情在聲音上自然的外現。芻豢、稻粱、酒醴,餰鬻、魚肉、菽藿、酒漿是吉凶憂喜之情在飲食上自然的表現。卑蛢、黼黻、文織,粗布、衰褘、菲蠐、草鞋是吉凶憂喜之情在衣服上自然的表現。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草屋、倚廬、席薪、枕塊是吉凶憂喜之情在居室上自然的表現。吉與凶,憂與喜,是人生固有的兩類情感。如果能夠以禮節制情感,取長補短,中斷的補上,不足的擴大,過分的減少,使同類事物,各盡其位,豐盛完美,讓文飾與情感,生和死都很協調完備,完全可以成為萬世不變的法則,這就是禮。若不是對禮十分謹慎、精熟,而且努力去做的君子,是不能明白這個道理的。

【原文】


故曰:性者,本始材朴〔1〕也;偽〔2〕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性偽合,然後聖人之名一,天下之功於是就也。故曰: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性偽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聖人然後分〔3〕也。《詩》曰:"懷柔百神,及河喬嶽〔4〕"。此之謂也。

【註解】


〔1〕材朴:材質。
〔2〕偽:人為。
〔3〕分:等分。即所謂貴賤之等、父子之分、男女之別。
〔4〕"懷柔"兩句:引詩見《詩經·周頌·時邁》。懷柔,安撫。喬,高。

【譯文】


所以說:本性,是人天生的材質;人為,是盛大的禮法文理。沒有本性,那麼禮法文理就沒有地方施加,沒有人為,人本始的天性就不能自己變得美起來。本性與人為的結合,才能成就聖人之名,天下的功業也才能完成。所以說:天地和諧,萬物才能生長,陰陽相接,世界才能變化,人的天性與後天的禮義結合,天下才能得到治理。天能產生萬物,卻不能治理它;地能養育人,卻不能治理人;世界上的萬物和人類,必須依靠聖人制定禮法,然後才能各得其位。《詩經》說:"安撫百神,以及大河高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原文】


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1〕其生以送其死也。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終始一也〔2〕。始卒,沐浴、鬠〔3〕體、飯唅,象生執〔4〕也。不沐則濡櫛三律而止〔5〕,不浴則濡巾三式〔6〕而止。充耳而設紮〔7〕,飯以生稻,唅以槁骨〔8〕,反生術矣。設褻衣,襲三稱,縉紳而無鉤帶矣〔9〕。設掩面儇目,鬢而不冠笄〔10〕矣。書其名,置於其重,則名不見而柩獨明矣。薦器則冠有鍪而毋縰,瓮、廡〔11〕虛而不實,有簟席〔12〕而無床笫,木器不成斫,陶器不成物,薄器不成內,笙竽具而不和,琴瑟張而不均,輿藏而馬反〔13〕,告不用也。具生器以適墓,象徙道也。略而不盡,貌而不功,趨輿而藏之,金革轡鼈而不入〔14〕,明不用也。象徙道,又明不用也,是皆所以重哀也。故生器文而不功,明器貌而不用。凡禮,事生,飾歡也;送死,飾哀也;祭祀,飾敬也;師旅,飾威也: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未有知其所由來者也。故壙壟〔15〕,其貌象室屋也;棺槨,其貌象版、蓋、斯、拂也;無、帾、絲歶、縷褷〔16〕,其貌以象菲、帷、幬、尉也。抗折,其貌以象槾茨、番、閼也〔17〕。故喪禮者,無它焉,明死生之義,送以哀敬而終周藏也。故葬埋,敬藏其形也;祭祀,敬事其神也;其銘、誄、繫世,敬傳其名也。事生,飾始也;送死,飾終也。終始具而孝子之事畢,聖人之道備矣。

