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滅絕了多少物種?想想都不寒而慄

讀者報 發佈 2020-01-03T09:14:04+00:00

△巨河狸■每一個滅絕的物種都有一個悲慘的故事距北京城南40公里處,有一個瀕危動物中心,那一塊塊「滅絕動物紀念墓碑」,令遊人觸目驚心: 馬里恩象龜——1800年野生滅絕; 南非斑驢——1861年野生滅絕,最後一隻家養斑驢於1883年在阿姆斯特丹動物園死亡;中國白臀葉猴——1893

科學研究表明,由於人類對動物棲息地的破壞和環境的不斷惡化,地球正在瀕臨又一次大規模物種滅絕,而且很可能在未來幾個世紀內就會發生。僅僅在過去幾百年中,由於人類的活動,數以千計的動物瀕臨滅絕。

△巨河狸

■每一個滅絕的物種都有一個悲慘的故事

距北京城南40公里處,有一個瀕危動物中心,那一塊塊「滅絕動物紀念墓碑」,令遊人觸目驚心:

馬里恩象龜——1800年野生滅絕;

南非斑驢——1861年野生滅絕,最後一隻家養斑驢於1883年在阿姆斯特丹動物園死亡;

中國白臀葉猴——1893年野生滅絕;

垂耳鴉——1907年野生滅絕;

白氏斑馬——1910年野生滅絕;

旅鴿——200年前多達50億隻,1914年野生滅絕;

中國犀牛——1922年野生滅絕;

敘利亞野驢——1930年野生滅絕;

紅羚——1940年野生滅絕;

普氏野馬——1947年野生滅絕;

亞洲獵豹——1948年野生滅絕;

指猴——1960年野生滅絕;

雪豹——現存不足1000隻;

馬達加斯加金冠狐猴——現存不足5000隻;

拉丁美洲跳蛙——現已瀕臨滅絕……

每一個滅絕的物種都有一個悲慘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又大都與人類的活動有關。

「當地球上最後一隻老虎在人工林中徒勞地尋找配偶;當最後一隻未留下後代的雄鷹從污濁的天空墜向大地;當鱷魚的最後一聲哀鳴在乾涸的沼澤上空迴蕩……當唇亡齒寒的人類拖著孤獨的身影煢煢孑立,他們還會滿足於自己成為地球唯一的主人嗎?在某種意義上,人類已經從中看到了自己的結局。」這是「瀕危動物中心」的宣傳標語,但願這一切都不會真正成為現實。

■第6次大滅絕將是人為的

生物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長期穩定期與短期劇變期總是在相互交替,滅絕也以不同的規模出現。在穩定期內,平均新生率遠遠大於平均滅絕率,總的平均滅絕率維持在一個低水平上;與此相對應,在劇變期,許多生物門類在短期內大量滅絕,生物演化進程突然中斷,使滅絕率突然升高,而新生率則降得很低,這種大規模的滅絕叫大滅絕。

據統計,自寒武紀以來,明顯的生物滅絕事件發生了15次。其中重大集群滅絕有5次。科學家一直在研究滅絕的起因和規律,並提出了多種解釋,比如隕星撞擊、宇宙射線變強、火山噴發、氣候變化、大氣成分變化、海洋鹽度變化、地磁變化等。以前的生物大滅絕都屬於自然災害,但即將到來的第6次生物大滅絕將是人為的。我們正在經歷的生物滅絕比地球生命史上其他滅絕事件更為惡劣。

△偉恐鳥

■人類活動讓物種滅絕快了1000倍

新研究發現,現代生物滅絕速度是人類開始改變地球前物種滅絕速度的1000倍,並且是新物種創生速度的數千倍。如果沒有人類的活動,地球上每1000年才失去一種鳥類。但國際鳥類聯盟的數據顯示,實際上,僅僅過去500年就至少有150種鳥類滅絕。

