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星二代,為何只有歐陽娜娜一路爆紅,有的人捧都捧不紅?

快樂親子屋 發佈 2020-02-01T06:10:21+00:00

歐陽娜娜,這位僅有18歲的女孩子,來自於演藝世家,是歐陽龍的女兒。有些人天生沒有明星命,就算是父母名氣大,再捧也紅不了。

歐陽娜娜,這位僅有18歲的女孩子,來自於演藝世家,是歐陽龍的女兒。其實她一路走來存在很多爭議,畢竟在大提琴上頗有天的她選擇退學引起不小風波。現在的歐陽娜娜在娛樂圈風頭正勁,正是紅火的時候。


其實目前在娛樂圈活躍的星二代非常多,藉助父母的力量,或許在娛樂圈會更好發展。大多數網友也這樣認為,事實上能夠真正走紅的並不多。有些人天生沒有明星命,就算是父母名氣大,再捧也紅不了。

前段時間日本男星木村拓哉的女兒木村光希跟吳亦凡合作,接著又是跟易烊千璽排雜誌,僅僅在那麼一段時間裡面硬生生被炒了上來,只是大多數網友都認為小姑娘並不算是能被大家記住的明星,那一段時間過去之後就被大家遺忘了。

其實在娛樂圈裡面有不少這樣的星二代,也包括陳凱歌導演的兒子陳飛宇目前也在娛樂圈打拚,而且還被傳和歐陽娜娜談戀愛。其實有很多人說有些明星就是「老天賞飯吃」的那種,就比如錦鯉楊超越。其實話說回來,歐陽娜娜也是一位比較有明星相的人,家裡的三姐妹也只有歐陽娜娜越來越紅。

以前的時候,歐陽娜娜的爸媽把重心放在了姐姐歐陽妮妮身上。小時候的歐陽娜娜最初的音樂天賦展現在學鋼琴上,僅僅用三個月的時間讓自己的鋼琴水平超過了學習四年的姐姐。

很多人回頭翻看歐陽娜娜來參加《康熙來了》的視頻,其實那時候的主嘉賓並不是她,而是姐姐歐陽妮妮。果然有觀眾緣的女孩確實很幸運,歐陽娜娜也是帶著這份幸運走到今天。

之前有一段時間被吐槽演技差,不過後來成功的借著拍攝小視頻走紅,而且她拍攝自己在國外一個人背著琴買東西,這讓很多人覺得在異鄉打拚是非常不容易的。

基因是多給的,努力是自己給的

其實借著父母的名氣進入娛樂圈容易,但接下來只能靠著自己發展。就比如現在名氣很大的謝霆鋒,當年謝賢開玩笑說兒子一出生就搶自己風頭,但一出道就被處處打擊。在舞台上晃著躲觀眾扔來的礦泉水瓶和螢光棒,跟吳京拍戲卻是實打實的上,當年拍攝《男兒本色》,如果不是有樹枝,他差點被吳京一腳踹飛摔殘。

那時候在香港的保險業,很多人都不敢做他和成龍的生意,那時候的香港也只有兩個人敢實打實的演這種戲。謝霆鋒也是一位星二代,努力了這麼多年他早就用自己的名氣蓋過了父親。

擺脫靠父母標籤,自己獨立才更強

現在是網絡發生比較快的時代,對於網友對歐陽娜娜的網上評論來看,從抹黑到讚美,這是大家見證了歐陽娜娜的成長。2013年,歐陽娜娜考取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不過在娛樂圈闖蕩後的她放棄學業引起很多人的爭論,然而在2018年6月,歐陽娜娜考入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如今王源也到該學校學習,她再一次用實際證明她的優秀從來都不是靠著爸媽和姑姑。

謙遜、努力,00後的孩子正在發展

出生於藝術世家的歐陽娜娜從小就接受非常好的教育條件,小時候還被林青霞送高跟鞋,她一出生起點就非常高。不過在娛樂圈裡面能夠不被這些浮華的表面現象所薰染,歐陽娜娜一直保持著謙虛的態度,不斷向前。

很多人說自己家庭條件不如她,沒辦法給自己孩子更好的教育,但實際上是你並沒有用心或者是面對孩子不聽話束手無策。

孩子始終是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本就應該是單純的,但他們也是獨立的個體,就算是父母也應該學會尊重。有寶媽長跟我說因為孩子不聽話上頭,有時候氣的罵,但這些對於孩子來說根本是油鹽不進。那麼在生活當中,我們如何對孩子進行更好的教育呢?

一、新手父母,想讓孩子聽話,自己要學會忍耐

跟寶爸寶媽在交流會上聊得最多的就是孩子不聽話、難管教、不學習、叛逆,對於這種熊孩子自己是有心無力,恨不得打一頓。其實養孩子沒這麼難,首先你要把自己跟孩子放在同一個位置,有耐心的去跟孩子溝通,而不是讓孩子有一種被壓迫的感覺。

二、父母自身樹立榜樣

很多人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幹啥啥不行,只知道吃喝玩樂。其實對於家長來說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好自己的威信,這樣才能讓孩子跟著父母有一個好的學習態度。

三、表揚獎勵

每個孩子內心都渴望得到認可,對孩子來說,父母和老師的讚美就像興奮劑一樣,能夠讓孩子快樂開心一整天,想要牟足勁學習。表揚和鼓勵是對子女思想以及行為的肯定,及時的表現出對孩子的讚美,要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

四、幫孩子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很多孩子目前還沒有自控能力,或許是年齡上學的問題。現在家裡面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很多時候都幫孩子做這做那,生怕自己孩子受了委屈。其實都是我應該指導孩子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也讓孩子安排和利用自己的時間進行學習,這樣在將來他才能有條不紊的進行學習和生活,家長不要什麼都幫孩子做,在學習方面的事情還需要孩子自己去理解。

其實很多家長都關心自己孩子的未來,往往這時候容易忽略孩子在最開始的教育,所以家長在孩子的教育過程當中應該更去了解孩子、陪伴,而不是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只會一頓臭罵,言傳身教確實很重要。快樂陪伴孩子學習成長,是我們作為家長共同的責任和義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