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置信,美軍訓練的400名特戰精英,被幾十個解放軍水兵暴打

這才是戰爭 發佈 2020-01-24T08:16:39+00:00

400餘名受美國顧問調教多年的「精銳特種部隊」,在擁有絕對火力優勢和空中支援的情況下,突襲總計不足百人的水兵部隊和民兵,卻輸得一敗塗地。

400餘名受美國顧問調教多年的「精銳特種部隊」,在擁有絕對火力優勢和空中支援的情況下,突襲總計不足百人的水兵部隊和民兵,卻輸得一敗塗地。說起來,此事有點匪夷所思,但在歷史上卻真實地發生過。時間是1953年7月16日,地點是福建省東山島八尺門渡口。

東山島古稱銅山,面積165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二大島,為閩粵兩省海上交通要道和閩南海上屏障,歷來是海防軍事要地。明代戚繼光曾在此島上抗擊倭寇。到明末這裡又成為鄭成功部的重要根據地。清初施琅攻打台灣前,也將東山島作為水師集結出發地。東山島戰略地位之重要,由此可見一斑。

​東山島之戰,早已為人們熟知。但是很少人知道,這一戰是美國命令蔣介石發動,連作戰計劃都是美軍制定的。1953年7月,美國為配合韓戰停戰協議的簽署,因此鼓動、支持敗退台灣的國民黨軍,對東山島發起一次海陸空聯合突襲。突襲計劃由美軍顧問制訂,直接呈送蔣介石批准。

在這個計劃中,有個美軍顧問極為得意的「神來之筆」,那就是出動訓練多年,但卻無甚表現機會的精銳傘兵,突襲東山島北面的八尺門渡口。雖然戰後胡璉把失敗責任都推到了這個「神來之筆」頭上,但公正地說,這招確實很陰毒。東山島與大陸隔著一條500米寬的八尺門海峽,人員和物資要進島,全靠船運輸。故有「東山屏閩粵,八尺定乾坤」的說法。控制了島上的八尺門渡口,就掐斷了島上解放軍守軍的退路,並能阻止解放軍援軍上島。

具體地說,美軍顧問計劃從國民黨軍陸軍傘兵游擊總隊第31大隊抽調2個中隊,加強工兵、通信兵、重機槍、迫擊炮各1個分隊,共計487人,組成一個空降支隊,進行混合編組,隨身攜帶手槍和匕首,分乘16架C-46運輸機,另有2架C-46運輸機負責空投武器裝備和彈藥。當運輸機群抵達東山島上空,高度降至250米,從後林地區東南方向一次進入,投下傘兵和裝備。

​二戰德軍克里特島空降失敗的原因之一,是傘兵和武器分開投送,造成傘兵落地後難以迅速形成戰鬥力。此後世界各強國均吸取了這個慘痛教訓。不過,美軍顧問卻認為,此次要達成突然性,減少傘兵滯空時間,並儘可能縮小傘兵落地後的散布面積,就只能在250米高度跳傘。傘兵出艙後不能立即開傘,否則容易掛住飛機水平尾翼,或是捲入渦流中,讓傘兵無法保持操控。然而延遲開傘,則有可能在主傘未完全張開並建立穩定姿態前,傘兵即以較大速度觸地,導致人身傷亡。

因此,T-5降落傘雖然理論承載重量可達95至115千克,但要保證安全,就必須儘可能減輕空降重量。根據航空偵察,東山島後林地區距八尺門渡口很近,地形符合空降要求,且解放軍在附近未配備戰鬥部隊,所以美軍顧問認為這麼做也沒啥風險。

參加此次空降作戰的國民黨傘兵,不僅是由美軍顧問在抗戰末期一手調教出來的,而且逃台後由2個傘兵團去蕪存菁縮編成2個大隊,由陳納德和美國中央情報局主持的「西方企業公司」繼續培訓。因此它也被國民黨高層視為「精銳特種部隊」。其中不少人受訓已達8年之久,對傘降技術、槍械運用、著陸後的集合程序以及空降戰術均滾瓜爛熟。