根據化石記錄,無脊椎動物的平均生存時間,從起源到滅亡,據估計大約是500萬~1000萬年,哺乳動物的生命周期則快得多,通常是100萬~200萬年。科學家表示「正常的物種滅絕速度」應該是一個物種存活100萬年,即一年滅絕的物種為10~25個之間,而現在物種滅絕的速度預計是正常速度的100~1000倍。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對物種滅絕速度進行了估測,認為當今地球每小時就有3種生物滅絕,也就是一天滅絕72種生物。也許物種滅絕的確切速度難以計算,但科學家的研究證明,大多數生物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列出了具有權威性的瀕危動物「紅色名單」,同時該組織估計全球大約有16300種動植物物種已經處在滅絕的邊緣,41000多種生物則受到生存的威脅。該組織還表示全球1/8的鳥類、1/3的兩棲動物、1/5的哺乳動物、1/4的珊瑚類以及1/2的海龜類處於危險之中,70%的植物也處於不同程度的危險之中。

美國杜克大學著名生物學家斯圖亞特·皮姆認為,如果物種以這樣的速度減少下去,到2050年,目前25%~50%的物種將會滅絕或瀕臨滅絕。更為可怕的是,新物種的產生需要很長時間和大量空間,但是現在到處都在人的管理下,自然環境越來越差,生物失去了自然進化的環境和條件,物種在不斷地自然死亡,卻很難有新的物種產生。大量生物在第6次物種大滅絕中消失,卻很難像前5次那樣產生新的物種。地球生態系統遠比想像得脆弱,當它受到的損害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導致人類賴以生存的體系崩潰。

■人口暴增會使瀕危動物提前滅絕

人口數量的激增不僅使環境惡化,也可能使動物提前滅絕。

據報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科學家早在2004年就通過觀察,提出了人口增加與物種滅絕關係的預測數據。現在科學家再度以同一模組檢視114個國家人口增加與物種生存的關係,結果發現,在10年內,人口繼續增加的國家,國內瀕臨滅絕物種消失的比例會增加約3.3%。科學家預測,等到2050年時,物種滅絕比例將提高10.8%。除人口增加因素外,氣候變化也是物種滅絕的壓力來源。《自然》雜誌也表示,地球上15%~37%的物種到2050年時可能會受到氣候惡化影響而滅絕。

目前,全世界估計有1200萬種包含動植物在內的物種,而人口超過70億人。聯合國估計,以幾乎每天21萬人的速度增加,到了2100年,地球人口將增加到110億人,這無疑會使動植物的生存面臨巨大壓力。

△渡渡鳥

■連結|那些神奇的滅絕動物

□巨河狸

身高:2米

居住地:北美洲

體重:最重達100千克

滅絕時間:1萬多年前

北美河狸是築壩的高手,它們善於伐木。它們長著長長的大門牙,能輕鬆地啃咬樹木。巨河狸曾生活在距今1萬多年前的冰川時代末期,科學家們推斷它們可能死於寒冷和飢餓,就如同這個時期滅絕的許多動物一樣。

□哈斯特鷹

身高:3米

居住地:紐西蘭

體重:15千克

滅絕時間:距今600多年

安第斯兀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鷹,但在600多年前,它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是已經滅絕的哈斯特鷹。哈斯特鷹的翅膀展開能夠達到3米長,它高高地棲息在樹上,當看到獵物時,會以每小時80千米的速度猛撲下來。猛烈的撞擊能擊暈獵物,接著哈斯特鷹用它強有力的爪子將獵物活活掐死,真是令人生畏的獵手。一些科學家認為哈斯特鷹的滅亡與人類的獵殺沒有直接關係,它們沒有存活下來是由於它們的獵物——恐鳥數量的減少而導致的。

□偉恐鳥

身高:3米

居住地:紐西蘭

體重:250千克

滅絕時間:距今300多年

如今,世界上最大的鳥類是鴕鳥。而在300多年前,最大的鳥類是一種名叫恐鳥的鳥類。恐鳥從名字來看,意為「大得嚇人的鳥」。偉恐鳥身高達3米,活像一個長滿羽毛的怪物。偉恐鳥是一種食草性鳥類,它們喜歡吃樹葉、果實和小樹枝。長長的脖子使它們能夠吃到很多其他動物都夠不到的植物。和鴕鳥一樣,偉恐鳥也屬於巨大的走禽目動物,不能夠飛翔(它們沒有翅膀),但它們可以靠結實的腳掌和厲害的爪子攀登到高處。毛利人登陸紐西蘭後,他們頻繁地獵殺偉恐鳥並破壞它們的生存環境,最終偉恐鳥在18世紀初滅絕了。

