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服裝:從程朱理學下審美特點,品味宋代服飾的變化

文史海洋 發佈 2020-02-24T18:52:20+00:00

在這門學說中,主要思想就圍繞在一個「理」上,認為這是世間萬物的本源。同時該學說也宣揚壓抑人性本身私慾,主張向天理靠攏,反對人自由思想的同時,也讓當時儒學逐漸僵化起來。這個學生很快被統治者拿來當做鞏固思想控制的手段,而這學說裡面的內容宣揚思想,也對當時服飾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

在宋代人們的衣著打扮雖然沒有了唐代那樣恢弘大氣,繁華奢靡的風氣,但是其設計以及文化底蘊卻要比前朝略勝一籌,並且格外的端莊嚴肅修長和順在宋朝人們的服飾大多以純色為主花樣也主要選用花草自然物審美更加偏向保守端正。儘管這種風氣不利於個人特點以及自由思想的發散,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衣著設計也有其獨到之處

說到宋代衣著設計的變化,我們就不得不提到那個年代極為興盛的儒家理學思想。當時儒學經歷了一次巨大的更正進化以程顥、程頤、朱熹等人為首的學生們創造了一門程朱理學,屬於客觀唯心主義。在這門學說中,主要思想就圍繞在一個「」上,認為這是世間萬物的本源。同時該學說也宣揚壓抑人性本身私慾主張向天理靠攏,反對人自由思想的同時,也讓當時儒學逐漸僵化起來

這個學生很快被統治者拿來當做鞏固思想控制的手段,而這學說裡面的內容宣揚思想,也對當時服飾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程朱理學下審美特點

宋代的國家經濟雖然繁榮,但軍事力量卻遠遠不如其他時代。這並不是什麼時代的巧合,在宋代建國之初,統治者便十分擔心武將謀權造反,其杯酒釋兵權的故事還流傳於世間,久而久之,朝堂中手握兵權的官員地位逐漸下降,科舉上來的人都想做文官,既安全又有體面。

可就在外敵當前之時,宋朝的統治者卻依舊沒有意識到國家朝堂上的根本問題,不僅沒有想盡辦法增強國家軍事實力,反而更加賣力地加強了對人們的思想控制。就這樣,程朱理學這種維護統治者利益的思想,被人們推動了社會上,成為了文人學子風靡一時爭相推崇的儒家學說

學術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的穩定,但是在更多的方面去推動了人們思想行動的趨於保守,也或多或少的造成了中國人後期慢慢落後於世界。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在選擇服飾時,開始偏向起那些簡約大方理性的款式來,曾經華麗的裝飾被人束之高閣。

1.宋代服裝用色講求質樸和潔凈。

宋代服飾的衣著用色大多傾向於質樸和潔凈,許多百姓平常衣著幾乎全為純色,並無太多花樣,這也間接地體現了當時社會人們的理性美。這一點和後期的明朝服飾和前朝的唐代服飾都有極大的區別,不管是皇室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大家都更加嚮往簡約大方之風

根據古籍記載,在宋代初期,平民百姓主要以白色的粗麻素衣為主要服飾,一般少見染色再加工的布料。就算是做了官僚的士大夫也需要保證衣著淡雅,許多官員服飾都是青色白色黃色此類儒雅之色,和唐代絢麗無比的官員等級服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2.宋代服裝風格具有宋儒氣象。

當時的理學對女子影響最為深遠,唐朝時期女子依舊鮮衣怒馬,而到了宋朝相隔不過幾十年,女子就要穿上含蓄內斂的服裝培養起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深閨氣質。而男子的服裝則在影響之下開始偏向風雅,布料選擇也偏向低調簡約,行為舉止瀟洒飄逸起來,文人儒雅的氣息愈發濃厚

3.宋代服飾造型上講求「便身利事」的原則。

宋朝時期的女子衣冠袖子開始逐漸變窄,越窄越修身越符合人們的審美需求,「墨綠衫兒窄窄裁」以及「輕怯瘦腰身」,這些詩詞也顯示出了當時人們偏好女子纖纖細腰瘦弱無骨的身材

袖口越窄的衣服越加的「便身利事」,在保持自身美觀大方的同時,也不能讓飄飄寬大的袖子耽誤了自己行禮做事,由此可見,宋代人在挑選服飾時,對其實用性的考慮也是較為周到的

宋代興起的褙子就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們的行動,又保證了觀賞美觀,腋下開叉便於活動,但是設計風格又不會太過於花哨繁瑣。天氣降溫時,人們便可以從箱中翻出褙子套於身上,不突兀又保暖,在天氣變化面前,宋代人也不是一味追求瀟洒風逸的

二.宋代服飾如何受其影響

單純從圖案顏色上來說,程朱理學對宋代服飾所帶來的影響其實並不十分明確受其影響最深刻的還是宋代人民內心審美觀念。這些影響不只體現在服飾文化上,還體現在工藝品手工製品的創作上

