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719分考入清華,鄭書豪的學習方法,或許也適合你的孩子

涵哥談家教 發佈 2020-01-01T09:52:09+00:00

不僅如此,他很謙虛,就是平日裡我們說的那種埋在人群里就找不到的那種人,但偏偏就是這種人,成為了省理科狀元,他自己說「我估計我考的並不高,700分左右,當時得到成績自己感覺也很驚訝,感覺超常發揮了,之前模擬只考了一次第一「對於很多高考生而言高三的一年會很辛苦,熬夜也是家常便飯,這位

涵哥家教智慧

育兒知識、早教方法、教養智慧、親子閱讀,父母掌握一點,孩子受益一生。教子探討無止境,讓我們一路同行...

每年的6月是中國的高考月,全國的高中生都會迎來人生的第一大考——高考,所有的考生都想取得一個優異的成績,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學。

但是只有一個好的複習方法才能使你事半功倍,那麼到底如何複習,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位學霸是怎麼做的。

鄭書豪,陝西省理科狀元,17年高考總分719分,理綜和英語均差一分滿分,語文125分,數學146分。在高二時候,鄭書豪還獲得了全國信息學競技賽一等獎。

面對這個成績他的老師是這麼說的「這次獲得第一名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他不僅悟性好,有天賦,而且特別勤奮。對自己認準的事情能夠執著地去做,堅持不懈,專注度很高鑽研題一坐就是一下午」。

老師在我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嚴謹的代表,那麼能讓老師給出如此評價的人。大家想想看他得是一個多麼優秀的學生啊!

或許在看到這些時候,各位家長會認為這位狀元很早之前就是學霸,其他學生怎麼可能和他相提並論,但我們要做的不是比較而是關注這個學霸到底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成績的。

這位學生平日裡和別的同學沒什麼不同,從氣質上也很難看出這位同學是高考狀元,很樸素,說的話也不多,他的高中不像別人,有兄弟有女朋友,他的心思一直放在學習上。

不僅如此,他很謙虛,就是平日裡我們說的那種埋在人群里就找不到的那種人,但偏偏就是這種人,成為了省理科狀元,他自己說「我估計我考的並不高,700分左右,當時得到成績自己感覺也很驚訝,感覺超常發揮了,之前模擬只考了一次第一「

對於很多高考生而言高三的一年會很辛苦,熬夜也是家常便飯,這位狀元也不例外,經常熬到1點倆點。

相比其他狀元鄭書豪算是比較務實的一個畢竟在很多成功者口中似乎成功很容易,仿佛他們基本都靠天賦,但是鄭書豪給出了一個大眾化的答案」吃苦「。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老祖宗留下的「偏方」,還有兩條就是吃苦和堅持,要認真,不偷懶,認真對待每節課認真對待每次考試每道試題,不懂就問,腳踏實地。

在高三千萬不要有懶惰的習慣出現,這是大忌。

「你不會的就要去問」這是鄭書豪的話。

這句話你品你細品,其實高考為什麼會丟分?不就是不會還不去問麼?有一些人總是說著明天去問,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啊,當日事當日畢。

鄭書豪的父親是一名醫生母親是護士,他自己一個人在西安讀書,父母不在身邊,而與別人不同的是,他的想法很特別。

別人還在抱怨自己沒有父母照顧的時候,他卻想這樣正好鍛鍊了他的獨立能力,這也就是他成功的關鍵。

與別的學霸不同他的課餘時間會打球會聽音樂,他會適度的放鬆自己,其實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列寧說過「不會休息,就不會工作」,現在有很多家長只知道讓孩子不停地做數學題,背英語單詞,其實在空餘時間可以為孩子在網際網路上選擇在線美術1對1之類的課外興趣班,然後讓孩子在課餘時間既放鬆身心又學了一門特長,豈不是一舉兩得。就像這位學霸一樣,勞逸結合,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緊張的學習當中。

他的學習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認真。

認真搞懂每一道題,認真聽每一節課,問題不留到明天來解決,想學好就要不怕辛苦,要堅持下去,還有就是獨立。

如今鄭書豪進入清華交叉信息院姚班,大一時候就提交了入黨申請,獲得過清華大學新生一等獎。

2018年是鄭書豪的「成名年」

這一年鄭書豪如願以償地成為了預備黨員。

這一年鄭書豪在《最強大腦第五季》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鄭書豪在進入清華之後仍然在勤奮努力,他的傳奇也一直在延續,取得省狀元的他沒有驕傲仍在不斷努力,我們也祝這位學霸可以一直傳奇下去,也希望以後的他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我們相信省高考狀元和最強大腦並不是他的全部。

也祝願各位考生可以從這篇文章學習到東西,並不是所有人都要取得高考狀元,重要的是你們可以從他身上學到方法比如堅持不懈,這些方法會幫助你走向成功,加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