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及影響加速:除大力採取氣候行動外人類別無選擇

環球國際大視野 發佈 2021-09-17T20:59:19+00:00

氣候變化及影響加速:除大力採取氣候行動外人類別無選擇圖片: MINUSTAH/Logan Abassi在海地西部,一座橋在颶風馬修中被沖毀後,人們在艱難跋涉,以渡過被洪水淹沒的河流。(資料圖片)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並沒有減緩氣候變化的無情發展。

氣候變化及影響加速:除大力採取氣候行動外人類別無選擇

圖片: MINUSTAH/Logan Abassi在海地西部,一座橋在颶風馬修中被沖毀後,人們在艱難跋涉,以渡過被洪水淹沒的河流。(資料圖片)

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並沒有減緩氣候變化的無情發展。沒有跡象表明我們正在恢復綠色增長,因為在經濟放緩導致的暫時性減排之後,二氧化碳排放量迅速恢復,而且遠未達到減排目標。根據今天發布的《2021團結在科學之中》報告,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繼續處於創紀錄的水平,使地球陷入危險的未來變暖境地。

全球溫度上升正推動世界各地發生毀滅性的極端天氣,對經濟和社會產生了螺旋式影響。僅僅因為高溫就失去了數十億小時的工作時間。過去五年的全球平均溫度為有記錄以來最高。報告稱,在未來五年,溫度暫時突破高出工業化前時代1.5攝氏度閾值的可能性將越來越大。

整個氣候系統最近的變化規模對於數個世紀到數千年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報告稱,即使採取雄心勃勃的行動來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海平面仍將繼續上升,並威脅到世界各地的低洼島嶼和沿海人口。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報告的前言中表示,「我們仍遠落後於實現《巴黎協定》目標的時間安排。今年,化石燃料排放量回升,溫室氣體濃度繼續上升,因人類活動強化的嚴重天氣事件影響了各大洲的健康、生命和生計。除非立即、迅速並大規模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不可能將升溫限制在1.5°C,這將給人類和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帶來災難性後果。」

《2021團結在科學之中》是該系列報告的第三份,由世界氣象組織(WMO)協調編寫,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世界衛生組織(WHO)、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全球碳計劃(GCP)、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和英國氣象局(UK)提供素材。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塔拉斯指出,「在整個疫情期間,我們不斷聽到我們必須更好地重建,使人類走上更可持續的道路,避免氣候變化對社會和經濟的最壞影響。這份報告顯示,到2021年為止,我們並沒有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圖片: Unsplash/Marcus Kauffman美國俄勒岡州的一個國家公園發生野火。

溫室氣體濃度

根據氣象組織全球大氣監視網的數據,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主要溫室氣體 – 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亞氮(N2O)的濃度繼續增加。
2020年的總體減排可能降低了大氣中長壽命溫室氣體濃度的年增長,但這種影響太小,無法與自然變率區分開。

化石二氧化碳排放達峰

「全球碳計劃」的數據顯示,來自煤炭、石油、天然氣和水泥的化石二氧化碳排放在2019年達峰,為366.4億噸二氧化碳,隨後由於新冠疫情,在2020年大幅下降19.8億噸二氧化碳(5.6%)。

根據初步估計,2021年1月至7月,全球電力和工業部門的排放量已經與新冠疫情之前的2019年同期持平或更高,而道路運輸的排放量仍低約5%。

差距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指出,在《巴黎協定》通過五年後,排放差距與以往一樣大:要實現2°C的控溫目標,全球排放量需要比目前無條件的國家自主貢獻(NDC)低15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要實現1.5°C的目標,則需要低32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新冠疫情危機只能使全球排放量短期減少。除非各國追求經濟復甦時將強有力的去碳化納入其中,否則到2030年排放量將不會大幅減少。

越來越多的國家承諾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這是令人鼓舞的,這些目標涵蓋的排放量約占全球排放量的63%。然而,為了保持可行性和可信度,這些目標迫切需要被反映到近期政策和為2030年前制定的極具雄心的國家自主貢獻中。

2017-2021年的氣候狀況

世界氣象組織指出,2017-2021年截至7月份的全球平均地表溫度為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時期,估計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水平高出1.06°C至1.26°C。

從2017年到2021年的每一年,北極平均夏季最小海冰範圍和平均冬季最大海冰範圍均低於1981-2010年的長期平均值。2020年9月,北極海冰範圍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第二低最小值。

2021年發生了毀滅性的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在北美的極端高溫和西歐的洪水等事件中已經確認了人為氣候變化的特徵。

未來五年

《2021團結在科學之中》報告預測,全球年均近地面溫度在未來五年中每年都可能比工業化前水平至少高出1°C,並非常可能在0.9°C至1.8°C的範圍內。

未來5年中有一年的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水平至少高1.5°C的可能性為40%,但2021-2025年的5年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5°C的可能性非常小,約10%。

在2021-2025年,高緯度地區和薩赫勒地區可能比近期更濕潤。

NOOR/Kadir van Lohuizen在塞席爾,正在努力加強沿海保護,防止風暴造成的洪水和氣候變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和沿海影響

「世界氣候研究計劃」的數據顯示,從1900年到2018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20厘米,從2006年到2018年以3.7+0.5毫米/年的速度加快上升。

即使減少排放將升溫限制至遠低於2℃,到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仍可能上升0.3-0.6米,到2300年可能上升0.3-3.1米。

熱浪、野火和空氣污染

世界衛生組織和氣象組織指出,與高溫相關的死亡和工作損害的增加與溫度上升有關,與2000年相比,2019年全球潛在失去的工作時間超過1030億小時。

新冠病毒感染和熱浪、野火和不良空氣品質等氣候危害,共同威脅著全球人類的健康,使弱勢人群面臨特別風險。

報告強調,新冠疫情的恢復工作應與國家氣候變化和空氣品質戰略保持一致,以減少氣候危害的複合和級聯風險,並獲得健康方面的協同效益。

秘書長古特雷斯指出,「這份報告清晰可鑑。時間已經不多了。為使在格拉斯哥舉行的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成為一個轉折點,我們需要所有國家承諾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並輔以具體的長期戰略和強化的國家自主貢獻,到2030年將全球排放總量減少至比2010年少45%。」

他強調:「我們需要在保護人民及其生計方面取得突破,所有公共氣候資金至少有一半用於建設復原力和幫助人民適應。我們需要更加團結,包括全面履行為時已久的氣候融資承諾,幫助發展中國家採取氣候行動。要實現一個人人更安全、更可持續和更繁榮的未來,我們別無選擇。」

7000種外語中最簡單易學的是世界語(Esperanto)

國際世界語協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