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72坦克面對裝甲車慫了?注意裝甲車的後門,以及坦克掩護的步兵

矢量加特林 發佈 2020-02-27T20:53:38+00:00

總體來說,在瞬息萬變的這場遭遇戰中,T-72車組的表現是合格的,也算是完成了掩護友軍撤退的任務,唯一有瑕疵的地方在於,未能及時發現、判斷出裝甲車的意圖。

近日網絡熱傳一段「裝甲車追坦克」的視頻,並以此來嘲笑駕駛T-72坦克的敘利亞政府軍之無能。那麼真實情況是這樣嗎?我們現在就來復盤一下當時的情況。

背景

近來敘利亞政府軍對叛軍發起大面積攻勢,收復了伊德利卜市郊的小鎮納伊拉布,此地距離市區僅10公里,所以叛軍調集兵力發起反撲。

2月20日,叛軍在火炮及無人攻擊機支援下,出動地面武裝發動攻擊,首當其衝的就是納伊拉布最南端的移動三角形院落(下文稱「三角哨卡」),「裝甲車追坦克」就發生在這裡。

坦克到來之前發生了什麼?

「三角哨卡」坐落在納伊拉布南部的一個四叉路口,視野開闊,並且周圍無險可守,是一個理想的前哨站。

叛軍要想進攻納伊拉布,「三角哨卡」是必取之地。在使用炮火及機槍遠距離洗禮一番後,叛軍由兩輛裝甲車開路,快速攻到了「三角哨卡」門口。


遭遇優勢兵力、火力攻擊的「三角哨卡」,應該是一邊呼叫支援,一邊準備向後方撤退。

由於叛軍在此地盤踞多年,對地形極為熟悉,攻擊速度甚為迅捷,這也導致了「三角哨卡」內的政府軍出現混亂:有士兵選擇逃走,有士兵選擇堅守。

逃走的士兵被叛軍追擊,至少二人陣亡;而在「三角院」的室內貼身肉搏中,政府軍也至少留下三具屍體。

與此同時,摸不清楚「三角哨卡室內戰況的增援部隊就有點尷尬了:進,還是退?

坦克出場

趕來增援的T-72,停在了175米外。

坦克選擇一個相對安全(提防RPG)的距離進行觀望,一方面可以掩護樹林中撤退的戰友,另一方面可能是在等待後續的協同步兵。

常規狀態下,停在遠處正面對抗只有單兵武器的叛軍,T-72幾乎已經立於不敗之地,最差也能安全撤離,這也好像是在對叛軍喊話:你能把我怎麼樣?

叛軍似乎被激怒了,沒有任何猶豫,他們決定不按常理出牌,做出一個近乎自殺的舉動——借著樹林的掩護,駕駛ACV-15裝甲車直奔坦克而去。

於是,就出現了廣為流傳的「裝甲車追逐坦克」的「鋼鐵二人轉」戲碼。

T-72的難處

ACV-15裝甲車是土耳其陸軍的主力裝備,該車是在美國M-113裝甲車的基礎上進行改裝的,最強的版本裝有一門M242 25毫米機關炮和一挺7.62mm同軸機槍,但敘利亞叛軍的這輛是「猴版」運兵車型,武器是一挺12.7mm重機槍,並不能給T-72造成致命傷害。

所以ACV-15在靠近T-72之前選擇了繞行,以躲避坦克的125mm炮口,這算是正常反應,畢竟理論上完全沒有勝算。

在面對只有機槍的ACV-15裝甲車時,T-72擁有重炮厚甲,裝甲車跑過來只能等著被屠殺,但T-72幹嘛還要放煙繞圈?

首先是拉開距離,不然ACV-15一直跟在車尾,T-72的炮塔俯角不夠,開炮也打不到對方車體。

此外,就算瞄準開炮了,T-72有兩種炮彈可供選擇:

一種是近距離打穿甲彈,但由於ACV-15裝甲很薄,炮彈高速穿過整個車體,會造成「對穿」,只留下兩個小洞,無法造成嚴重損傷。

另一種是打高爆彈,可距離又太近,引信根本無法啟動。

所以T-72對這種貼身肉戰確實沒啥好辦法,可是也不能跑,因為附近還有受它掩護的政府軍士兵——12.7mm重機槍打坦克不行,對步兵來說可是大殺器。

另外,ACV-15追上來的時候步兵艙門是打開的,叛軍步兵可能會拿著RPG甚至炸藥包實施人肉炸彈攻擊,而在敘利亞戰場征戰多年的政府軍,當然深知人肉炸彈的破壞力。

再者,在中東戰場,當一輛裝甲車不顧一切的做出「送人頭」舉動,往往非常可疑,這很可能是比人肉炸彈更具破壞力的自爆炸彈車,爆炸過後真的是寸草不留。

等到步兵完全撤離,T-72此時已經甩不開裝甲車了,畢竟噸位重多了,機動能力比不上,繞圈保持一定距離反而是一種較為合理的選擇。

值得慶幸的是,叛軍裝甲車在抵住坦克行進約100米後,發現無機可乘,主動脫離,駛入樹林深處。

後續

T-72坦克從趕過來支援「三角院」友軍,到停車觀望、掩護後撤士兵,再到被裝甲車逼近,無奈上演「二人轉」,這一連串的動作都有特殊的戰況背景。

總體來說,在瞬息萬變的這場遭遇戰中,T-72車組的表現是合格的,也算是完成了掩護友軍撤退的任務,唯一有瑕疵的地方在於,未能及時發現、判斷出裝甲車的意圖(筆者也沒看出裝甲車想幹啥)。

2月20日發生在伊德利卜市郊納伊拉布鎮的這場戰鬥,叛軍地面部隊未能攻入城鎮中心。但2月26日最新消息顯示,叛軍已經拿下該鎮,同時政府軍也在組織反攻,雙方陷入膠著態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