在裝備方面,個人裝備主要有M1伽蘭德半自動步槍、湯姆森M1A1衝鋒鎗、M1卡賓槍和柯爾特M1911A1手槍。在班組武器方面,每個傘兵中隊(連)裝備有白朗寧M1918A2輕機槍12挺,白朗寧M2HB重機槍2挺,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9具、M2A1-7式噴火器3具、60毫米迫擊炮4門。這一水的美式裝備都是歷經戰火考驗的「名牌」。從編制數量看,可謂層次分明,考慮周祥,火力空前強大。

​在東山島戰役打響前1個月,美軍顧問就對預定參戰的國民黨傘兵進行了戰前「強化訓練」,並選定與東山島地形相似的八德機場,按作戰預案反覆進行空降演練。東山島戰役戰前一周,國民黨軍還組織了一次三軍協同登陸作戰的全面演習。演練的結果,這個近500人的空降支隊能降落在不足1平方公里區域內,這讓現場指導的美國軍事顧問團團長蔡斯、空軍司令王叔銘都非常滿意。

不僅美軍顧問,國民黨軍傘兵司令顧葆裕中將也認為,這個空降計劃堪稱完美,勝利將是毫無懸念。雖說沒費啥吹灰之力,但這場勝利將極大地鞏固、加強傘兵部隊在國民黨軍的地位,順便堵住那些認為傘兵是「少爺兵」、「中看不中用」的人的嘴。

​1953年7月13日14時,傘兵支隊由龍潭機場轉至新竹機場進行戰前準備,7月16日3時在新竹機場登機。在登機前,傘兵們被告之,他們又將進行一場「演習」。每架飛機上帶隊的傘兵軍官,登機前都領到了1個加蓋封印、注有「絕密」字樣的信封,並被告之待機群空中編隊完畢後再打開。

3時30分,18架C-46運輸機陸續開始起飛,在空中編成2個9機「品」字隊形後,在4架戰鬥轟炸機的掩護下,飛向東山島。各架運輸機上的帶隊軍官拆開信封后,方知此行的真正目的。信封內除了作戰命令,還附有目標地區詳圖。只是飛機在空中顛簸得厲害,機艙內燈光又昏暗,傳達命令尚可,研究地形地貌和戰術細節就太勉為其難了。

​機群飛抵馬公上空,1架C-46因發動機故障折返,其餘17架繼續前進,於4時47分,開始接近目標上空。此刻距國民黨軍預定登陸的4時50分,僅差3分鐘。如果算上進入空投航路所需時間,應該說國民黨運輸機群在時間控制上非常精準。

當運輸機群結成3機「品」字隊形,拉開間距,準備按計劃依次空投時,一串串曳光彈突然騰空而起。雖說並未給先導機造成實質性損傷,但卻讓毫無心理準備的飛行員著實嚇了一跳。情急之下,飛行員本能地拉杆復飛,慌亂中也沒來得及向機艙里待命的傘兵發出「跳傘」指令。由於飛行員們是在升空前才剛拿到作戰命令,各機組之間也沒時間商討技術細節和應急處置預案,只能一切都唯先導機馬首是瞻。因此後續機群也都有樣學樣,急速爬升,1名傘兵也未能投下。

打亂國民黨空投計劃的地面火力,來自於八尺門渡口的2挺防空重機槍。操縱這些武器的,是2天前剛從廈門調來的福州軍區水兵師1團1營1連戰士。水兵師系由29軍85師改編而成,主要擔負海防任務。該連駐紮在渡口附近的後林村,負責操舟運輸。為保證渡口安全,該連在渡口附近部署了2挺改裝的防空三角架的重機槍。

​戰前半個月,國民黨空軍一直對東山島保持著每天2次的偵察強度。水兵連的抵達,國民黨方面也是「盡在掌握」。不過,這支不足百人的運輸部隊,在美軍顧問和國民黨高級將領看來,戰鬥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因此事先誰也沒拿他們當回事。

其實國民黨軍方面並不清楚,登陸艦隊駛離金門料羅灣時,就已經被解放軍察覺了。東山島解放軍已於7月15日21時接到了敵情通報,並於16時4時30分前做好了一切戰鬥準備。水兵1連接到的命令,是立即登船運送地方政府轉移出島,然後將船隻隱蔽在八尺門海峽對岸,確保船隻安全,並隨時準備載運增援部隊上島。

