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馬利「孿生兄弟」詹姆斯愚弄德國,助力諾曼第登陸,後來怎樣

銘蘇先生 發佈 2021-09-17T13:01:08+00:00

一戰時,蒙哥馬利只是以一個普通士兵的身份在法國、比利時戰場參加戰鬥,還身負重傷,戰爭結束後,進入坎伯利參謀學院深造,後當上了學院的主任教官。

1944年初,作為盟軍的最高統帥艾森豪制定了代號為「霸王」行動的諾曼第登陸計劃,而蒙哥馬利任陸軍指揮官。

一戰時,蒙哥馬利只是以一個普通士兵的身份在法國、比利時戰場參加戰鬥,還身負重傷,戰爭結束後,進入坎伯利參謀學院深造,後當上了學院的主任教官。經過多年的磨礪,1939年8月,在他52歲時,成為了英國有「鋼鐵師」之稱的第3師的師長。二戰爆發後,他總是戴著有將軍和裝甲兵兩個帽徽的特殊軍帽,奔赴前線指揮作戰,以身作則為前線士兵加油打氣。

真正讓蒙哥馬利名聲大振的是1942年10月,他帶領英軍第8集團在北非阿拉曼地區打敗了納粹德國有「沙漠之狐」之稱的隆美爾,同時粉碎了納粹德國和義大利王國欲占領埃及、控制蘇伊士運河,占有戰略資源豐富的中東的美夢。此後,蒙哥馬利也有了「捕捉沙漠之狐獵手」的美稱,同時也晉升為上將。

1943年,蒙哥馬利率領英軍第8集團軍在義大利西西里島成功登陸,他也成了盟軍的傳奇將軍,同時也讓德國納粹聞風喪膽。

艾森豪深知蒙哥馬利的一舉一動都會被納粹德國間諜監視著,敵人會根據這名大將的行動而採取相應的計劃。簡單來講,蒙哥馬利就是艾森豪的一把雙刃劍,利用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諾曼第登陸的戰局。

怎樣才能「利用」好這個讓納粹德國害怕的蒙哥馬利呢?

艾森豪思來想去,用了一招「偷梁換柱」,想用假的蒙哥馬利來迷惑敵人。於是啟動了一個代號為「銅頭」的戰略欺騙計劃。

蒙哥馬利的替身,首先得外貌身形差不多吧,然後那人還得有大將軍威嚴的氣質。外貌有出入的話,還能通過化妝技術勉強混過去,但那人如果沒有膽量和氣魄去冒充赫赫有名的蒙哥馬利將軍的話,那不就跟一個定時炸彈一樣,會弄得艾森豪「偷雞不成蝕把米」。

尋找蒙哥馬利替身一事在秘密進行著,英國情報部門找到了一個演員米爾斯.曼德,他曾在影片《開羅諜報站》中扮演過蒙哥馬利,兩人外貌相似度極高。不過,蒙哥馬利真人也就1米7出頭的樣子,而演員米爾斯卻長得很高。一個年近花甲的將軍突然長個兒了,那不就是在告訴別人「那是個冒牌貨」?

英國情報部門再接再厲,苦苦搜尋,終於找到一個理想替身,外貌和身形都和蒙哥馬利差不多。正當艾森豪及相關知情人員高興之時,卻傳來了一個噩耗,那個被選中的替身出了一場車禍,撞斷了腿。

「蒙哥馬利成殘廢」,這個消息要是傳出去,擾亂盟軍的軍心不說,還會大大增加納粹德國的士氣,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找啊找啊找替身,找不到就會耽誤戰局。

皇天不負有心人,事不過三,英國情報部門終於找到了一個完美替身。他的名字叫梅伊里.克利夫頓.詹姆斯。

詹姆斯是個澳洲人,一戰時當過兵,在戰場上受了傷,失去了一根中指。戰後退役,為了混口飯吃做了演員,他既不會唱歌又不會跳舞,又沒有十分英俊的外表,長得又不高大,好在模仿能力還行,他是成不了大名的,無非是演一些配角,再不然就是路人甲的群眾演員。二戰爆發後,詹姆斯的血性再度被激活,當然也有可能底層演員的日子不好過,他就去參軍。成了英國皇家軍餉團的一名中尉軍官。