【註解】


〔1〕大象:大致效法。
〔2〕終始一也:指對生死都以禮來對待。
〔3〕鬠(kuò):把頭髮束在一起。體:剪指甲等。飯唅(hán):把玉、珠、貝、米之類放在死者的嘴裡,放的東西視貴賤有所不同。
〔4〕象生執:仿效活著時做事的樣子。
〔5〕濡:沾濕。櫛(zhì):梳篦之類的總稱。律:梳頭髮。
〔6〕式:通"拭",擦拭。
〔7〕充耳:塞耳。紮(tiàn):塞耳的玉。
〔8〕槁骨:應為"皓貝",白色的貝殼。
〔9〕縉(jìn)紳:插笏的腰帶。縉,同"搢",插。紳,古代貴族束在腰間的大帶。鉤:衣帶上的鉤子。人死不必穿衣解衣,所以不設鉤帶。
〔10〕笄(jī):插在頭髮上的飾物。
〔11〕瓮(wènɡ)廡(wǔ):都是陶制的器皿。
〔12〕簟(diàn)席:細葦席。無床笫:棺中不設床墊。
〔13〕輿:喪車。藏:埋。馬反:駕車的馬返回不埋。
〔14〕金:車鈴。革:車鞅。轡(pèi):嚼子和韁繩。鼈(yǐn):車上套馬用的皮帶。
〔15〕壙(kuànɡ):墓穴。壟:墳墓。
〔16〕無:通"幠"(hū),帳子一類的東西。帾:通"褚",帳子一類的東西。這兩種東西都是棺木上的裝飾物。絲歶(yú):大概是絲織的喪車車飾。縷褷:同"蔞褷",棺材上的裝飾物。
〔17〕槾(màn):用泥土塗抹牆壁和房頂。茨(cí):用茅草或葦蓋房子。番:通"藩",籬笆。閼(yān):遮塞。這裡指擋風塵的門戶。

【譯文】


喪禮,就是用生前的樣子去裝飾死者,大致模仿他活著的時候的樣子把死者送走。所以侍奉死者如同生者,侍奉死去的人如同他活著的時候,對於生死存亡都能按照禮的規定來做。人剛死時,要給他洗頭、洗身體,要把頭髮束起來,為其修剪指甲,把玉、珠、貝、米之類放在死者的嘴裡,都是仿效他活著時所做的事。不洗頭的話就把梳篦沾濕,為死者梳三次頭髮,不洗身體的話就把毛巾沾濕,為其擦拭三遍。然後在他的耳朵里塞上玉,嘴巴里放上生的稻米,嘴裡含上白色的貝殼,這是返生之法。入殮前給死者穿上內衣,外面加上三層衣服,把笏插在腰帶上而不要設鉤帶。用絹帛蓋住死者的面部,頭髮束起來,男不帶帽,女不插笄。然後把死者的名字寫在旌旗上,放在神主牌上,那麼死者的名字就僅僅出現在柩前。陳設陪葬的器物:頭上有帽子但沒有包頭髮的布,有陶器但裡面不放東西,有蓆子但沒有床墊,木器不加雕飾,陶器只有簡單的形狀,但不能用,竹編的器物也只是略具其形而不能用,笙竽、琴瑟都陳設在那兒但不能彈奏音樂,送葬的車要埋掉,駕車的馬則可以返回不埋,但不再用了。準備日常用品拉到墓地,像搬家一樣。簡略而不全備,只是大貌相似,而不求精工細作,趕著車把陪藏物品運到墓地埋葬,車鈴、車鞅、嚼子和韁繩、車套都不入葬,但都不再用了。像搬家一樣,又表示不再用了,這些都是為了強調孝子的哀思。所以活著時用的器皿,只是起到儀式的作用而不是要有實用,隨葬品只是象徵品而不是有實用。大致說來,禮的目的,侍奉生者,是為了表達歡樂;往送死者,是為了表示悲哀;祭祀,是為了表達敬意;軍事禮儀,是為了表現軍威:歷代帝王都是這樣做的,古今也都是一樣的,但沒有人知道這些禮儀的來源。所以墓穴和墳墓的樣子,像人住的房子,棺槨的形狀,像車的樣子;覆蓋屍體的布,覆蓋棺材的帳子、裝飾棺材的物品,喪車的飾品,樣子都像門帘帷帳;擋土的那些葬具,樣子像牆壁、屋頂、籬笆和門戶。所以喪禮沒有別的意思,只是用來表明生與死的意義,表示用哀痛崇敬的心情送死,並最後加以周全地埋葬。埋葬,就是懷著敬意把死者的形體收起來;祭祀,就是懷著敬意侍奉神靈;那些銘文誄文,世代相傳的記載,就是懷著敬意把死者的名字傳下去。侍奉活著的人,是用禮對待生命的開始,送死,是用禮對待生命的終結。養生送死都做到盡心盡力,那麼孝子該做的事情也就做完了,聖人之道也就全備了。

【原文】


刻死而附生謂之墨〔1〕,刻生而附死謂之惑,殺生而送死謂之賊。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終始莫不稱宜而好善,是禮義之法式〔2〕也,儒者是矣。

【註解】


〔1〕刻:刻薄。附:增添,豐厚。墨:指墨家的節葬主張。
〔2〕法式:法則儀式。

【譯文】


刻薄死者而厚待活著的人,這是墨家的主張,刻薄活著的人而厚葬死去的人,這是糊塗,殺死活著的人去陪葬死者,這是害人。大致模仿一個人活著時候的情形去為他送死,使得生死始終無不合宜完善,這是禮義的法則儀式,是儒家的主張。

【原文】


三年之喪何也?曰:稱情而立文〔1〕,因以飾群〔2〕別、親疏、貴賤之節而不可益損也,故曰無適不易之術也。創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遲,三年之喪,稱情而立文,所以為至痛極也;齊衰、苴杖、居廬、食粥、席薪、枕塊〔3〕,所以為至痛飾也。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哀痛未盡,思慕未忘,然而禮以是斷之者,豈不以送死有已,復生有節也哉!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有知之屬莫不愛其類。今夫大鳥獸則失亡其群匹〔4〕,越月逾時,則必反鉛〔5〕過故鄉,則必徘徊焉,鳴號焉,躑躅〔6〕焉,踟躕〔7〕焉,然後能去之也。小者是燕爵〔8〕,猶有啁啾之頃焉〔9〕,然後能去之。故有血氣之屬莫知於人,故人之於其親也,至死無窮。將由〔10〕夫愚陋淫邪之人與?則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縱之,則是曾鳥獸之不若也,彼安能相與群居而無亂乎?將由夫修飾之君子與?則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若駟之過隙〔11〕,然而遂之,則是無窮也。故先王聖人安為之立中制節〔12〕,一使足以成文理,則舍之矣。

【註解】


〔1〕稱情:根據哀情輕重。立文:制定喪禮的規定。
〔2〕飾群:區別人的親疏貴賤。群,指五服之親屬。
〔3〕齊衰(zīcuī):熟麻布做的一種衣服。苴(jū)杖:哭喪時拄的竹杖。居廬:同"倚廬",守喪人住的小木屋。
〔4〕匹:配偶。
〔5〕鉛:同"沿"。
〔6〕躑躅(zhízhú):徘徊不進。
〔7〕踟躕(chíchú):猶豫不決。
〔8〕爵:通"雀"。
〔9〕啁(zhōu)啾(jiū):小鳥悲叫聲。頃:一會兒。
〔10〕將由:依照。
〔11〕駟之過隙:好像快馬從空隙中飛跑而過一樣,形容時間過得快。
〔12〕立中制節:制定適當的服喪年月加以限制。