1.「程朱理學」改變了宋代人們的服飾審美觀念。

當時的宋朝國力已經開始日漸衰微,再加上國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國內人們自欺欺人安於享樂的風氣瀰漫這種環境給人們的審美情趣蒙上了一層淡淡憂鬱的惆悵感這種憂傷很快衝去了唐代留下來的浮華奢華,人們開始對曾經強盛國力所留下來的影子展開深深的懷疑,而這種懷疑也直接推動了人們對自己內心精神的一種沉重思考。人的審美觀念開始遭到大刀闊斧的改變曾經肆意洒脫的服裝形式也為內斂含蓄所替代

在社會危機日漸加重的同時,程朱理學身上的光環卻日漸熠熠起來,這種思想在人們的推動以及統治者的利用下,逐漸成了當時時代的思想高潮。其主要探討了個人的人性和人格倫理,以及從世界萬物出發的理學規範,要求人們克制自身生活慾望,控制自身行為方式,而這種保守拘謹的要求也確確實實的改變了宋代人們的審美觀念

2.「程朱理學」使宋代服飾色彩和圖案產生極大的影響

在宋代女子的服飾圖案中,牡丹似乎是最受歡迎的其代表的是一種生生不息冠絕花群的美麗,除此之外,象徵溫婉可人的芙蓉花也經常被同牡丹放在一起。最受文人雅士喜愛的梅花,更是成了當時最具生命力的代表,飽受追捧,和梅花常常相輔相成的竹子也代表了一種質樸高潔的形象

這些自然之美都可以體現出當時女子在服飾圖案選擇中對於典雅純粹的喜愛

除了服裝的圖案之外,女子大多選擇的服飾顏色也頗為低調,主要以沒經過處理的素衣為主。除了官員之外,百姓大多都是一身淳樸,簡簡單單。

而在朝堂之上,官員的服裝在繼承了唐朝圖案規定之外,也進行了改良顏色從前朝的艷麗轉向沉穩,就連圖案使用等級規定也變得頗為嚴格,由此可見程朱理學對於禮節尊卑上下等級的要求是頗為嚴密的。而這種要求也恰恰符合統治者統御臣子,加強自身權利的要求

3.「程朱理學」使宋代服飾形態和品類的深遠影響。

在唐代,人們大多喜愛裝飾精緻、布料精美的裙裝,大多數畫作裡面人物衣著袖子大多寬大,飄飄渺渺,而到了宋代時期,人們對於修長貼身的要求便蓋過了曾經人們對繁華奢靡的嚮往。而唐代頗為出名的齊胸襦裙也被改成了大襟半臂,古典保守的風氣愈發濃厚

前文中我們曾經提到,朝堂上官員的服飾大多是繼承了唐代服飾規格圖案,而在這個基礎上,程朱理學的擁護者又用這些官服的不同規格增強了等級尊卑的震懾感和認同感。這些方法在前朝也有統治者曾經使用過,但在宋代卻更為嚴厲苛刻

4「. 程朱理學」對宋代其他服飾品種的深遠影響。

如今我們所熟悉的裹小腳這一陋習,就是跟著程朱理學而形成發展的。這是古代女子迎合男子審美的一個妥協,也是對自身形體的巨大傷害。而當時立牌坊立貞潔坊的女子更是層出不窮,這同樣也是女子為了迎合男權而自我傷害的一個表現

除了民間的習俗之外,官場上的配飾發展也頗有說頭。唐朝時期,幞頭是官場中較為普遍的一種裝飾,而到了宋代,這個裝飾被沿用下來,但其卻被另一個配飾搶了風頭。此時的官員們已經開始帶上了直腳幞頭,這個裝飾和前朝的幞頭相比並沒有什麼實用便捷性的創新,增加的只不過是外表上的威嚴氣勢,在某些重要場合官員們還會選擇佩戴顏色不同的直腳幞頭

其餘的烏紗帽以及方心曲領等等衣著為主,在當時都成了炫耀身份,以及自身官僚等級權力的手段。由此可見,程朱理學不僅對服飾文化有一定的影響,對社會各方面的審美文化都起到了一定的衝擊影響力,許多社會風俗受其影響,形式內容都有了巨大的改變。

三.小結

由上文種種,可見程朱理學這一風靡百年的儒家思想對我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影響巨大。這種宣揚壓抑個人慾望,向天道妥協修身養性的學說,雖然確實是促進了一部分人的潛心向善,但更多的卻壓抑了人們最美好最本真的性格

從宋代的服飾變化歷程中我們也能看到,當時人們的審美情緒逐漸變得質樸淡然,不再像之前那樣多元多彩。對於這一學說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我們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能將其照單全收,更不能一刀否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