最令人稱奇的地方是,詹姆斯有一張蒙哥馬利式的消瘦面頰、灰白的鬍鬚、相似的五官、差不多的身高,如果兩人站在一起,簡直就是一對讓人分不清誰是誰的「孿生兄弟」。

當得知自己要「扮演」蒙哥馬利時,詹姆斯非常興奮,也願意挑戰,畢竟「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就算此生當不了將軍,做幾天蒙哥馬利將軍的替身,也可以吹一輩子的牛了。

不過這個詹姆斯有一個不好的行為習慣,嗜好菸酒。然而蒙哥馬利卻是一個自律性很強的人,菸酒都不沾。不過這都不是事兒。

替身已確定,接下來就是「人物改造」了。

英國軍情五處急忙讓詹姆斯去倫敦。都知道喝酒誤事,為了防患於未然,他們首先就讓詹姆斯戒菸戒酒。同時也特意安排了蒙哥馬利身邊的助手,手把手教他怎麼去模仿蒙哥馬利的又快又尖的講話聲音,還有其特有的威嚴神態。化妝師又給他修剪了鬍鬚,染白了鬢角。還給他安裝了一根用塑料製作的「中指」。

英國軍情五處是個細節控,甚至給詹姆斯備了一條繡有蒙哥馬利名字縮寫「B.LM.」的黃褐色手帕,當然也會給他量體裁衣。

在一遍遍的練習中,詹姆斯和蒙哥馬利越來越像,直到身邊人都辨不出真偽。

蒙哥馬利將軍看著詹姆斯,仿佛像照鏡子一般,十分滿意地拍了拍他「孿生兄弟」的肩,感到勝券在握。

劇本、導演、主演都有了,詹姆斯總不能演獨角戲吧,總得找一個演對手戲的人。

實施「銅頭」計劃的理想地是英國海外領地直布羅陀,因為這裡的德國間諜很多,也很活躍。

在與直布羅陀臨近的西班牙阿爾赫西拉斯市,有一名叫莫利納的官員負責西班牙和英國兩國在直布羅陀地區的聯絡工作。而這個莫利納實際上是一個德國納粹間諜,代號為「宇宙」,在1944年被任命為蓋世太保在西班牙和摩洛哥的諜報組織拓展工作。

軍情五處早已識破莫利納的真實身份,不過留著他有大用處,這不被選中為「銅頭」計劃中傳遞盟軍虛假情報的重要人物。

一切計劃都安排妥當,就看蒙哥馬利「孿生兄弟」詹姆斯怎樣和莫利納演對手戲了。

好戲開場......

1944年5月26日凌晨,「蒙哥馬利」,也就是替身詹姆斯乘專機抵達直布羅陀,人們熱烈歡迎著他,他揮手致意,就算內心再怎麼緊張不安,表情依然是「蒙哥馬利式」的淡然與莊重。下了飛機後,他坐進轎車直達目的地總督官邸。總督拉爾夫親自來迎接他,並於當晚設宴盛情款待這位「大人物」。表面上是西班牙官員的莫利納自然也會參加這個晚宴。

見到「蒙哥馬利」後,莫利納免不了激動,他纏著總督,讓其將自己引薦給那位「大人物」。總督同意後,帶著莫利納上前,「蒙哥馬利」伸出手握了握莫利納,並寒暄了幾句。

後來,莫利納還向他的一位好友炫耀說:「總督將我介紹給了他(蒙哥馬利),他看上去非常和藹。」

只不過做間諜工作的莫利納疏忽了,竟然不知那位好友是英國間諜,代號為「短褲」。

沒過多久,英國二戰密碼破譯中心「布勒特澈里莊園」截獲了一份從馬德里發往柏林的密電,內容是:「蒙哥馬利將軍抵達直布羅陀。與總督和法國將軍舉行會晤。」

這說明了魚已經咬鉤,「銅頭」計劃奏效了。

次日,「蒙哥馬利」便乘機去了阿爾及利亞,受到地中海盟軍最高統帥亨利.威爾遜和英美法參謀人員的熱烈歡迎,他入住了聖喬治飯店。阿爾及利亞的大街小巷都在盛傳著蒙哥馬利將軍來訪的消息。

「蒙哥馬利」阿爾及利亞之行,本來就是為了迷惑敵人的,他不用偷偷摸摸的,相反他頻頻坐在參謀部車輛上,在摩托警衛的護衛下「招搖過市」,他有參加不完的會,見不完的人,總之就兩個字「高調」,就怕納粹間諜不知道他人在阿爾及利亞。

納粹間諜莫利納將一個個有關「蒙哥馬利」的重要情報發往了德國,然而,殊不知真正的蒙哥馬利還在英國秘密地籌謀這諾曼第登陸。

艾森豪讓詹姆斯假扮蒙哥馬利先去直布羅陀再到阿爾及利亞,無非就是想讓納粹德國誤以為蒙哥馬利人不在英國,盟軍不會馬上登陸,在德軍放鬆警惕之時,再打得他們措手不及。

1944年6月6日,艾森豪指揮著近300萬盟軍在法國諾曼第順利登陸。希特勒及其將軍們一直將加萊作為防守重點,在諾曼第地區防禦比較弱。

艾森豪的「銅頭」計劃是成功的,當然諾曼第登陸能取得成功,讓詹姆斯冒充蒙哥馬利是不夠的,還得有多種準備。不過「銅頭」計劃的成功,的確是諾曼第成功登陸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麼,出色完成任務的詹姆斯後來怎樣了?

詹姆斯迷惑德國間諜後,並沒有立即返回英國,他被送到了埃及首都開羅,雖然能好吃好喝,不過卻暫時被「軟禁」了。這期間他好不容易戒掉的菸酒癮又犯了,因為他是功臣,別人得好好伺候,他喝的是最好的威士忌,抽的是雪茄。不過,暫時失去自由的他心情可沒那麼好,經常喝得爛醉如泥。

諾曼第成功登陸後,詹姆斯才重回自由,被秘密送回到英國。不過因為事關重大,一到倫敦後他就被警告:必須嚴格保守秘密,如果透漏一點「銅頭」行動的內容,就送他上軍事法庭。

詹姆斯多少有些失落,因為他做了一件非常偉大的事,卻不能對世人說他的功勞。這就像現在的大明星,高難度動作自己完成不了或是碰上自己不想演的鏡頭,就找各種替身,「武替」、「裸體」等等,那些鏡頭成為了經典,不過功勞都記在明星身上,沒替身什麼事。

然而,詹姆斯比替身演員要幸運多了,至少他領了5周元帥級別的薪水,多少是一種安慰。

二戰勝利後,詹姆斯為蒙哥馬利做替身一事被一些人知道,他終於可以對別人吹牛:「我做過蒙哥馬利的替身」。1954年,詹姆斯寫了一本回憶錄,名字就叫《我是蒙哥馬利的替身》,該書出版後,反響不錯,還被拍成了電影,而詹姆斯又神氣了一回,在電影裡飾演他自己和蒙哥馬利將軍兩個角色,一時風光無限。

1963年,詹姆斯去世。後來,蒙哥馬利就這樣評價過詹姆斯:「他在戰爭關鍵的時刻,愚弄了德國。」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詹姆斯,憑藉他高超的演技和過人的膽量迷惑了納粹德國間諜,愚弄了以希特勒為首的德國法西斯,成為了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一個傳奇,他不能再吹的牛,後人會替他吹下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