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單親家庭長大的鳳凰男徐伊萬,和張璐離婚,情理之中

深情解讀 發佈 2020-02-01T06:36:29+00:00

總是打著「愛」的名義,讓張璐去接受她本不喜歡,不願意做的事。徐伊萬永遠都是讓別人改變來成全自己,而張璐則是,做好自己,不要求別人。如果用形象一點的說法,那就是逆襲成功的鳳凰男,與一個小資情調的女人互相較量。張璐一直都在追求自我,哪怕結了婚,她也不願意,在還沒解決夫妻之間的矛盾之前

文|新面紗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關注我,你的心事,說給我聽

徐崢導演的《囧媽》,雖然從頭到尾都在講徐伊萬和媽媽盧小花在莫斯科之旅上的所見所聞所想,見面就吵,一言不合就吼。對於徐伊萬和妻子張璐之間的婚姻問題,鏡頭比較少,但又是難以割捨的部分。畢竟,人到中年,左手處理親子關係,右手處理夫妻關係,幾乎是每個人所面臨的難題。

電影一出場,就以張璐要離婚來展開。為什麼這部劇,到最後,徐伊萬和盧小花母子倆和解了,而夫妻倆還是離婚了呢?

在我看來,他倆離婚在情理之中,因為,他們身上,有太多不同點。

第一:徐伊萬和張璐家庭背景,出身條件不同

徐伊萬從小家庭不幸福,父母感情不合。母親盧小花喜歡約束父親,管他吃管他喝管他交朋友調工作,而他父親心裡不痛快就酗酒家暴盧小花。兩人的婚姻一地雞毛。

為了不影響徐伊萬的成長,盧小花忍受了一切,在丈夫死後,獨自一人撫養他長大。

一個單親媽媽,在知青「下鄉」這種艱難的歲月里,一定吃了不少苦,但很少跟徐伊萬提起。

徐伊萬後來當了小老闆,生意做到美國去,也算是小有成就了。

儘管事業有成,但徐伊萬的身上,脫離不了鳳凰男的標籤,在他身上,也形成了自私勒索的個性,從結婚起,就希望妻子一切都按照自己設想的走,但張璐卻完全不是那樣的人。

雖然電影沒有透露張璐的成長軌跡,從她的一言一行,都能猜到,張璐的成長背景,跟徐伊萬一定不一樣。

原生家庭,影響著一個人的性格和三觀。

第二:徐伊萬和張璐兩人三觀不同,思想不在一個境界

因為出身不一樣,成長環境不一樣,所以形成的三觀也就不一樣。徐伊萬和張璐的思想也不在一個境界。

徐伊萬總是要求對方,希望對方按照自己幻想的人設來生活。總是打著「愛」的名義,讓張璐去接受她本不喜歡,不願意做的事。

徐伊萬永遠都是讓別人改變來成全自己,而張璐則是,做好自己,不要求別人。

如果用形象一點的說法,那就是逆襲成功的鳳凰男,與一個小資情調的女人互相較量。

張璐一直都在追求自我,哪怕結了婚,她也不願意,在還沒解決夫妻之間的矛盾之前,盲目生孩子。

她不像一般的女人一樣,結婚,靠男人養著,洗手作羹湯,從此沒了自我。她的人生定位是獨立女性,職場精英,不將就,不逃避。

但徐伊萬遇到問題,總是逃避,比如不敢跟媽媽說明,自己的婚姻狀況,不敢跟媽媽說他倆在鬧矛盾,不想生孩子,不會溝通,也不能理性處理矛盾。

這就是他和張璐的不同。張璐講道理,哪怕婆婆打電話來干涉自己的婚姻,她也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亂發脾氣。

就憑這些,就已經甩了徐伊萬好幾條街。

第三:徐伊萬做生意手段卑劣,張璐光明磊落

電影有個細節,值得深思,徐伊萬愛著張璐,不想離婚。為了阻止張璐和客戶合作,從中插手,將產品免費給客戶使用,用這種卑劣的手段,攪黃妻子的生意。

這種以愛為名,從不考慮對方利益和感受,以我為中心的品行,正是張璐所不能接受的。雖然她並沒有因此生氣,但從旁觀者來看,這無疑給了張璐一個打擊。

最後,徐伊萬跟盧小花母子倆經歷了磨難,來到莫斯科順利登台演出後,才明白,愛是接納和理解,愛是包容和尊重,才想清楚,他和張璐之間的婚姻問題。

徐伊萬才真正學會放下,放下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愛,對妻子的控制,還有生意上的競爭。他撤銷免費跟客戶合作,讓張璐順利拿到屬於自己應得的那份報酬。

張璐看到徐伊萬的放手,終於釋然了,也露出了難得的微笑。

愛一個人,不是強制要求她改變,順應自己,而是尊重個體的不同。讓個體保持完整性,才是對對方,最好的付出。

所以說,這部電影,有很多細節還需要深挖。如果能讓你笑著笑著,就哭了,說明你已經經歷了許多,懂得人間百態。

徐伊萬和張璐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個體,經過多年的磨合,還是沒有達成一致,一個不斷索取,一個不斷保持自我完整,才讓雙方的關係越來越疏遠,離婚,在情理之中。

《給朱麗葉的信》里說:「愛情和婚姻就像拾貝殼,不要撿最大、最漂亮的,要撿自己最喜歡、最適合的,並且,撿到了就不要再去海灘了。」

不適合的婚姻,離開,才是對彼此最好的成全,海灘那麼大,終有一個最適合你的貝殼。

-end-

作者簡介:新面紗,原創情感作者,專欄作者,專注於探討婚姻、兩性話題,左手帶娃,右手寫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