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開,太谷商幫全面衰敗

看晉中 發佈 2020-02-28T21:20:44+00:00

在武漢,武昌起義不久,清軍即來「援剿」,於11月1日奪占漢口,大肆焚燒搶劫,大火連燒三天三夜,市區五分之一被毀,「市塵櫛比數十里,一旦焚燒殘破,商民流徙」。

民國元年(1912),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建立中華民國。不久,袁世凱竊奪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全國陷於軍閥混戰的混亂狀態。從此,太谷商幫急劇衰退。由於辛亥、壬子事變中的戰亂、兵變和治安失控,使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太谷商人損失慘重。許多地方的大批商號、票號被搶被焚。在武漢,武昌起義不久,清軍即來「援剿」,於11月1日奪占漢口,大肆焚燒搶劫,大火連燒三天三夜,市區五分之一被毀,「市塵櫛比數十里,一旦焚燒殘破,商民流徙」。在成都,12月8日發生「巡防勇」兵變,夥同哥老會,「萬餘人放火燒藩庫,並將藩庫、當鋪、銀號、票號、鹽號,及大商富室、城外鋪戶一律搶空」。在袁世凱策動的「北京兵變」中,北京所有商業街市的鋪戶都被搶被焚,幾無一存,「被搶各商皆有,而以銀號、錢鋪、當鋪尤為甚」。天津「各行商業約有數千戶財產蕩然」。特別是隨清政府的垮台,與清政府關係密切的晉商遭受致命打擊,票號借給清政府及其官吏的款項付諸東流,有去無回,得不到回籠,而在改朝換代、時局動亂中,許多手持錢票、銀票者和存款者,紛紛到票號兌取現銀。北京志成信、大德玉等票號的分號,因無法應付擠兌,掌柜與夥友相率逃跑,關門停業。上海「錢莊票號一百數十家,只強存二十餘家,官設之錢局銀行亦復毀傷窒礙」。票號貸款,除清政府各省衙門及前清官吏的貸款已無主可收外,其餘工商鋪戶和個人貸款,回收也極為困難。由於票號為信用存、貸款,尚未倒閉的票號,面對存款戶的紛紛提款,為維持自身信用,仍想方設法給予兌付,一般小額存款照常還本付息,大額存款照付利息。至民國3年(1914)底,谷幫票號堅持營業的僅錦生潤、世義信。協成乾、大德玉、大德川相繼歇業。

民國6年(1917),俄國發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沙皇被推翻,沙俄時代的俄商破產,盧布貶值。僅在莫斯科一地,北洸村曹家損失資本80萬兩,連同利息合計達100萬兩,另有價值37萬兩白銀的俄鈔變為廢紙。此後不久,俄國禁止私商經營,旅俄商人徹底退出俄境,在俄國的資產或被沒收,或被搶劫、焚毀,血本全無。民國11年(1922),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奉系軍閥戰敗,奉鈔大幅度貶值,以東北為業務重點的北洸村曹家,各商號損失高達100多萬兩白銀。民國13年(1924),外蒙古正式建國,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廢除對外條約和原有蒙鈔,太谷商人再次蒙受巨大損失。民國15年(1926),外蒙古市場被完全關閉。以對俄蒙貿易為重點的曹家以及大盛魁等商號,資產損失最大,並失去了外蒙及俄國市場,商業一落千丈,迅速走向衰退。民國17年(1928),大盛魁負債纍纍,最後倒閉。民國18年(1929),大盛魁投資設立的大盛川票號也被迫歇業。民國20年(1931),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東北三省,太谷商人大部逃回山西,極少留在東北的商業店鋪也被日軍控制。

民國26年(1937)7月7日,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太谷很快淪陷。城內富商大戶為避戰火和日軍劫掠,紛紛關門停業,舉家外逃,留下的少數商號在日軍統治之下,殘喘經營,昔日店鋪林主、商貿繁盛的太谷縣城,經濟凋弊。輝煌幾百年,創造了許多商業神話和驕人業績的太谷商幫最後走向衰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