【譯文】


人子為父母服喪三年,這是為什麼呢?答:這是根據哀情輕重而制定的喪禮的規定,用以分別人的親疏貴賤的禮節,不能增減。所以說這是到哪裡都不變的法則。大凡人創傷愈大,癒合得愈慢,痛得愈厲害,好得愈慢,三年的服喪,這是根據哀情而制定的規定,表示至痛到極點;穿麻衣、拄竹杖、居廬屋、喝稀粥、睡草蓆、枕土塊,就是為了表示至痛之情。服喪三年,二十五月才結束,哀痛還沒有完,思念還沒有忘卻,然而禮卻規定這時候中止,難道不是因為送死應該有停止的時候,適當的時候應該恢復正常生活?大凡生於天地之間,有血氣的必然有知覺,有知覺的沒有不愛其同類的。比如,大鳥獸一旦失去同伴,過了幾個月,或者一定的時間,必然會沿著原路返回,經過故鄉,一定在那兒徘徊,在那兒鳴叫,在那兒流連,在那兒猶豫,然後才能飛走。就連最小的燕雀,也會悲叫徘徊一會兒,然後才會離去。有血氣的動物中,人最聰慧,所以人對自己父母的情感,到死都不會完。按照愚陋淫邪之人的做法辦嗎?親人早上死了,晚上就忘到腦後去了,這樣放縱下去,那就會連鳥獸都不如了,這種人怎麼能與人友好地相處而不作亂呢?依著有品德的君子的做法辦嗎?那麼三年的服喪,二十五個月,就好像快馬過隙,但是假如順其心愿去做,永遠不除喪,那就會無窮無盡。所以先王聖人為人們制定適當的服喪年月加以限制,使人們一旦達到禮的規定,就可以除去喪服了。

【原文】


然則何以分〔1〕之?曰:至親以期斷〔2〕。是何也?曰:天地則已易矣,四時則已遍〔3〕矣,其在宇中者莫不更始〔4〕矣,故先王案以此象之也〔5〕。然則三年何也?曰:加隆〔6〕焉,案使倍之,故再期〔7〕也。由九月以下何也?曰:案使不及也。故三年以為隆,緦、小功以為殺〔8〕,期、九月以為間〔9〕。上取象於天,下取象於地,中取則於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盡矣。故三年之喪,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謂至隆,是百王之所同也,古今之所一也。

【註解】


〔1〕分:區分親疏不同的喪禮。
〔2〕至親:指父母。期(jī):周年。斷:喪終。
〔3〕遍:輪流一遍。
〔4〕更始:更新,重新開始。
〔5〕案:語助詞。象:象徵。
〔6〕隆:隆重。
〔7〕再期:二年。
〔8〕緦(sī):用細麻做成的喪服,服期三個月。小功:用較細的麻做成的喪服,服期五個月。殺(shài):減省。
〔9〕間:在隆和殺之間。

【譯文】


然而如何區分親疏不同的喪禮呢?答:父母之喪,本以一年為終結。這又是為什麼呢?答:一年之中,天地已經變了,四季已經輪流了一遍,天地中的有生之物,沒有不開始更新的了,所以先王以人事效法天地,以此來象徵新的開始。然而又有三年之喪的說法,這又是為什麼?答:這是特別加重哀情的意思,使其加倍,所以加了兩年。從九月以下遞降,這又是因為什麼?答:使其喪禮不如父母的隆重。所以三年服喪是最隆重的,穿緦,服期三個月,服期五個月是損減的禮,服期一年、九個月是中等的禮。禮的制定,上取法於天,下取法於地,中間取法於人,人們共同居住、和諧統一的道理全在這裡了。所以三年之喪,是人間最完善的禮義制度。這就叫最為隆盛的禮,是歷代帝王的共同之處,是古今一致遵守的原則。

【原文】


君子喪所以取三年,何也?曰:君者,治辨〔1〕之主也,文理之原也,情貌之盡也,相率而致隆之,不亦可乎!《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2〕"。彼君子者,固有為民父母之說焉。父能生之,不能養之,母能食〔3〕之,不能教誨之,君者,已能食之矣,又善教誨之者也。三年畢矣哉!乳母,飲食之者也,而三月;慈母,衣被之者也,而九月;君,曲備〔4〕之者也,三年畢乎哉!得之則治,失之則亂,文之至也;得之則安,失之則危,情之至也。兩至者俱積焉,以三年事之猶未足也,直〔5〕無由進之耳。故社〔6〕,祭社也;稷〔7〕,祭稷也;郊〔8〕者,並百王於上天而祭祀之也。