當國民黨運輸機群首次進入空投航路時,水兵1連正在執行運輸任務,人員分散成了4塊:絕大多數戰士正在操舟運輸;副指導員帶10餘名勤雜人員留在後林村連部;幾個值班戰士正負責防空警戒;連長王德才及班排幹部共7人正在碼頭指揮運輸。聽見飛機轟鳴聲,王德才第一反應便是敵機是來轟炸的,保護船隻要緊。於是立即命令船隻和人員迅速疏散隱蔽,防空機槍開火。

​這個開火命令對戰事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因為怯戰的國民黨軍先導機飛行員為了自身安全,折返後從西北方向重新進入空投航路時,把飛行高度拉到了1000米。後續機群有樣學樣,一架拉得比一架高。

當空中綻放出一朵朵傘花時,地面、船上的水兵連指戰員一時間蒙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此前從未見過如此新奇的玩意兒,不知道是咋回事。好在連長王德才是經歷過淮海戰役的老兵,他馬上意識到:不好,這肯定就是傳說的傘兵了,看來敵人是來奪占渡口。

八尺門渡口對東山島安危的重要意義,王德才再清楚不過。危急時刻,他接連下達了4道命令:各船除留舵手、輪機和水手各1人,由副班長負責外,其餘人員帶上武器立即上岸參加戰鬥;副連長帶船隊駛向對岸隱蔽;自己帶身邊人打開碼頭倉庫,每人拿1挺輕機槍,分成兩個戰鬥小組,立即加入對空射擊。副指導員率留守人員防守後林村。

​地面防空火力的增強,打亂了國民黨運輸機的隊形。原本計劃一次進入,一次空投完畢,結果二次進入還有運輸機沒敢空投,只好繼續拉高,第三次從東南方向進入空投航路。最惡劣的,有架運輸機飛機員膽怯,乾脆載著傘兵掉頭飛返台灣。悲催的是,空降支隊唯一一部電台,恰恰就在這架運輸機上。這個「意外」的後果,就是傘兵支隊落地後無法與登陸部隊和負責空中支援的空軍戰鬥機溝通聯繫。

至此,出發時的18架運輸機,只有16架投下了所載傘兵和軍械物資。預定參戰的487名「精英」,只有416人跳傘。更要命的是,原計劃250米高度跳傘,45秒後落地,結果卻變成了跳傘高度千米以上,滯空時間長達7至10分鐘。在這段時間,傘兵們躲沒處躲,藏沒處藏,成了懸在空中的待宰羔羊。

水兵1連猛烈的對空火力不僅直接斃傷了不少傘兵,而且在許多降落傘上穿了窟窿,使得降落傘的穩定性和操縱性惡化。最終傘兵們的落地極為分散,在東山島上形成了一個長達4000餘米的空降區。其中有不少人因降落傘被打壞而摔死摔傷,有人掛在了樹上,也有人落到了八尺門海峽里,甚至還有人降落到了八尺門對岸的陳岔鎮里,被當地軍民生擒。更「意外」的是,傘兵支隊的司號兵降落到了後林村裡,被村裡的民兵俘獲。

​傘兵們還未完全落地,從各船上抽調的30餘名增援水兵就已經上岸了。王德才將他們臨時編成3個班。1個班部署在渡口碼頭正面,依託戚繼光抗倭時修築的寨子殘牆斷垣,擔任正面防禦。1個班在通往渡口的公路兩側占領陣地,阻敵迂迴。第3個班作為預備隊,隱蔽在碼頭西側侍機。從這個部署看,王德才極富戰鬥經驗,且臨危不亂。

激烈的槍聲也驚動了後林村的13名民兵,他們在區委書記率領下,分成3個戰鬥小組,配合留在後林村的水兵連留守人員,把守後林村口。

與水兵連和民兵的積極主動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落地後的國民黨傘兵大都就地趴著,躲避水兵連的火力,等候上級指令。事後,有參戰者「理直氣壯」地申辯:「美國顧問就是這麼要求的,平時也是如此訓練。」實際上,條令是死的,人是活的。若是對陣雙方互換角色,解放軍一定會積極行動,有幾個人打幾個人的仗,邊戰鬥邊集結,在戰鬥中結成臨時編組。國民黨傘兵相形見拙,表面上看是欠缺實戰經驗,但追根溯源,還是得落在國共兩軍的性質和軍事傳統。

