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也要看「企業性格」?淺談如何辨別內向型公司和外向型公司

職場 發佈 2020-02-03T13:53:04+00:00

找工作就像交朋友一樣,我們一定要找和自己相同性格的企業,當然也有個別例外,個人和企業性格不符也不影響發揮,但我想說的是,企業和員工性格相符更能碰撞出璀璨的火花。

找工作也要看「企業性格」?淺談如何辨別內向型公司和外向型公司

這是早知鳥第30篇原創文章

年前小麗一直在找工作,有一天她收到了兩個面試邀請,於是一番準備後前往面試單位進行初試。A公司對小麗很滿意,開出的待遇也比較符合小麗的預期,但是小麗總感覺在這家公司有種說不出的彆扭,總想逃離當下的環境。

下午她來到B公司,面試過程也很順利,不過待遇比A公司略差一些,但小麗從進公司的那一刻就感覺很有「歸屬感」,在面試結束後竟還戀戀不捨,想要多呆一會。

在兩家公司開出的條件都差不多的情況下,為何小麗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感覺?

以上的情景應該是很多職場人都有過的經歷,講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企業性格」這個職場概念。

從前只聽說人有性格之分,沒想到企業也有性格之分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性格都是與生俱來的,且我們都喜歡和自己性格相符的人在一起,內向的人喜歡和內向的人交朋友,外向的人喜歡和同樣外向的人交朋友;反之,如果內向人和外向人,或外向人和內向人相處在一起,彼此都會很不舒服的。

以相同的性格交往是每個人的社交原則。

然而企業也是有性格之分的,如果我們在和自己性格不相符的公司工作,儘管工作上沒有問題,但總會感覺自己格格不入,沒有歸屬感,無法融入群體,最後也會影響到自己的本職工作,結果便是辭職跳槽重新找工作。

如果我們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企業性格」這個因素,那麼一旦入職也是做不了很長時間的,不光自己的職業生涯受阻,還會陷入頻繁跳槽的惡性循環!

要想避免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讓我們的職場生涯暢通無阻,就要從「企業性格」入手,入職一家新公司之前,先摸透這家新公司的性格。

可能有些朋友還不是很了解什麼是企業性格,那麼我們來解釋下它的意思。

企業性格是企業文化進階後的人格化特徵。

我們都知道每一家公司都有它的企業文化,而企業文化通常是由企業價值觀和服務宗旨組成的。

但光有價值觀和宗旨是不能形成企業性格的,企業性格需要時間的沉澱。

通常來說,一家企業的歷史越久,其企業性格就表現得越明顯,越人格化,對新進人員的門檻更高,必須與之「性格匹配」才能大展身手,否則縱然才高八斗也難以施展。

企業也分「外向型」和「內向型」

外向型公司性格特徵:高調、熱情、激進

內向型公司性格特徵:沉穩、實幹、低調

不同性格的人身處不同企業性格的公司,如果自身與公司性格不符,則自己幹著又累又吃力,對企業來說也會造成一定的虧損。

作為職場人的我們,找工作一定要考慮到「企業性格」這個因素,如果你是內向性格的人就找內向型公司,外向性格的人就找外向型公司,古語說得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互相吸引相同性格,對企業對個人來說,都能起到互惠共贏的作用。

如何辨別一家公司是「外向型」還是「內向型」?

一般來說,可以從4個方面來分辨企業性格

  1. 從領導層來看

一家公司的企業文化是由這家公司的老闆的性格衍生而來的。也就是老闆是什麼性格的人,那麼這家公司一般也是屬於這種性格的,這也是判斷「企業性格」最明顯有效的方法。

馬化騰是內向性格的人,為人低調不怎麼愛說話,典型的理工男,他也是少有的內向型企業家。所以我們看TX也是內向型的企業。

老闆的性格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整個公司的文化氛圍,從管理層到員工。

內向性格的人喜歡和內向的人在一起,相同性格的人共事更顯默契和效率。WX之父張小龍也是一個內向的人,誰都不會想到,風靡國內外的兩款10億用戶級社交應用,居然是兩個內向人做出來的。

以前去同行公司觀摩,管理層都是幾個很外向的年輕人,果不其然,這家公司的氛圍都很活躍,那些部門高管也基本都是跟領導相同性格的外向人。

如果你是一個內向的人,看到這樣的場景,雖各方面都符合條件,但建議你還是多面試幾家,找到符合自己性格的公司,這樣才能在下一份工作中表現得更好。

  1. 從工作氛圍來看

當然,我們去面試的時候不可能每次都看到老闆或領導層,那麼從公司整體的工作氛圍裡面就可以看出跡象。

幾年前,我去一家廣告公司面試文案策劃。因當天面試的人很多,我就坐在前台的沙發上等候,在這個過程中我觀察了整個辦公室的工作氛圍,大約有二十幾名員工都在伏案工作,但靜若寒蟬基本都沒人說話。

倒不是公司管理嚴格,領導在旁邊走來走去不讓員工說話。而是所有人都是內向性格的,除非有工作上的溝通,要不然就靜靜坐在位置上完成任務。

當時作為內向性格的我,對這樣的工作氛圍感到很舒服,瞬間就沒了面試時的緊張感。

  1. 從企業價值觀來看

有的公司在面試的時候,HR會跟面試者講該企業的價值觀。當然,這是各方面都符合條件進入最終環節才說的。

HR考核面試者對企業價值觀的認同度不亞於工作經驗,如果你各方麵條件都符合,但價值觀與企業差別較大也是不被錄用的。

所以判斷企業價值觀與自身價值觀是否相符,也是找到一份好工作的重要因素。

如果企業鼓勵員工激進、勇猛、敢於挑戰、敢於創新,基本可以判斷這是一家外向型公司,因為這些價值觀都是外向性格的特徵。

如果企業希望員工務實、誠信友善,痛惡偷奸耍滑者,基本可以判斷這是一家內向型公司。

當然,內向型公司也會希望自己的員工激進勇猛,只是共同的目的都是為了創造業績,只要能創造業績,內向型公司更希望員工按照自己的方式「悶聲發大財」。

  1. 從行業屬性來看

還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通過行業屬性在面試前給企業做個「初步篩選」。

一般來說,傳統的實體行業,如銷售、保險、房地產中介都屬於外向型公司,這些公司的性格特徵非常濃烈,一進去就能感覺到活力四射、激情澎湃。

外向性格的人仿佛找到了組織,在裡面混得如魚得水,業績也節節攀升。而內向性格的人在裡面猶如一個異類,和同事的關係不好,業績也很難看。

以前有個朋友是個性格內向的人,他看到房地產公司高提成的薪酬制度,立刻就面試進去。但工作了兩個月1單沒出,每次看著他在外面拓展業務到很晚都不會去,有時候明明沒有人也不回公司,問他原因,原來是不喜歡公司的環境。

這就是明顯的找工作不考慮自己是否與企業的性格匹配,沒有找到組織,最後只能打破牙和血吞。

而作為後起之秀的網際網路公司,大多數都是內向型的。

因為大多數網際網路從業者都是典型的理工男,網際網路老闆基本都是做程式設計師開發軟體的技術出身,比如馬化騰、周鴻禕、雷軍等。

同樣「內向」的行業還有技術含量高的外包公司,如專業的設計公司、創意機構等。

總結:

企業性格是企業文化進階後的人格化特徵,為何職場人面試時要考慮企業性格?因為這關係著自己今後在這家公司能否適應下來,以及能否發揮最大價值。找工作就像交朋友一樣,我們一定要找和自己相同性格的企業,當然也有個別例外,個人和企業性格不符也不影響發揮,但我想說的是,企業和員工性格相符更能碰撞出璀璨的火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