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常見錯別字,你能找出這10道題中的別字嗎?

語文道 發佈 2020-05-22T00:05:26+00:00

中國與已開發國家的差距是明顯的,但是這不能成為我們自抱自棄的理由,相反,這倒應該是努力奮鬥的動力。這間屋子大門朝南,東西有窗,周圍空曠,毫無遮擋,只要太陽一出來,房間裡就沖滿陽光。

引自 咬文嚼字


01

王大帥下棋喜歡找高手。一次,他跟我講:「我從小就喜歡搬門弄斧,結果棋藝反而進步快。」


02

中國與已開發國家的差距是明顯的,但是這不能成為我們自抱自棄的理由,相反,這倒應該是努力奮鬥的動力。


03

知識的意義在於運用,然而,只知死記硬背不知融會貫通的現象彼彼皆是,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


04

這家製藥廠排放的氣體讓人難以忍受,附近居民多次提出意見,廠家均不予理采。


05

春天來了,清沏的湖水映照著柳絲的倒影,長途飛行的候鳥在湖邊安下家來。


06

這種郵票只發行過一次,當時數量就不多,現在過了幾十年,剩下的已經是寥若辰星,非常寶貴了。


07

課堂學習和課外社會活動其實是相輔相承的,對立地看待它們,完全沒有必要。


08

這間屋子大門朝南,東西有窗,周圍空曠,毫無遮擋,只要太陽一出來,房間裡就沖滿陽光。


09

華燈初上,小商品一條街上人來人往,穿流不息。喧鬧的音樂,閃耀的霓虹,瀰漫的都是熱鬧。


10

後勤人員表示希望多聽到批評意見,以便改進工作。他們說:「不怕吹毛求刺,就怕有問題自己還不知道。」


以上內容選自《高考作文常見錯別字》(修訂版)。

#語文#

答案來啦!

01

「搬門弄斧」應為「班門弄斧」。「班」指古代有名的木匠魯班。「班門弄斧」即在魯班面前擺弄斧頭,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搬」是搬動的意思,「搬門」(也有人誤為「扳門」)是不成話的。

02

「自抱自棄」應為「自暴自棄」。「自暴自棄」指自甘墮落,不求進取。「自暴」即自我糟蹋,「自棄」即自我拋棄。這裡的「暴」是「損害」「糟蹋」的意思,與「暴殄天物」的「暴」同義。「抱」是一個以手相圍的動作,既「自抱」又「自棄」不就矛盾了嗎?

03

「彼彼皆是」應為「比比皆是」。「比」由兩個「匕」構成,在古文字中,它和「從」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描摹的是兩個人步調一致,比肩而行。因此「比」的本義是並列、並排,由此引申出密的意思。如「鱗次櫛(zhì)比」,指的是像魚鱗和梳子齒那樣密密地依次排列。「比比」重疊,更突出密集。從時間上說,就是頻頻;從空間上說,就是處處。「彼」左半邊是雙人旁「彳」(讀chì,意思是慢走),說明它的意思與走有關,本義指「往」,引申指「那」。「彼彼」不能疊用。

04

「不予理采」應為「不予理睬」。「理」即理會、答理。「睬」左半邊是目,以眼表示關注,意思也是理會、答理。所以「理」和「睬」可以構成「理睬」一詞。「采」是個會意字,上半部分是手的形狀,下半部分的「木」指結果實的樹,兩部分放在一起,表示用手摘樹上的果子。因此,「采」的本義是摘取。「理」和「采」不相干。

05

「清沏」應為「清澈」。「澈」是形容詞,義為水清,如「明澈」「澄澈」「瑩澈」。「清澈」之所以誤為「清沏」,是因為有人把「沏」讀成了「澈」。其實「沏」的讀音為qī,是動詞,義為用開水沖泡,如「沏茶」。「清沏的湖水」是不可能的。

06

「寥若辰星」應為「寥若晨星」。「晨星」,早晨的星星。當陽光越來越明亮,在早晨能看到的星星會越來越少。「寥若晨星」指稀少得像早晨的星星。「辰」,原是特指二十八宿(xiù)之一的心宿,後來泛指星,「星辰」就是星的通稱。「辰星」在古代是專名,特指心宿或水星。說「寥若辰星」就像說「寥若月亮」一樣,完全不合事理。

07

「相輔相承」應為「相輔相成」。「相輔相成」指的是兩種事物之間具有同一性,是相互補充、相互促成的,其中的「輔」指「輔助」,「成」指「促成」。而「承」的本義是「捧著」「接受」,後來引申出「繼承」「承擔」「奉承」等用法。「相承」有前後相接的意思,沒有「相互促成」的意思。

08

「沖滿陽光」應為「充滿陽光」。「充滿陽光」意思是布滿陽光,「充」有滿的意思。「沖(沖)」,本義是水向上涌流。「沖」還是「衝」的簡化字,本指通途大道,可供疾馳,因而「沖」又可以指速度快、力量大,如「衝突」「衝破」「橫衝直撞」等。不論哪一種意思,都不能說「沖滿陽光」。「充值」「充電」「充耳不聞」等詞語中的「充」也容易錯成「沖」。

09

「穿流不息」應為「川流不息」。「川流不息」的典故出自《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川」即河流。孔子對時光飛速流逝的感嘆演變成了「川流不息」這個成語,後來多用來形容事物像水流一樣連續不斷。無論是古義還是今義,連續不斷的事物都以「川」為喻體。把「川」誤寫為穿越的「穿」,將導致詞語的意思不清。

10

「吹毛求刺」應為「吹毛求疵」。「疵」讀cī,病字旁,說明與病有關,本義指小毛病,引申為過失、缺點。「吹毛求疵」指吹開皮上的毛,尋找裡面的小毛病,比喻刻意挑剔過失或缺點。「刺」讀cì,尖銳像針一樣的東西。「疵」隱藏在毛中,所以要刻意「吹」才找得到;若毛中有一根像針一樣的「刺」,那是不吹也能挑出來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