​集合號遲遲未見響起,被解放軍機槍火力壓著打也不是個事兒,傘兵們中的分隊長、中隊長們遂執行起了「應急處置預案」:打開隨身攜帶的發煙筒,標示自己的位置,讓部下們向自己靠攏。不料,此舉立即引來了水兵連的密集火力,不少軍官因此傷亡。最後,降落在東山島上的國民黨傘兵最高指揮官,傘兵第31大隊副大隊長李厚圻少校「急中生智」,向水兵連陣地右前方約800米處的59.3高地發射了2發紅色信號彈。倖存的傘兵們才開始朝這個方向集結,總計集結了300餘人。

等這群「國軍精銳」們找到武器包裝袋,重新武裝起來,並集合完隊伍,離著陸已經過去了整整1小時。傘兵們忙著集結,水兵連指戰員們也沒閒著。他們一面用火力追殲敵傘兵,一面又從碼頭倉庫里取出了不少輕重機槍、子彈、手榴彈,甚至還搬出了4門60迫擊炮,一炮將李厚圻豎在59.3高地上的指揮旗轟掉了,沉重打擊國民黨傘兵士氣。

6時30分,傘兵們總算髮起了進攻。李厚圻將攻擊重點指向了渡口碼頭,指揮大部兵力在機槍、迫擊炮、火箭筒火力掩護下,向碼頭髮起正面攻擊。剩下的兵力則將進攻矛頭指向後林村。

從表面上看,對陣雙方實力懸殊。水兵連和民兵參戰人數,總計不過7、80人,國民黨傘兵擁有4倍以上兵力優勢。在火力對比上,水兵連雖然臨時加強了不少機槍、迫擊炮,但國民黨傘兵仍占據明顯上風。

不過,從戰鬥意志上來說,對陣雙方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國民黨傘兵們雖經美軍顧問多年訓練,但第一次身處血肉橫飛的戰場,動作完全變形,雖經軍官們不斷喝斥,直捱到7時,才有約1個排的兵力接近了碼頭。不過,他們在水兵連猛烈火力打擊下,很快便敗下陣來,進攻後林村的那一路傘兵則更丟人。他們被火力貧弱的水兵連留守人員和民兵以猛烈短促的近戰火力打得潰不成軍,丟下幾具屍體逃到了公路以西。

​而跑得慢的幾個傘兵還被民兵們俘虜,並奉上了對手急需的自動火器,1挺白朗寧M1918A2輕機槍。如獲至寶的民兵們大喜過望,他們將這挺機槍架在村口,極大加強了火力。並在之後的戰鬥中擊退傘兵們多次進攻,牢牢守住後林村,解除了渡口碼頭陣地的側後威脅。

第一次進攻失敗,李厚圻重整隊伍,改變戰法,於7時20分再次對碼頭髮起進攻。這一回,他派2個排進攻正面,以吸引守軍火力,大部隊向碼頭右側的海邊迂迴,企圖抄水兵連後路。不料,迂迴部隊正好撞在了王德才部署在公路兩側山腳下的那個班的槍口上。等傘兵們以密集隊形接近到陣地前2、30米,遭到了衝鋒鎗彈雨和如飛蝗般撲來的手榴彈的「熱烈歡迎」,遂陣腳大亂,敗下陣來。

李厚圻惱羞成怒,督促部下集中兵力,向碼頭正面發起了第三次攻擊。戰鬥至此,水兵連部署在碼頭陣地上的機槍槍管均已打紅,有幾挺出現了卡殼故障,人員也只剩下6人能繼續戰鬥。7 班長戚舉芳打紅了眼,把 4 挺機槍一字排開,讓負傷的戰士負責壓彈,自己輪流操縱4挺機槍掃射。機槍手閻秋成右腿被打斷,血流不止,昏迷過去。他被槍聲震醒後,抄起機槍向敵人猛掃。當傘兵們接近陣地時,王德才帶領大家投出集束手榴彈,在陣地前炸出一道火牆。

​就在此時,有條船冒著槍林彈雨從八尺門海峽對岸疾駛而來,直插進攻之敵的後路。船在海灘擱淺後,3名水兵連戰士跳水上岸,端著衝鋒鎗,邊沖邊掃射。發覺腹背受敵,國民黨傘兵亂成一團。而那個處於機動位置的預備隊班也從敵側後發起攻擊。在三面火力夾擊下,傘兵們傷亡慘重,被迫退了回去。