□猛獁象

身高:4米

居住地:西伯利亞等地

體重:6至10噸

滅絕時間:1萬年前

猛獁象又叫長毛象,它可是《冰河世紀》電影里最受歡迎的主角之一。而真實的猛獁象則是一種古老的動物,它們適應了不同時代的氣候變化,期間只有毛髮長度發生過改變。但是在距今1萬5千年前,地球突然變暖使它們所生活的冷杉樹森林變成了大草原。這種可憐的食草動物卻沒有能夠成功轉變它們的食物結構,這大大影響了猛獁象種群的數量和分布。早期人類對猛獁象的獵殺更是雪上加霜,最終它們滅絕了。

□渡渡鳥

身高:0.8米

居住地:模里西斯島

體重:20千克

滅絕時間:約在1680年

你聽說過渡渡鳥這個名字嗎?在《愛麗絲夢遊仙境》中,渡渡鳥這個角色讓我們著迷。很多人只把它看作一種想像中的動物,其實它曾真的存在過,是消失的動物明星。渡渡鳥身體笨重,行動起來非常不便,雖然有翅膀,卻不能飛翔。對於人類來說,它們是非常理想的獵物。荷蘭人為了販賣它們的肉,進行了大肆獵殺。一些野性難改的家養動物,如貓、狗等也對渡渡鳥不斷獵食。雪上加霜的是,隨殖民者來到的老鼠也瘋狂地偷食渡渡鳥的蛋。所有的一切都加劇了渡渡鳥的滅絕速度。大約在1680年,最後一隻渡渡鳥消失了。

□隆鳥

身高:3米

居住地:馬達加斯加島

體重:500千克

滅絕時間:距今400多年

隆鳥又叫象鳥,主要生活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的森林中。在400多年前,它是世界第一大鳥。隆鳥長著一對短小的翅膀,但不會飛。不過它那長著3根腳趾的爪子強而有力,十分適合奔跑。隆鳥的蛋非常大,相當於100隻雞蛋加在一起那麼大。隆鳥的數量本來就不多。到了17世紀初,馬達加斯加島的居民數量增至以前的十幾倍,他們將很多森林砍伐後變作田地。由於棲息地被破壞,加上被人類不斷獵殺,隆鳥徹底滅絕了。

□大海雀

身高:0.75米

居住地:大西洋北部

體重:5千克

滅絕時間:約在1844年

大海雀生活在歐洲和北美洲之間的大西洋多岩石的島嶼上,它的身體背部和脖子是黑色的,肚子是白色的。在它的眼睛和短喙之間有著一塊獨特的白斑。從15世紀開始,人們為了獲取大海雀的肉、油脂和羽毛,對它們展開了大肆獵殺,這是大海雀滅絕的主要原因。大海雀不夠警覺,且無法靠飛行逃跑。儘管大海雀逃亡到比較邊遠的島嶼,但仍被無情地獵殺。直至19世紀中期,大海雀全部滅絕。

□大懶獸

身高:4米

居住地:南美洲

體重:3噸

滅絕時間:1萬多年前

在1萬多年前的亞馬遜廣闊的森林裡,生活著很多種懶獸,不過這些懶獸的體形都很大,被稱作巨型懶獸。在眾多的巨型懶獸中,有一種懶獸體型最大。它高達4米,有著長長的爪子。當它雙腳站立起來的時候,看上去相當恐怖,這就是大懶獸。不過你不要怕,大懶獸是重量級的食草動物,並不具有攻擊性。與其他動物相比,大懶獸的行動顯得十分笨拙,它喜歡在草木茂盛的平原上緩慢地行走。當它想要站立起來吃鮮嫩的樹葉時,需要用它的尾巴來保持平衡,然後再用爪子把樹葉拉向自己的嘴巴。(來源:《百科知識》徐風/文、《天天愛科學》賈曉峰/文、《中外企業文化》)

走過萬水千山

我依然眷念您

歡迎訂閱2019年《讀者報》

郵發代號:61—98

訂閱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當地郵政所訂閱

2. 關注「讀者報官方微信」,進入微店下單訂報

3.淘寶店鋪: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

4.《讀者報》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userid=357720529&wfr=wx_profile_wxh5&share_relation=fe55d9279dc1de63_791158084_2

5.《看熊貓》雜誌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244146540

關鍵字: