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抗戰 蘇聯援華武器裝備

五千年中外戰爭風雲錄 發佈 2020-03-28T09:13:41+00:00

從這時起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蘇聯共向中國提供了2.5億美元貸款和大量武器裝備,並派出140多名顧問及700名志願空軍人員,是唯一向中國提供實際援助的國家。

1937年7月7日,以盧溝橋事變為標誌,中國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從這時起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蘇聯共向中國提供了2.5億美元貸款和大量武器裝備,並派出140多名顧問及700名志願空軍人員,是唯一向中國提供實際援助的國家。他們中有200多人犧牲在中國,謹此紀念他們為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以緬懷那段不平凡的歷史。

顯示原圖


蘇聯援助中國抗戰是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進行的。進入20世紀30年代以後,國際法西斯勢力不斷惡性膨脹,德、日、意三個法西斯戰爭策源地逐漸形成,這對蘇聯從東、西兩線同時構成威脅。此時的日本不僅要稱霸東亞,而且還覬覦蘇聯的西伯利亞。在這種情況下,對於蘇聯來說,積極援助中國抗日,以牽制日本,準備全力對付更加危險的德國可能發動的侵蘇戰爭,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在1938年3~6月間運到的第一批蘇聯援華裝備中,包括83輛T-26輕型坦克,同時蘇聯還援助了一些BA-20型裝甲車,以及45毫米反坦克炮和各種車輛。當時國民黨政府利用這批坦克,組建了抗戰時期唯一一個裝甲團。

根據資料BA-27是蘇軍在20世紀30年代初裝備的一種十輪多用途輪式裝甲車,其特點是採用了蘇聯第一種量產的T-18坦克的炮塔,火力為37mm火炮1門這種車型也是在1938~1939年期間裝備中國國民黨戰車部隊。 [

他們金髮碧眼,他們講俄語,他們比陳納德的「飛虎隊」更早地來到中國,他們為保衛中國與日本人浴血長空,他們中有二百多人永遠長眠在了中國廣袤的土地上,其中包括轟炸機和戰鬥機大隊長。他們的英勇事跡不被大多數中國人所知,他們就是蘇聯援華航空隊。


格里戈里·庫里申科,1903年出生於烏克蘭,原蘇聯飛行大隊長。他率兩個「達沙式」轟炸機大隊來中國援助抗日。後在一次空戰中為了飛機免遭破壞,強行在水面降落,最終因體力不支,被江水淹沒犧牲。


格里高利·特霍爾於1903年出生在烏克蘭,1923年,他自願加入紅軍。1936~1937年作為國際縱隊一員參加西班牙內戰,特霍爾在1938年11月被任命蘇聯援華航空隊總顧問來華,1939年回國。



伊-15(波利卡爾波夫I-15),是蘇聯二戰前夕的主力戰鬥機,也是蘇聯紅軍裝備的最後一種雙翼戰鬥機,參加過西班牙內戰,當時中國從購買單價是每架35000美元。 [

I-16是蘇聯第一種懸臂式下單翼,可收放起落架的戰鬥機,原型機TsKB-12於1933年由波利卡波夫開始設計。當時中國從蘇聯購買單價是40000美元,是中國空軍當時較先進的戰鬥機。



TB-3是蘇聯1930年開始研製的重型轟炸機。平直機翼,固定式起落架,機翼蒙皮為漆布,機身蒙皮為波紋鋁板。1931年4月28日,首架預生產型的飛機試飛,當時中國從蘇聯購買單價是單價單價2400000美元。 [

抗戰初期,中國空軍損失殆盡,從1937年10月到1939年9月,中國空軍從蘇聯獲得飛機985架,其中SB系列轟炸機392架。中國空軍得以繼續對日作戰。當時中國從蘇聯購買單價是單價單價110000美元。 [

抗戰初期,蘇聯提供的武器中有個別還是性能較好的,但是總是好的摻雜著壞的,幾乎每種新品都搭配了不少純屬垃圾的古董舊貨(注意是搭配),當然價錢可是按照新品和最貴的付款的。蘇方欺騙中國代表團看演練的是一種,真正賣給中國的是另一種了



至少380門1930年型反坦克炮以每門1330美元的代價售予中華民國,並編入獨立炮兵53、54、55團以及部份軍級戰防炮營。不過當時接收這些火炮的接收人員回憶,此批裝備已經過度磨損,精度不佳。 [

根據資料顯示蘇聯援助M1900式76.2mm野炮160門(單價6580美元,總價1052800美元),都是蘇軍淘汰下來的。使用超過30年,各方面性能都有所下降。第三次長沙會戰時候1門76.2mm野炮膛炸。



根據資料,總共購買76mm高炮20門,中方稱為76公厘1931式高射炮,單價20000美元,總價400000美元,中方資料另有備用炮膛40副,單價1500美元,總價60000美元。

根據資料,115mm榴彈炮買了80門單價12000美元,總價960000美元,炮彈8萬發單價30美元,總價240000美元這批炮式樣陳舊,構造笨重,炮身上刻著的製造年份是1890年,距國民黨接收時已將近40年。

在輕武器方面,蘇聯對華援助由來已久,從大革命時期開始,國民革命軍就開始大批裝備蘇聯武器。抗戰開始後,蘇聯援助的武器開始成建制裝備國軍,共編成20個蘇械師,遠比當時的3個德械師要多,而且戰鬥力頗有鶴立雞群的感覺。



資料顯示,抗戰時期,蘇聯提供德克恰廖夫式(DP)機槍1100挺單價為225美元,DP機槍結構簡單,製造工藝要求不高,適合蘇聯前期那種生產條件大量生產,而且槍的機構動作可靠,可耐低溫。 [

根據資料,蘇聯提供的機槍中有不少是老型號馬克沁-托卡列夫輕機槍,前後共提供了1400挺,差不多占這種機槍產量的2/3,每挺機槍單價180美元,總價90000美元。



根據資料蘇軍提供了5萬支莫辛納甘M1891式步槍給中國,據說只給這麼多,主要是因為蘇軍步槍7.62毫米口徑和當時普遍裝備毛瑟步槍的7.92毫米口徑無法通用,會造成國軍後勤系統的巨大負擔。

根據資料蘇聯提供的重機槍有不少是1910年老型號馬克沁重機槍,共買300挺,單價600美元,總價180000美元)。這些馬克沁重機槍都是沙俄軍隊在一戰時候使用的老裝備。


在1937~1941年中國抗戰最困難的那段日子裡,蘇聯是唯一一個向我們伸出援手,並實際提供武器援助的國家。不管這些援助出於什麼目的,但他們在戰場上與中國人民並肩戰鬥,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

儘管今天蘇聯已不復存在,蘇援武器質次價高招來頗多非議,但是這段歷史我們都不該忘記……那些血灑長空的蘇聯援華航空隊英雄們,還有戰士手中的「水連珠」「馬克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