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四大名山分別供奉著哪位神仙?一般人很少知道

qi哥66 發佈 2020-02-22T04:23:51+00:00

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說法,其中在國內有四座山是道教的聖地,分別是:安徽齊雲山、湖北武當山、四川青城山和江西龍虎山。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自東漢張道陵天師創立道教以來已有一千八百餘年。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有諸多的先天尊神和後天仙真。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說法,其中在國內有四座山是道教的聖地,分別是:安徽齊雲山、湖北武當山、四川青城山和江西龍虎山。每座山上分別供奉著四位主要尊神,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二。

武當山:真武大帝

「北少林,南武當」,每個少年都有一個功夫夢,自小就知道少林與武當是兩大武術聖地。武當山是道教的名山,古有「太岳」、「玄岳」之稱,被稱為「亘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我們都知道一代宗師張三丰創立了道教的一個支派武當派,其實早在春秋時期文始真人尹喜曾在武當山隱仙岩修道,到了明朝朱棣皇帝時代,武當山的道教走向了巔峰。

「武當」的含義源於「非真武不足當之」,這裡的「真武」指的就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是道教重要的神祗,又稱玄天上帝、北極大帝等,傳說中的北方戰神,也是道教的北極四聖之一。真武大帝統御北方之地,因北方在五行之中屬水,也被稱為水神。道教又稱之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真武大帝的形象威武不凡,身披金鎖甲冑,執劍赤足,身旁有龜蛇二將侍衛左右。

青城山:太上老君

青城山屬道教名山,位於四川都江堰市,是我國道教發源地之一。相傳黃帝時期有寧封子,居於青城山修道,曾向黃帝傳授御風雲的「龍躋之術」,黃帝奉其為「五嶽丈人」,故後世又稱青城山為丈人山。青城山又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一個「幽」字盡顯青城山的清幽,是古代道家首選的修行之地。相傳祖天師張道陵曾在此修煉傳道,是道教的「第五洞天」。

青城山主要供奉的尊神是道教的最高神明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又名道德天尊,是至高無上、先於天地的至尊神靈。據《老子想爾注》記載,老子是太上老君的顯化,因此道教尊老子為道祖,老子所授的《道德經》尊為道教的聖經。《老子內傳》則稱「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陽,一名重耳;生而白首,故號老子;耳有三漏,又號老聃。」

齊雲山:真武大帝

齊雲山,是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位於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城西十五公里處,也是全真派的聖地。素有「黃山白岳甲江南」之美譽。齊雲山最早稱白岳,據記載,有「道士皇帝」之稱的嘉靖皇帝而立之年仍無子嗣,遂命龍虎山張天師去白岳為其開壇做法求子,而後果然靈驗。嘉靖帝龍顏大悅,因見其「一石插天,直入雲端,與碧雲齊」遂更名為 「齊雲山」。清乾隆皇帝讚譽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

齊雲山與武當山一樣,供奉的主神都是真武大帝,故有「江南小武當」之美稱。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齊雲山是「天設地造」的玄天上帝道場,山上供奉的真武像傳說乃是「百鳥銜泥所塑成」。因真武大帝統御北方,北方在五行之中屬水,故真武大帝也被奉為水神。齊雲山的真武殿也被古代奉祈雨之所。「玄帝香火之盛在均州曰武當、在徽州曰齊雲」由此可見,當時齊雲山的真武信仰非常興盛。

龍虎山:張道陵天師

龍虎山位於江西鷹潭市,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在東漢中葉,祖師張道陵在江西貴溪縣雲錦山肇基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龍虎山因此得名。龍虎山天師府是世代天師所居之地,也是正一派的祖庭。

龍虎山供奉的是道教創始人也是龍虎山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張道陵乃是漢代留侯張良的九世孫,祖籍古沛國豐縣。張道陵早年間修道於蜀地鶴鳴山,並被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又授諸品經籙、斬邪劍及玉印,創立了道教的前身即五斗米道,後經其後世子孫將道教發揚光大。

轉載 網絡 布拉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