8點過後,傘兵們雖然占據了渡口周邊幾個無人防守的小高地,但碼頭和後林村卻仍牢牢掌握在水兵連手裡。此時7、8架國民黨軍戰鬥轟炸機臨空,因為沒有電台,李厚圻便令部下擺開對空指示板,為空軍指示目標。不料傘兵們心理素質太差,這種平日訓練中屬於小兒科的簡單科目也居然能弄錯。結果招來了自家飛機好一頓狂轟濫炸,不僅誤傷連連,而且還延誤了繼續進攻,幫了水兵連的大忙。

9時30分,駐漳浦舊鎮的31軍91師272團2個先頭連,在團長鄭克誠率領下,乘坐沿途徵用的民用汽車,趕到了八尺門的對岸的陳岱鎮,後續部隊還在陸續抵達中。率船隊在此候命的水兵1連副邊長立即與其取得聯繫,然後集合船隻,載運272團部隊渡過海峽。

​10時10分,272團先頭9連登上東山島,接替了水兵1連的陣地。水兵1連則集中力量,載運增援部隊上島。272團3營全部上島後,不待團主力到來,於11時30分向國民黨傘兵發起反衝擊,接連攻下了2個高地。該營從1名俘虜口中獲悉傘兵指揮所位於59.3高地後,團長鄭克誠當即命令9連、11連向59.3高地發起夾擊。在島上堅守的公安第80團也抽出2個排的兵力,從牛犢山以北高地配合出擊。

這些部隊並採取小群多路、迂迴包圍、穿插分割等戰術手段積極殲敵。以果斷的動作,首先打掉了傘兵指揮所,擊斃了敵最高指揮官李厚圻,並俘虜了負責攜帶、保管傘兵「飛虎旗」的敵指導員張彪。

失去了統一指揮,這些「國軍精銳」們群「龍」無首,潰不成軍,逃至後林村附近的高地上。272團3營根本不給敵喘息的機會,立即尾追而至,衝上高地。在白刃格鬥中,解放軍的衝鋒鎗手們打光了子彈,便掄起衝鋒鎗、鐵鍬繼續拼殺。14時許,傘兵大部被殲,只剩6、70人向南逃竄。至此,國民黨軍奪占八尺門渡口、阻止解放軍援兵上島的戰役企圖完全破產。解放軍增援部隊由此源源上島,並最終取得了東山島戰役的勝利。

戰後,對戰役勝利作出了決定性貢獻的水兵1連,被福建軍區授予「東山戰鬥二等功臣連」榮譽稱號。協助水兵連防守後林村,牽制了敵人部分兵力,減輕了水兵連壓力的後林村民兵,也獲得「東山戰鬥民兵戰鬥集體功臣」光榮稱號。

​至於國民黨軍傘兵的損失,當時解放軍的戰場統計是「大部被殲,6、70人南逃」。近些年來,當年參加過此役的傘兵回憶,他們有些人被打散後,乘著戰場混亂四處躲藏,於7月17日上午想辦法與登陸部隊會合,得以逃回台灣。最終台灣方面給出的傷亡數字,是陣亡、被俘229人,逃回了187人(含傷員)。無論是哪方給出的數據,傘兵們都折損過半,可謂損失慘重。此役後,國民黨軍高層哀嘆:普通步兵傷亡不足惜,這些多年培訓的精銳傘兵損失了大部才痛心。

至於慘敗的責任由誰來負,國民黨軍內部照例又開始互相打嘴仗。不過,有些東西他們永遠不會明白:訓練和實戰完全是兩碼事,「料敵從寬」的原則永遠不會過時。戰場上的突發情況,最考驗指揮員綜合素質。戰士們的主觀能動性,是任何戰術、技術訓練都無法替代的。不過,國民黨軍若是真能弄明白這些,怕也不至於區區數年間便一路「轉進」台灣了。

本文作者:忘情,「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任何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讀者歡迎轉發。友情提示:本號已加入版權保護,任何敢於抄襲洗稿者,都將受到「視覺中國」式維權打擊,代價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謂言之不預也。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