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初高中各科資料 發佈 2019-12-30T11:10:01+00:00

弘治元年,年方十七的王陽明到洪都迎娶妻子:「合卺之日,偶閒行入鐵柱宮,遇道士趺坐一榻,即而叩之,因聞養生之說,遂相與對坐忘歸。諸公遣人追之,次早始還。」


王陽明(1472—1529)可謂是明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也可以說是近五百年來最重要的儒學大師。但他的一生卻與被儒家視為異端的道教有很多交集,他的相關經歷和思想也可以為今人的修道之路提供許多參考。


01 、王陽明的修道經歷


根據王陽明的自述及其弟子的記載,王陽明少年時即對道教學說十分痴迷,以至於差點耽誤了婚姻大事。弘治元年,年方十七的王陽明到洪都迎娶妻子:「合卺之日,偶閒行入鐵柱宮,遇道士趺坐一榻,即而叩之,因聞養生之說,遂相與對坐忘歸。諸公遣人追之,次早始還。」(原文載於《王陽明全集·年譜一》)

這段故事發生在成親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似乎暗示著王陽明在遵守儒家倫常和追尋道家出世逍遙兩條人生道路上的搖擺。而一聞其說即對坐忘歸,既可見道人的言說觸動了他內心深處的某種嚮往,也可推測王陽明于丹道之說有所了解。


雖然王陽明最終被家人追回,沒有跟著鐵柱宮道士出家,但是此後他對修道之事的熱情一直沒有減少,反而持續了數十年之久,並於弘治十五年辭官回鄉,入山修煉:「遂告病歸越,築室陽明洞中,行導引術。久之,遂先知。一日坐洞中,友人王思輿等四人來訪,方出五雲門,先生即命仆迎之,且歷語其來跡。仆遇諸途,與語良合。眾驚異,以為得道。久之悟曰:『此簸弄精神,非道也。』又屏去。」(原文載於《王陽明全集·年譜一》)


儘管王陽明意識到這種修煉的境界不是真正的得道,放棄了對道教修煉的繼續追求,但他後來曾對學生透露,在陽明洞的修煉已經達到較高的境界:「嘗於靜中內照形軀如水晶宮,忘己忘物、忘天忘地,與空虛同體,光耀神奇、恍惚變幻,似欲言而忘其所以言,乃真境象也。」(原文載於王畿《龍溪王先生全集卷二·滁陽會語》)


可以說,雖然王陽明沒有最終修煉成功,但是他對丹道無論從知識上,還是體驗上都有了深入認知。


02、以良知學解釋丹道


王陽明後來由於得罪太監劉瑾,被貶謫貴州龍場,在那裡他經歷了人生最重要的時刻:大悟格物致知之旨,懂得了儒學的精髓(史稱「龍場悟道」)。在此後的生涯中他不斷講學傳道,並發展出一套以良知為中心的思想學說,在當時及後世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所謂良知,是指人人生來都具有的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所謂「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認為,只要每個人時時刻刻都能明辨是非,不被外物誘惑,不被內心的私慾污染,就能夠體會到天理,進而達到君子聖賢的境地。


隨著學說不斷傳播,前來求學的人也不斷增多。其中就存在很多對道教修煉感興趣的人。他們也將自己在修煉丹道中的困惑向王陽明請教,王陽明即從良知學的角度對丹道做出了解說。《傳習錄》記載,有人問:「仙家元氣、元神、元精。先生曰:只是一件,流行為氣,凝聚為精,妙用為神。」王陽明認為丹道修煉所需要的精氣神,並不是三個事物,而是一個事物的三種面相。那麼這個「一件」又是什麼呢?


王陽明在給陸原靜的回信中對「一件」做了解釋:「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謂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謂之氣,以其凝聚而言之精,安可形象方所求哉?……苟吾良知之說明,即凡若此類,皆可以不言而喻。不然,則如來書所云三關、七返、九還之屬,尚有無窮可疑者也。」


王陽明認為,元精、元氣、元神是一體的,都是良知的表現,良知有妙用所以叫神,良知能流行所以叫氣,良知能凝聚所以叫精。而良知又不可以從有形有相處尋求,故而是「元」。這種解釋和道教丹道將修煉所需的大藥,定位為先天無形無象的元精、元氣、元神是一致的。既然精氣神與良知本體是三位一體的,若能致其良知,則精氣神自煉自化,丹道的修煉就可以完成,不再需要各種複雜的細節。


應該說,王陽明的說法和丹道學,特別是北宗重心性的修道方式是非常相似的。所以清代高道劉一明就曾吸收了他的思想,也用良知解說丹道,他在《悟真直指》中說到:「金丹者,即人秉受良知良能之本性。」


當然,道教的丹道修煉要求性命雙修形神俱妙的,相比之下,王陽明的良知學說主要關心的是心性問題,而沒有涉及命功、形體的修煉。


03、對今人的啟示

王陽明的丹道修煉經歷和他的相關說法,對今天的修道者依然具有重要啟示:

一方面,如前面曾經提到的,王陽明在陽明洞中的修煉已經到達了很高的神秘體驗,但這並不是真道,而如他自己所說的這只是在「簸弄精神」。劉一明也曾經有過類似的經歷,他的師父龕谷老人就曾告誡他說「此乃靜養後天識神之事,專心致志,久而亦開狂慧,但於性命大道,兩不相涉」(見《素樸師雲遊記》)。從道教的角度說,這屬於「識神作用」,但當前的很多修道者就十分在意這種神秘體驗。張紫陽《悟真篇》曾說過「頂後有光猶是幻,雲生足下未為仙」。過分重視對所謂神通的追求,不但會誤導修煉,還可能帶來走火入魔的危險。這是應當引起修道者注意的。


另一方面,王陽明將精氣神解釋為良知的三面,避免了所謂「簸弄精神」和執著於肉身的修煉,直接引領人從先天下手,這可謂是上品丹法的路數。雖然陽明學側重於心性層面,於命功有所不足,但是對心性修煉還是能夠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因而「致良知」說是值得修道者借鑑學習的。元代高道棲雲真人就曾經教導弟子要從覺性下手:「或問曰:學人如何是覺性?答云:指東畫西,這般虛頭且休,不如下些實工夫去,謂如心上有底、眼前有底、情慾煩惱、人我無明等,喻似面前有一眼大琉璃滑井,若絲毫不照顧,便墮在裡面,萬劫不得出;若先見又識破,方欲下腳,急須退步,則這個急退步照顧,便是汝覺性也。」這個「覺性」與陽明所說的「良知」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


另外,陽明的良知學說特別重視對是非善惡的分別,強調從心理和行為兩方面為善去惡。修道者的心性修煉,同樣需要打掃內心的妄念,從而達到心性清凈的境界。同時,修道所需要的積功累德,也是與為善去惡息息相關的。如果人能時時處處明是明非,為善去惡,至少能做個正人君子,此時自然離道不遠。如果連為善去惡尚且不能做好,恐怕也是修煉不成大道的。就此而言,良知學說也能夠帶來許多啟發。



來源: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編輯:陽明學府整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