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喜劇》應該叫半個話劇,或者直女症的「霸道總裁愛上我」

津沽一頁書 發佈 2020-01-31T08:29:48+00:00

開心麻花這部分團隊,從《驢得水》到《半部喜劇》,任素汐加上一個《無名之輩》,都沒有擺脫身上的話劇味兒,在鏡頭面前,顯得誇張而稍有怪誕,還不能完全進化為電影。

不懂風情,沒有戀愛情商的男人,以前被叫做大男子主義,最近幾年被冠以「直男症」的稱號;而會討女人歡心,卻不願負責任的男人,以前叫花花公子,如今叫「PUA」渣男。

而女性的平權,在開心麻花的作品裡,最重要的表述是性平權。

以下有《半個喜劇》大量劇透,希望您看完電影再來瀏覽。

這是一個開場很懵逼,中間更懵逼,結尾最懵逼的電影。

電影開場5分鐘,男二以渣男本男、PUA本A的演技讓大家欲罷不能,而任素汐本色出演一個直率、坦白的北京(北京得罪誰了)大齡姑娘。「木訥」的男一姍姍來遲,大量的錯位造成了話劇式的密集笑點衝突,逼婚、相親、渣男、大齡、北漂、金主、兄弟等等,複雜的人物背景關係有點考驗觀眾的腦容量。

但是,懵逼的是,衝突頂點是任素汐在男一的歌聲中痛哭,

這樣的話劇風格即便出現在《驢得水》中也不會如此糟糕。《驢得水》作為一部荒誕喜劇,人物的情緒變化可以極端,這至少符合諷刺荒誕元素。而將這套用法直接遷用到一部現代都市電影中顯然是走不通的,它不僅會打亂電影敘事的條理,還會暴露出浮誇、遠離現實的部分,讓電影失去真實感。再加上壓抑糟糕的氣氛、強烈灌輸的情緒,實在是不忍直視的車禍現場。類似的場景,其實後面還有很多。

這前面的整整30分鐘,僅僅是為兩個人再次在咖啡廳相遇做的鋪墊。

第二次相遇處理就比較快捷,當然,互毆的過程估計是因為不文藝而被拋棄,而導演顯然對自己設計的眼鏡店兩人鏡面互換情節非常得意,這組鏡頭足足說完了一個包袱。

兩人後面的故事就更讓人懵逼了,因為敘事角度十分奇怪。

很難確定這個故事到底是聚焦於男主的成長曆程,還是女主感化男主。不是說兩者無法並存,而在於從任一視角出發的敘事都不夠充分。如果說是男主成長的故事,孫同的氣場又實在不如任素汐,角色魅力也遠遠遜色;如果說是女主感化男主的故事,那影片的高光時刻又在於結尾男主的質證,任素汐這個角色缺少人物弧光。

從影片結尾回想,片中最為鮮明的兩種對立的價值觀,事故圍繞著「人到底該怎樣活著」,即應該不顧一切捍衛尊嚴、是非分明,還是應該為了金錢地位委屈求全、隱忍退讓。

由此看來,影片前中段演技爆棚的男二鄭多多和女二傻白甜高璐,筆墨過重,讓觀眾誤以為他們的故事會與男主女主的故事做對比。

但實際上電影的核心衝突價值觀,表面上看分別以任素汐和男主孫同為代表者,但真正的對手是任素汐和孫同他媽。

兩位女性角色始終堅定自己的立場,而男主孫同則是夾在二者之間。這樣的安排直接迴避了兩種價值觀的正面交鋒,自然也就縮窄了討論空間。

這也讓結尾顯得低級。

首先,它將反派渣男刻畫得及其可憎,雖然藉助了狗血的人物關係,但男二的「渣」缺乏必要性,顯得為渣而渣,臉譜化嚴重。其次,孫同母親的角色純粹功能化,偏偏在最後說出惡言惡語沒有邏輯的台詞,引發眾怒。這些幾乎讓片尾男主的反抗毫無懸念,因為周圍的人壞得徹底、錯得愚蠢。當男主揭開渣男的面孔,不顧母親的反對,擁抱愛情,一切都顯得輕鬆簡單、理所應當,實在平淡。

觀眾有一種,「哦,就這麼完了?」的懵逼感。

開心麻花這部分團隊,從《驢得水》到《半部喜劇》,任素汐加上一個《無名之輩》,都沒有擺脫身上的話劇味兒,在鏡頭面前,顯得誇張而稍有怪誕,還不能完全進化為電影。

另外,這部電影里任素汐演的女一的婚戀觀也並不清晰。

任素汐扮演的莫默,因為男二的「純情」、少年霸道搶包而上床,也因為男一為自己打架而有好感,她的潛意識還是認可「霸道」而不是男主是否獨立自主。

而影片中其他的女性形象,有女二式的傻白甜,影片開頭的妖艷一夜情,強迫兒子控制欲強悍的未來婆婆……

妥妥的「霸道總裁愛上我」或「我是霸道總裁誰愛我」的模式。

所以,看似性平權的電影,骨子裡還是有著「直男認為的女權是什麼」的血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