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普通班」的不普通!寧波女孩收到劍橋大學錄取Offer

愛知教學園地 發佈 2020-01-18T11:46:18+00:00

1月15日晚,寧波中學高三女孩姚楚萌收到了劍橋大學的錄取Offer。所以即便沒有收到劍橋大學的錄取offer,一家人也會非常坦然,並不苛求結果。

1月15日晚,寧波中學高三女孩姚楚萌收到了劍橋大學的錄取Offer。這一喜訊瞬間點燃一家人的好心情,母校寧波中學也由衷為她驕傲。

小編了解到,寧波中學並未開設國際班,姚楚萌算是高考大軍中的「獨行者」,因為兩手準備,她承受了比「雙重壓力」更大的困難。如此艱苦,為何能堅持下來?她的獨特經歷又能給其他家庭什麼樣的啟示?

來自劍橋大學的offer

一路就讀「普通班」的陽光女孩

「地道,不是一般的好。」寧波中學英語教師汪海萍這樣評價姚楚萌的英文水平。在參加劍橋大學的專業筆試、面試過程中,較高的英文水平成了她申請全球知名大學的「利器」。

高三女孩姚楚萌

莫非她從小就有開展英語針對性培訓?事實並非如此。和大多數孩子一樣,姚楚萌也是從小學三年級起才開始進行英語學習,但她特別熱衷語言學習。因為她的這份熱情,父母幫她請過一段時間的外教,其他並無額外「加餐」。

「我們全家的想法非常一致。」姚楚萌的媽媽唐平稱,國內的基礎教育是非常紮實的,尤以理、工科見長。雖有出國留學的念想,但並未走「國際班」的道路。所以 小姚一路從白鶴小學、興寧中學讀上去,最終考入了寧波中學。

唐平稱,非常認同和欣賞寧波中學的教學理念,老師們也為孩子營造了很好的學習環境。

去年3月,小姚拿到了雅思8分的好成績,全家才正式決定「啟動」出國申請,同時備戰高考。兩手準備過程中,據班主任呂敬傑觀察,小姚並未因為出國留學而影響備考。

小姚還是校學生會主席

雙重壓力,如何堅持下來?

一邊備戰高考,一邊準備申請大學,小姚是如何堅持下來的?

我們了解到,小姚在寧波中學的成績屬於全校前列。除了日常學習,小姚還是校學生會主席,承擔了不少學習以外的工作, 時間規劃與管理能力超強。

呂敬傑老師稱,小姚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強,交給她的事情總是能有條不紊地完成。「給我的印象是,她很淡定。」呂敬傑強調,性格穩妥,不愛顯山露水,做事全力以赴。

汪海萍對小姚的第一印象來自初三保送考,小姚的一篇英文作文,驚艷了她。汪老師本就有出國留學經歷,在她看來,小姚這樣的孩子非常適合出國。

原來,小姚的英文能力雖強,也學得很活,但是她對英語的理解與應試時的評判標準經常出現分歧。所以,有些英語考試,小姚並未取得全年級最高分。這使她很沮喪,也經常有困惑。但是汪老師總是第一時間與其溝通,分析問題,疏導她心理上的小波動。

與美國的大學不同(面試時強調社會實踐能力等),劍橋大學的專業測試和面試,更講究「現學現測」,其中的面試環節其實也很大部分為筆試。汪老師鼓勵小姚,不要因為應試時的一點缺憾,輕易改變自己的努力方向。

「總體的學習方向是一致的,申請劍橋大學更像是一種水到渠成。」唐平告訴記者,除了努力學習,全家人的心態很關鍵。楚萌是因為熱愛才學,而家長是出於對孩子的尊重和支持,而全力提供各方面的助力。內驅力是頂住壓力的重要原因。

小姚出國研學時留影

分享「竅門」 兩點經驗特別重要

在普通高中班級就讀,成功申請到了全球知名大學,在高考與出國之間自如切換。這樣的經歷,恐怕又是「別人家的孩子」。其中,到底有什麼經驗可值得借鑑?

母親唐平簡單歸納了兩點。一是語言學習方面,因勢利導。

「其實我和楚萌爸爸都是偏傳統文化的。」唐平說,沒想到楚萌更喜歡英語,那就鼓勵。

楚萌上小學五年級時,一名外賓給她推薦了一個美國中小學生使用的網站,並告知,只要堅持每天上網學習,口音就會很地道。楚萌就這樣一直堅持,只一周就能明顯感受到她的進步。

因為楚萌喜歡英語,在老師建議下,也讓她參加了不少英語口語演講等活動,這就極大鍛鍊了思維和表達能力。平日裡,楚萌有聽英文歌和看外語大片的習慣。每周都看,家長從不干涉。

在確定申請劍橋以後,為確保其英語不掉鏈子,家長又對她進行模擬訓練,效果不錯,這也進一步增強了楚萌的信心。

二是平和心態,努力之中追求「順其自然」。從小,唐平夫妻言傳身教,將楚萌養成了要麼不做,要做就全力以赴的性格。唐平表示,出國留學是給孩子拓寬出路,以更加輕鬆的狀態迎接高考。所以即便沒有收到劍橋大學的錄取offer,一家人也會非常坦然,並不苛求結果。

這樣的錄取offer到底有多珍貴?

英國當地時間2020年1月14日、15日,兩所全球名校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公布了錄取結果。據統計,中國大陸收到牛津預錄取offer共計105份,劍橋offer157份。其中,上海學生獲牛津offer數占39份,為全國最高;廣東學子收割35份劍橋offer,領跑全國第一。

更多學習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愛知教學園地,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