【註解】


〔1〕治辨:治理。
〔2〕"愷悌(kǎi tì)"兩句:此處引詩見《詩經·大雅·洞酌》。愷悌,和藹可親。
〔3〕食(sì):餵養。
〔4〕曲備:各方面都具備。
〔5〕直:但,只是。
〔6〕社:土地神。
〔7〕稷:穀神。
〔8〕郊:祭祀天。郊祭是古代最隆重的祭祀制度,荀子的意思是說君主之恩,大於父母,所以祭祀君主可與祭天並重。

【譯文】


君主的喪禮也是三年,這是為什麼?答:君主,是治理國家的主宰,是禮法文理的根本,是忠誠恭敬的楷模,做人臣的,相率服喪三年以推重君主,不也是應當的嗎!《詩經》上說:"和藹可親的君子啊,是人民的父母"。君主,本來就有為民父母之說啊。父親能給孩子生命,卻不能餵養他,母親能餵養孩子,卻不能教誨他,君主是既能給他衣食,又善於教誨他的人,哀感之情,三年才可以完畢了啊!乳母是哺育孩子的人,還要服喪三月;慈母,是撫養孩子的人,還要服喪九月;而君主,養育與教誨,各方面都做到了,所以服喪三年才可以完畢啊!照這樣做,國家就能治理好,不這樣做,國家就會混亂,這是最完備的禮法;照這樣做,國家就能安定,不這樣做,國家就會危險,這是最充分的情感表達。最完備的禮法與最充分的情感都具備了,服喪三年還不覺得夠,只是沒有辦法再增加了。所以社祭,只是祭祀土地神的;稷祭,只是祭祀穀神的,而郊祭,則是一起祭祀百王和天的。

【原文】


三月之殯〔1〕何也?曰:大之也,重之也。所致隆也,所致親也,將舉措之,遷徙之,離宮室而歸丘陵也,先王恐其不文也,是以繇〔2〕其期,足之日也。故天子七月,諸侯五月,大夫三月,皆使其須〔3〕足以容事,事足以容成,成足以容文,文足以容備,曲容備物之謂道矣。

【註解】


〔1〕殯:是殮後到埋葬前停喪的一段時間。
〔2〕繇:通"遙"。
〔3〕須:等待。

【譯文】


停殯三個月,這是為什麼呢?答:是為了表示重視其事,不敢草率的意思。心裡最尊重的人,最親愛的人,將要安置他,搬遷他,要將他從宮室搬走而安葬在丘陵里,先王擔心禮數有所不夠,所以延長殯的日期,使其時間充足。所以天子殯七月,諸侯五月,大夫三月,都是要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各種喪葬事宜,將喪事辦得完全達到禮的要求,各方面都達到完備,就符合喪禮的原則了。

【原文】


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愅詭、唈僾而不能無時至焉〔1〕。故人之歡欣和合之時,則夫忠臣孝子亦愅詭而有所至矣。彼其所至者甚大動也,案屈然已〔2〕,則其於志意之情者惆然不嗛〔3〕,其於禮節者闕然〔4〕不具。故先王案為之立文,尊尊親親之義至矣。故曰: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愛敬之至矣,禮節文貌之盛矣,謭非聖人,莫之能知也。聖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為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子,以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為鬼事也。故鐘鼓、管磬,琴瑟、竽笙,韶、夏、龗、武、汋、桓、箾、象〔5〕,是君子之所以為愅詭其所喜樂之文也。齊衰、苴杖、居廬、食粥、席薪、枕塊,是君子之所以為愅詭其所哀痛之文也。師旅有制,刑法有等,莫不稱罪,是君子之所以為愅詭其所敦〔6〕惡之文也。卜筮視日、齋戒修塗、几筵、饋薦、告祝〔7〕,如或饗之。物取而皆祭之,如或嘗之。毋利〔8〕舉爵,主人有尊〔9〕,如或觴之。賓出,主人拜送,反易服,即位而哭,如或去之。哀夫!敬夫!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狀乎無形影,然而成文。

【註解】


〔1〕愅(ɡé):變。詭:異。唈(yì)僾(ài):抑鬱不樂的樣子。
〔2〕案:語氣助詞。屈然:空無所有的樣子。屈,竭盡。
〔3〕惆然不嗛(qiè):悲哀不愉快。
〔4〕闕然:缺少的樣子,不完備的樣子。
〔5〕韶:舜樂。夏:禹樂。龗:湯樂。武:周武王的樂。汋(zhuó)、桓:周代明堂祭祀武王的樂。箾(shuò):周文王的舞曲名。象:周武王伐紂的樂曲。
〔6〕敦(duì):通"憝",怨恨。
〔7〕卜筮(shì)視日:占卜以擇日。修塗:修飾,打掃。塗,通"除"。饋:指祭祀時進獻牲畜。薦:祭祀時進獻黍稷。告祝:祭禮的一種形式。祝,輔助祭祀的人。
〔8〕利:祭祀中勸食的人。
〔9〕有尊:即"侑尊",指獻酒。

【譯文】


祭祀的目的,是為了表達人們對死者的思慕之情。死亡之變使人憂鬱痛苦,這種情感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到來。所以在人歡樂、團聚的時候,那些忠臣孝子也會觸景傷情而思念自己的君主和父母,並有所表現。當他有所感發的時候,情激於中,甚為感動,但因為沒有祭祀的禮儀,內心感到空虛而沒有東西可以表達,那麼他內心積鬱的情感就會變成悵然不快,會感到禮儀的缺乏。所以先王為他們制定祭祀禮儀,使尊敬君主、孝敬父母的禮儀都全備了。所以說:祭祀,是表達人們對死者思慕之情的方式,是忠信愛敬之德的極致,是禮節文飾的極盛,如果不是聖人,是不能理解其中的精義所在的。聖人明白其中的意思,士君子安心去實行它,祭祀之官則以之為職守,百姓則以之為習俗。對君子來說,這是治理人間的一種方式;對百姓來說,則認為是一種侍奉鬼神的活動。所以鐘鼓、管磬,琴瑟、竽笙吹奏出的樂曲,韶、夏、龗、武、溝、桓、箾、象等樂舞,是君子表示他的喜樂情感變化的禮儀形式。穿麻衣、拄竹杖、居廬屋、喝稀粥、睡草蓆、枕土塊,是君子表示他的悲痛情感變化的禮儀形式。師旅有軍規,刑法有等級,都與其罪行相稱,這是君子表示他的憎惡情感變化的禮儀形式。占卜選擇日子,齋戒打掃房屋,在室中放設筵几,進獻牲畜和黍稷,告祝,好像鬼神真的會歆享一樣。各樣東西都取一點來祭祀,好像鬼神真的會品嘗一樣。不要勸食的人代為敬酒,主人自己獻酒,好像鬼神真的會喝酒一樣;客人走了,主人拜送,回來後脫去祭服,換上喪服,入座而哭,如同親人的神靈離去一樣。悲哀啊!尊敬啊!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死亡的人如同侍奉活著的人,好像沒有形狀,然而都是合乎為人、治國的禮義的。

【評析】


這是荀子著作中最重要的一篇,系統論述"禮"的起源、內容和作用。大戴《禮記》和小戴《禮記》都曾節選其文。
荀子的禮學以"性惡論"為基礎,他認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就會產生爭奪和混亂。制定禮義的目的即在調節人的慾望,從而避免紛爭,保持社會安定。禮的內容,荀子認為有"養"和"別"兩個方面。"養"即"養人之欲,給人之求",即滿足人的物質慾望和需求,"別"即"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荀子認為這兩者是相互依存的。文章對禮的內容進行了詳細地分析,並重點論述了喪祭之禮,然後提出了"隆禮"的觀點,指出禮是治國的根本,是"人道之極","天下從之者治,不從者亂,從之者安,不從者危,從之者存,不從者亡",對禮在維護社會安定方面的作用予以高度評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